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负荷对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发病在24 h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62例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DSA的血栓负荷评分(CBS)分为CBS≥6分组(24例)和CBS<6分组(38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BS≥6分组和CBS<6分组在基本人口资料、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S≥6分组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率(63.2%,24/38)低于CBS<6组(87.5%,21/24)(χ²=4.380,P=0.044),CBS≥6组出院NIHSS评分为[5.0(3.3,7.8)分]低于CBS<6组[8.5(1.8,14.5)分](Z=5.221,P=0.022),术后90 d mRS 为0~2分CBS≥6组比率(91.7%,22/24)高于CBS<6组(39.5%,15/38)(χ²=20.4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BS分组[OR=0.042,95%CI 0.007~0.244,P=0.001]是影响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是否应用替罗非斑组进行亚组分析,在临床预后方面,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6分组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CBS<6分组,即血栓负荷小的患者更易获得90 d的良好预后。

  • 标签: 大脑梗死 血栓负荷量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的关系,进而探索呼吸道病毒载与其传染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发病0~7 d内有N基因Ct值记录的COVID-19确诊病例,将其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隔离方式、暴露方式、转归情况(发病与否)等变量。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转归之间关联。结果在1 618名密切接触者中,77人转归为COVID-19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续发率为4.8%。多因素分析显示,通过同餐(OR=2.741,P=0.054)、同住(OR=9.721,P<0.001)方式暴露、非集中隔离(OR=18.437,P<0.001)、对应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20(OR=8.998,P=0.004)或Ct值在20~25之间(OR=3.547,P=0.032)是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病例呼吸道病毒载与其传染力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提示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可以作为其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载量 传染力 密切接触者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复合右美托咪定时瑞芬太尼抑制甲状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择期行术中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8~28 kg/m2。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 μg/kg。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4 mg/kg和预定剂量瑞芬太尼。采用Dixon序贯法确定瑞芬太尼剂量,初始剂量为3.7 μg/kg,根据气管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瑞芬太尼剂量,相邻剂量的比为1.1,采用Probit法计算ED50、ED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行无肌松插管反应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3.39(3.29~3.50) μg/kg,ED95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3.52(3.48~3.64) μg/kg。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时,瑞芬太尼抑制甲状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3.39 μg/kg,ED95为3.52 μg/kg。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哌啶类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插管法,气管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每搏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指导液体管理对肝移植患者的输液、肾功能及腹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3例需行肝移植的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以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指导术中容量管理,观察组47例以SVV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差别以及肾功能和腹内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晶体输注、人工胶体输注及总输液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两组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ine, Scr)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当日观察组尿量高于对照组;术后2 d两组尿量较术后当日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腹内压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VV的液体管理通过给予适宜的输液,调控肝移植患者的腹内压,改善患者肾功能,调控输液,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每搏量变异率 液体管理 肝移植 输液量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疱疹病毒4型(EBV)DNA载在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进行外周血PBMCs及血浆EBV DNA检测的456例EBV感染住院患儿以及2 306例健康儿童的病毒载,并分析其与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EBV感染组中,男253例,女203例,年龄在8个月至16岁;健康对照组中,男1 267例,女1 039例,年龄在8 d至16岁。运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率的变异,Mann-Whiteny秩和检验比较拷贝数组间,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EBV DNA拷贝数对数的相关性。结果EBV感染相关疾病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占73.68%(336/456)。EBV感染组中EBV DNA在血浆中检出率为91.89%(419/456),在PBMCs中检出率为99.34%(453/456),在血浆或PBMCs至少1种标本中检出率为100%(456/456);健康对照组血浆检出率为1.13%(26/2 306),PBMCs检出率为30.01%(715/2 306)。儿童EBV感染相关各疾病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肺炎、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和PBMCs中EBV DNA载均有显著差异(血浆Z值分别为-47.18,-34.41,-33.40,-31.71,-24.38,-20.86和-20.59;PBMCs Z值分别为 -33.17,-16.45,-11.33,-9.45,-5.57,-5.16和-5.45;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治疗缓解期的血浆和PBMCs中EBV DNA载显著低于感染期(Z值分别为-11.45和-8.53,P<0.05);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组血浆在感染期和缓解期EBV DNA载有显著差异(Z=-4.13,P<0.05),而PBMCs中EBV DNA载则无显著差异(Z=-0.817,P>0.05)。结论EBV感染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血浆和PBMCs中EBV DNA载可作为EBV感染相关疾病有诊断价值的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升EBV感染的诊断能力。

