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阅读文学古籍,也可以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则是靠记忆和口头传承的艺术或技能,二者往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在阅读宋元话本的时候,就借助于听书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困惑的问题。现存的话本或详或略,或雅或俗,总的说都不会是实况录音的记录。

  • 标签: 口头传承 古籍 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元话本 传统文化
  • 简介:在国内服装圈业内.“王衍筑”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圈内人看来.他是一个“有魄力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架子”.“值得结交的朋友”。

  • 标签: 王衍筑 名牌 董事长
  • 简介:上海融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佟太丰,独辟蹊径,以大胆开放的眼光提出了购物的购物网站这一商业理念,推出电子金融增值业务——商联(商联卡和商联网),并执行这个商业理念,在众多的电子支付公司中脱颖而出的。

  • 标签: 购物网站 B2C网站 商业理念 网络科技 增值业务 电子金融
  • 简介:“江南三部曲”墨香正浓,其作者格非浅尝“如释重负”滋味后,便回到以前状态:抽烟思索,探寻文学突破口。他说,对作家来说,完成了的创作是另一个创作的起点。“我要重新思考文学,希望能创作出‘新的文学'”。暮春,《当代作家评论》、《作家》杂志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织二十多位文学界专家学者“解剖”《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 标签: 文学界 格非 《当代作家评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文论
  • 简介:后来——在应召女郎的怀里,第一次闻到浓郁的香水味的时候,他有好几次想哭。终于,他要离开这个热情给予他温暖的女郎了,不远处的海湾传来轮船隆隆的马达声,那是它在即将远航之时对这块土地发出的最后思念,沙哑,撕裂,本该前往一个陌生又惊奇的世界,但在一个历经漂泊、始终在寻觅温暖的巢穴之人听来,却像自己的真实写照。

  • 标签: 女郎 温暖
  • 简介:栏目主持人吴玄:李云雷说,在写作中,他看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也看到了更加广袤的世界与历史。而在他的小说中,我确实看见了一个纯朴而又纯净的少年,他的小说,就是这位少年的形而上学。不管怎样,李云雷始终是单纯的。

  • 标签: 少年 白马寺 丁香树 母亲 眼睛 阳光
  • 简介:春节之前,张文珍在电话里逮住我,用一个女编辑对另一个女编辑的言辞,讲她的编辑约稿意图时,我干脆得就像冬天的北风一样,清冽而生硬地回答:不行,写不了。张文珍握着电话没撒手,也许因为她是个文学编辑,性情里有着像文学的某种韧性的品质,她不愠不恼地说:为什么说写不了?我是个晚报编辑,性情里有一种与晚报风格相匹配的不沉稳,而且,对文学以及文学类期刊的感情里,有一种毫不

  • 标签: 现实时空 文学编辑 文学类期刊 说写 小说 散文
  • 简介:据史部第41集内封题署的"金阊"二字,可知素政堂为清初苏州书坊.由现存的材料可证素政堂主人即天花藏主人,则天花藏主人也应为苏州人或寓居于苏州者.据此判断,学术界长期以来所持的天花藏主人即浙江秀水张匀或嘉兴徐震说,都是不成立的.以此为基础本文主要从活动地区、生活经历、作品刊刻地、生活年代等几方面提出天花藏主人嘉兴徐震的看法.

  • 标签: 主人 天花 嘉兴 生活经历 生活年代 苏州
  • 简介:3月17日晚7时,我依约来到格非在华东师大的寓所。门开处,訇然而至的音乐声里,格招呼我的声音显得特别热烈。待音响关掉,落座定神片刻,我才看清眼前的格,感到他是那种反应快捷敏锐、浑身透着精明劲儿的人。来之前就听见过他的人说格极善言辞,果不其然,一个半小时里,除了我简短的插话,

  • 标签: 智慧警觉 格非访谈录 警觉格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一把语言和逻辑绑在一起,最开始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用语言的逻辑分析来研究事物的,所以语言必须符合逻辑的原理,不符合逻辑的讲话不应该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在逻辑学刚产生的时候,逻辑学是对人的思维形式的一种总结,所以对人的思维和人的整个知识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后来,把语言和逻辑做彻底捆绑,有两个比较激进的推动者,一位是罗素,一位是维特根斯坦。罗素明确提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①的观点。在罗素看来,真理就是语言和事实

  • 标签: 非逻辑 语言游戏 诗歌理论 思维形式 特朗斯特罗默 反词
  • 简介:毋庸讳言,当前中国散文界的真实情况是:我们的散文写作基本上已成为了“消闲”“做作”“假饰”的复制品和代名词,我们的写作显然已经坠入到了一种自我消费和自我欺骗的境地。

  • 标签: 散文写作 中国散文 散文作品 散文作家 刘亮程 周涛
  • 简介:说来与华君武先生还是有点儿缘分。一九八七年我调至人民日报文艺部,才知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君武曾担任过文艺部负责人。想想当年文艺部真是何等了得,曾聚集林淡秋、华君武、贺敬之、袁鹰、姜德明、蓝翎、李希凡、英韬、江帆、苗地等文学、美术界赫赫有名的一批人,如果加上担任过副刊顾问的萧乾先生,更是了不得的一个阵容。

  • 标签: 蔡若虹 中国美协 袁鹰 贺敬之 蓝翎 江帆
  • 简介:新世纪开头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抢救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步走上了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人类口头和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元宵节,“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办。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正在朝着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的屡面拓展.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艺术 非物质遗产
  • 简介:至少对我来说,西藏是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许多年来一直为没有去过西藏而感到遗憾。朋友中去过西藏或在西藏生活工作过的,对于西藏都有他们的记忆和想象,有的偏重于对藏民族精神信仰的探究和挖掘,强调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有的讲述藏民族的英雄传奇和宗教奇观,将藏民族的历史笼罩在佛的光环之下;

  • 标签: 历史叙事 浪漫化 藏民族 精神信仰 英雄传奇 西藏
  • 简介: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开北京,开始了他长达12天的非洲之行。这是胡锦涛自200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三次非洲之行,也是他在不到一年之内第二次访问非洲,也是去年10月中论坛之后,中国和非洲关系发展中的又一个重大事件。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家主席 重大事件 胡锦涛 非洲
  • 简介:一个自然主义者的乡间弹唱江声称自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就会经常看到那些足以代表自然世界的泥土、月光、枯草、麦地。牛羊、蛙虫以及农妇和壮汉都是江诗歌写作中一直倾力投射的意象,也是他生命和诗学追求中的重要依存。我们读江的诗歌,可以看见无论他是在用什么技法,强调什么视角,很长时间内,他的诗歌视点大都是故土乡间的这些零碎事物。

  • 标签: 诗歌写作 自然主义 诗学
  • 简介: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大兴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在世界范围内因此而毁掉的古迹要远多于两次世界大战对古迹的破坏。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了阿斯旺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了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之免于毁灭,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它并不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这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人类这一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和内涵要比物质遗产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博大深厚。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详细地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 标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文化 两次世界大战 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