  • 标签: 人疱疹病毒4型,EBV 儿童 DNA载量 血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关系。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3岁,BMI 18.0~25.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O0.15组)、0.23 mg/kg(O0.23组)、0.34 mg/kg(O0.34组)或0.51 mg/kg(O0.51组),3 min后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和罗库溴铵0.8 mg/kg,2~3 min后采用Macintosh喉镜行气管插管术。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HR、SBP和DBP,气管插管后3 min内HR、SBP和DBP峰水平;气管插管后SBP和(或)HR升高且超过插管前水平的30%定义为气管插管反应,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O0.15组、O0.23组、O0.34组和O0.51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3%、27%和3%。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95%可信区间)为0.259 (0.230~0.292) mg/kg,ED95(95%可信区间)为0.387 (0.358~0.420) mg/kg。O0.51组仅低血压发生率(26%)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羟考酮抑制Macintosh喉镜下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0.259和0.387 mg/kg,推荐其适宜剂量0.51 mg/kg。

  • 标签: 羟可酮 依托咪酯 雄甾烷醇类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插管法,气管内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及其来源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成都市某三甲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孕6~14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孕妇孕早期摄入的所有食物种类及数量,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计算膳食维生素A摄入,并按其来源分为动物性及植物性维生素A摄入。按孕早期维生素A平均需要(EAR)、推荐摄入(RNI)将膳食维生素A摄入分为低水平组(<EAR)、中水平组(EAR~RNI)和高水平组(>RNI),按四分位数法分别将动物性及植物性维生素A摄入由低到高分为4组(Q1~Q4)。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及其来源与GDM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298例研究对象。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341.1(227.8,501.0)μgRAE/d,动物性及植物性维生素A摄入分别为139.3(69.6,195.3)μgRAE/d、184.2(99.4,301.1)μgRAE/d。调整混杂因素后,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膳食维生素A摄入高水平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低水平组降低[RR(95%CI):0.53(0.36~0.80)];动物性维生素A摄入在Q4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Q1组降低[RR(95%CI):0.66(0.47~0.95)]。未发现植物性维生素A摄入对GDM的影响。结论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及其来源与GDM发生有关,膳食维生素A尤其是动物性维生素A摄入充足可能降低GDM发生风险。

  • 标签: 膳食 维生素A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322例,根据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分为肌减少组(152例)与非肌减少组(170例)。入组对象均进行体格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颈部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纳入的322例患者中,合并肌少症49例,患病率为15.22%;合并肌减少152例,患病率为47.2%。肌减少组的体重指数(BMI)、T值(T-score)、ASMI、尿酸、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低于非肌减少组(均P<0.05)。肌减少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均显著高于非肌减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肌肉减少的危险因素,BMI、25-羟维生素D3是肌肉减少的保护因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具有一致性(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肌少症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2型 肌量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丙肝病毒载(hepatitis C virus-RNA,HCV-R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CHC患者作为CHC组和健康体检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CHC患者根据HCV-RNA的检测结果,分为低病毒载组、中病毒载组和高病毒载组。根据ALT的检测结果,ALT正常组、ALT轻度升高组和ALT明显升高组。检测各组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和HCV-RNA含量,分析miR-134、miR-301表达水平与ALT、HCV-RNA的相关性。结果CHC组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2.874,P<0.01;t=12.305,P<0.01)。ALT明显升高组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正常组(P<0.01)。高病毒载组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病毒载组和低病毒载组(P<0.01),且中病毒载组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病毒载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与ALT、HCV-RNA均呈正相关(r=0.748,P<0.01;r=0.825,P<0.01;r=0.713,P<0.01;r=0.796,P<0.01)。结论CHC患者血清miR-134及miR-30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ALT、HCV-RNA均呈正相关,提示miR-134及miR-301可能参与CHC发生发展。

  • 标签: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miR-134 miR-301 病毒载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患者血红蛋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 482例,男1 174例,女1 308例;年龄为(60.6±19.3)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血红蛋白、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间和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与DVT的关系。根据血红蛋白的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VT的总发生率为29.53%(733/2 482)。血栓组的血红蛋白为(116.57±19.24)g/L,显著低于非血栓组的(124.76±19.7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OR=0.985, 95%CI: 0.980~0.990, P<0.001)是影响下肢骨折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随着血红蛋白五分位水平的增高,DVT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DVT发生率最高组别(40.58%)与最低组组别(17.27%)相比,发生DVT的风险增加2.386倍(95%CI: 1.718~3.315)。结论血红蛋白可以影响下肢骨折后DVT的发生,低的血红蛋白更容易发生下肢DVT。

  • 标签: 骨折 血红蛋白测定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微小RNA-223(microRNA-223,miR-22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CHB患者为CHB组和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HBV-DNA载并分析CHB患者miR-223、HMGB1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CHB发生的因素。结果CHB组miR-223、HMGB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高载组miR-223、HMGB1高于HBV-DNA中载组、HBV-DNA低载组(P<0.05)。CHB患者miR-223与HMGB1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ALT、AST、GGT、TBIL均呈正相关(P<0.05)。miR-223、HMGB1、HBV-DNA载是影响CH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223、HMGB1可一定程度反映CHB患者HBV-DNA载及肝功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微小RNA-22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 肝功能
  • 作者: 韩晓云 李利娟 杨振 吕新 李钧 杨伟伟 李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市任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电图科,山东济宁 272029,菏泽市立医院急诊科,山东菏泽 27403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案科,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山东济宁 272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不同孕期妊娠妇女氟摄入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4月收集长期居住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乡县、嘉祥县,菏泽市郓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妊娠期妇女资料,根据妊娠妇女孕周,分为早孕组(0 ~ 12周)、中孕组(13 ~ 27周)以及晚孕组(> 27周),检测各组妊娠妇女尿氟、血清ALP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尿氟与ALP、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妊娠期妇女372人,早孕组97例、中孕组169、晚孕组106例。3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 ± 0.25)、(1.23 ± 0.19)、(1.24 ± 0.30)mg/L,P > 0.05]。3组妊娠妇女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早孕组妊娠妇女ALP水平显著低于中孕组及晚孕组(P均< 0.05),中孕组妊娠妇女ALP水平显著低于晚孕组(P < 0.05)。3组妊娠妇女血清β-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血清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中晚孕组妊娠妇女血清BGP、PI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早孕组与中孕组(P均< 0.05),早孕组与中孕组妊娠妇女血清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早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呈正相关(r = 0.364,P < 0.05),与骨代谢指标BGP、β-CTX、PINP均未见相关性(r = 0.164、0.117、0.136,P均> 0.05);中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呈正相关(r = 0.417,P < 0.05),与骨代谢指标BGP、β-CTX、PINP均未见相关性(r = 0.127、0.108、0.129,P均> 0.05);晚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及骨代谢指标均未见相关性(r = 0.179、0.158、0.184、0.149,P均> 0.05)。结论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妊娠期妇女尿氟水平在妊娠期间较为平稳;早孕期及中孕期阶段,尿氟水平影响妊娠妇女ALP分泌。提示在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仍需加强改水降氟措施,以减少过量氟摄入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 标签: 妊娠 氟摄入量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茶每日摄入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茶摄入与CVD死亡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剂量-反应荟萃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并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体的GRADE分级。结果共纳入21篇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304 978名受试者,其中CVD死亡人数为38 222例,纳入研究质量评分均≥6分。剂量-反应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茶摄入每天每增加1杯CVD死亡率下降约3%(95%CI 0.95~0.98,P<0.05),且存在一种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与不喝茶的人群相比较,每天喝1~8杯茶的人群的CVD死亡率分别降低8%(RR=0.92,95%CI 0.89~0.95),13%(RR=0.87,95%CI 0.84~0.91),15%(RR=0.85,95%CI 0.82~0.89),15%(RR=0.85,95%CI 0.81~0.89),16%(RR=0.84,95%CI 0.80~0.89),16%(RR=0.84,95%CI 0.81~0.88),16%(RR=0.84,95%CI 0.81~0.87),16%(RR=0.84,95%CI 0.80~0.88)。传统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每天喝茶大于1杯的人群CVD死亡率可以降低14%(RR=0.86,95%CI 0.81~0.91,I2=73.2%,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相对应的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每天喝茶大于1杯的男性CVD死亡率降低24%,女性降低14%,欧美人群降低12%,亚洲人群降低15%,饮用绿茶的人群降低15%,不吸烟人群降低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饮用红茶的人群降低8%,吸烟人群降低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倚分析结果显示Begg=0.42,Egger=0.62,表明漏斗图两侧分布对称,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除任何一篇文献结局指标效应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结果稳健可信。GRADE评价显示结局指标的证据分级均为低等级别。结论每日饮用茶水能够降低CVD死亡率,推荐每天饮用适量茶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剂量-反应 荟萃分析 GRADE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及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52例,另选择同期来院常规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生殖器疱疹发作次数将患者分为初发组24例与复发组28例。抽取各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SV-2抗原及HSV-2型IgG和IgM阳性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初发及复发组生殖器拭子中HSV-2-DNA载。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SV-2-DNA载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初发组及复发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及绝对值、CD4+/CD8+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及绝对值、CD4+/CD8+绝对值均低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HSV-2抗原及HSV-2型IgM阳性率高于复发组(P<0.05);初发组HSV-2型IgG阳性率低于复发组(P<0.05)。复发组HSV-2-DNA载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与HSV-2-DNA载呈负相关(P<0.05)。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HSV-2抗原及HSV-2型IgM阳性率较高,IgG阳性率较低,HSV-2-DNA载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成反比,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可能可对生殖器疱疹复发几率进行评估。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2型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不同EB病毒(EBV)DNA载和诱导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Ⅲ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以治疗前EBV DNA载1 000拷贝/ml为界,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组(EBV DNA≥1 000拷贝/ml,n=53)和低病毒载组(EBV DNA<1 000拷贝/ml,n=125),其中高病毒载组1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低病毒载组30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诱导化疗+放疗组(n=105)和同步放化疗组(n=73)。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复发率、5年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结果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复发34例,占19.10%;死亡29例,占16.29%。诱导化疗+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1)。高病毒载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33.96%(18/53),低病毒载组为12.80%(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P<0.01)。高病毒载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复发率[(9.43%(5/53) vs. 1.60%(2/125),χ2=4.15,P=0.04]、远处转移率[18.87%(10/53) vs. 5.60%(7/125),χ2=7.59,P=0.01]明显高于低病毒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14%(18/105),同步放化疗组为21.91%(1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43)。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5年OS率、DFS率、LRFS率和DMFS率分别为84.68%、72.80%、79.68%和79.54%。高病毒载组患者5年OS率(79.25% vs. 92.80%,χ2=6.86,P<0.01)、DFS率(73.58% vs. 88.00%,χ2=5.67,P=0.01)、LRFS率(73.21% vs. 89.24%,χ2=8.32,P<0.01)、DMFS率(65.24% vs. 78.00%,χ2=4.15,P=0.02)均明显低于低病毒载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5年OS率(89.52% vs. 87.67%,χ2=0.15,P=0.70)、DFS率(84.76% vs. 82.19%,χ2=0.21,P=0.65)、LRFS率(80.38% vs. 79.84%,χ2=0.00,P=1.00)和DMFS率(79.52% vs. 81.78%,χ2=0.05,P=0.83)与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例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7.49%)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高病毒载组中,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4.13%)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3)。结论诱导化疗+放疗能达到与同步放化疗相同的疗效。高病毒载与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生存率相关,对于这些高病毒载患者需要加强治疗强度。

  • 标签: 鼻咽肿瘤 疱疹病毒4型,人 化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效关系。方法选择胃肠镜检查术患儿,年龄3~8岁,ASA分级Ⅰ或Ⅱ。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儿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5 mg/kg。采用Ambesh 4分法评价丙泊酚注射痛,注射痛预防无效,则下一例增加纳布啡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1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纳布啡预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和ED95及其95%CI分别为:1.57(1.50~1.62)和1.71(1.64~2.05) mg/kg。结论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和ED95分别为1.57和1.71 mg/kg。

  • 标签: 纳布啡 二异丙酚 儿童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于雄性激素性脱发患者毛发密度和脱发的影响探索,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雄性激素性脱发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8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米诺地尔治疗,后者则同时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毛发密度和脱发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毛发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脱发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毛发密度改善率和治疗后脱发正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雄性激素性脱发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了毛发密度,减少了脱发

  • 标签: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雄性激素性脱发 脱发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接受刮宫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了解治疗方案的优势。方法:选择参与者为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00例(时间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后路矫形术中,异体悬浮红细胞(ASRBC)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后路矫形术的437例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154例,年龄为(12.2±4.5)岁;女性为283例,年龄为(12.8±3.9)岁。按照患者术中ASRBC输注,将其分为ASRBC>3 U组(n=160)和ASRBC≤3 U组(n=27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组患者的脊柱侧弯类型、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ASRBC、异体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等临床病例资料。以上临床资料的组间比较,根据资料类型选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者χ2检验。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以及既往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将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后路矫形术中ASRBC输注的影响因素纳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437例儿童和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后路矫形术中ASRBC输注为(3.24±1.90)U。ASRBC>3 U组患者的术中总输血量、ASRBC输注,以及异体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率,分别为1 300 mL(993~1 850 mL)、(5.3±1.7)U、51.3%(82/160)、30.6%(49/160)、4.4%(7/160),分别显著高于ASRBC≤3 U组的550 mL(310~750 mL)、(2.1±0.7)U、7.2%(20/277)、1.4%(4/277)、0.4%(1/277),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0、P<0.001,t=112.5、P<0.001,χ2=109.9、P<0.001, χ2=81.0、P<0.001,χ2=9.1、P=0.004)。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年龄、脊柱侧弯类型构成比、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P<0.001,χ2=8.7、P=0.013,Z=5.1、P<0.001,t=12.5、P<0.001,Z=12.6、P<0.001)。③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136,95%CI:1.002~1.287,P=0.047),病程延长(OR=1.013,95%CI:1.005~1.020,P=0.001),罹患特发性脊柱侧弯(OR=5.249,95%CI:1.219~22.599,P=0.026),术中出血量增多(OR=1.004,95%CI:1.003~1.005, P<0.001)为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后路矫形术中ASRBC输注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行后路矫形术时,其术中ASRBC的输注较大。可根据脊柱侧弯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预估其后路矫形术中ASRBC输注,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备血。

  • 标签: 脊柱侧凸 矫形外科手术 输血 红细胞输注 危险因素 脊柱侧凸,特发性 青少年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螺旋断层放疗(HT)与容积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特点及优势。方法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HT计划和VMAT计划,并对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T和VMAT两种放疗计划计划肿瘤体积(PGTV)的D2%[(59.68±0.46)Gy vs. (60.06±0.20)Gy,t=-4.229,P<0.001]、D98%[(57.46±0.44)Gy vs. (57.20±0.07)Gy,t=2.912,P<0.001]、适形度指数(CI)(0.80±0.05 vs. 0.76±0.04,t=4.079,P<0.001)、均匀性指数(HI)(0.04±0.01 vs. 0.05±0.00,t=-5.50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50%[(58.77±0.46)Gy vs. (58.75±0.11)Gy,t=0.179,P=0.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放疗计划计划靶体积(PTV)的D50%[(51.99±0.39)Gy vs. (52.39±0.36)Gy,t=-5.278,P<0.001]、D98%[(49.46±0.29)Gy vs. (48.35±0.46)Gy,t=9.538,P<0.001]、HI(0.19±0.01 vs. 0.21±0.01,t=-7.5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2%[(59.13±0.64)Gy vs. (59.09±0.46)Gy,t=0.511,P=0.614]、CI(0.83±0.04 vs. 0.82±0.04,t=1.637,P=0.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危及器官方面,HT和VMAT的左肺V5[(57.90±1.42)% vs. (52.40±5.74)%,t=4.812,P<0.001]、V20[(22.40±2.17)% vs. (18.40±3.16)%,t=5.573,P<0.001]、Dmean[(12.71±0.55)Gy vs. (11.46±1.26)Gy,t=4.963,P<0.001],右肺Dmean[(3.42±0.27)Gy vs. (2.49±0.24)Gy,t=13.310,P<0.001],右侧乳腺的Dmean[(4.41±0.50)Gy vs. (3.12±0.65)Gy,t=10.326,P<0.001],心脏V30[(0.55±0.37)% vs. (1.24±1.11)%,t=-4.020,P=0.001]、Dmean[(4.68±0.62)Gy vs. (3.83±0.88)Gy,t=7.335,P<0.001],左心房Dmean[(2.53±0.31)Gy vs. (2.16±0.28)Gy,t=5.488,P<0.001],右心房Dmean[(2.77±0.43)Gy vs. (2.20±0.30)Gy,t=7.103,P<0.001],右心室Dmean[(5.10±0.72)Gy vs. (3.72±0.94)Gy,t=9.802,P<0.001],脊髓D2%[(14.79±2.73)Gy vs. (5.42±2.23)Gy,t=14.7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放疗计划左心室Dmean[(5.10±1.19)Gy vs. (4.80±1.54)Gy,t=1.250,P=0.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T计划和VMAT计划均能满足治疗要求,HT计划能提供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和剂量均匀性,而危及器官方面VMAT计划更具优势,HT计划仅在高剂量区受照方面表现出优势。

  • 标签: 单侧乳腺肿瘤 保乳术后 螺旋断层放疗 容积调强放疗 剂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