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上应用酪酸菌联合抗生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酪酸菌,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相同疗程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有效率82.00%(41/50),观察组的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酪酸梭菌 抗生素 保守治疗 急性阑尾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150例小儿肠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菌散治疗,给予对照1组患者山茛菪碱片治疗,给予对照2组酪酸菌散治疗。然后分别观察三组患者在2天、5天、2周后患者腹痛情况。结果三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与对照1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比单独用药的效果要好,而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山茛菪碱片 酪酸梭菌散 小儿肠痉挛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核杆菌(Fn)与CRC的发生呈正相关。在CRC癌变的发生过程中,Fn可通过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诱导化疗耐药、促进肿瘤基因和微小RNA表达、调控糖酵解等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细胞型髓样甲状腺癌(MT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断的形细胞型MTC 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4岁,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其中1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观察,瘤组织以形细胞成分为主,细胞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细胞核呈短形或长形,胞质丰富,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组织有纤维血管间质分隔伴淀粉样变,与周围甲状腺组织边界较清。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均为降钙素、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10%,而其他定向分化标志物均阴性。随访7~84个月,4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结论形细胞型MTC是一种少见MTC病理类型,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酪酸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菌活菌散+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两组血浆与长肠粘膜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IP、NPY、5-HT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IP、5-HT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HT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采用酪酸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浆与肠粘膜指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葡萄糖酸锌治疗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探究食管形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68例内镜及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染色。结果光镜下全部病例组织形态均呈平滑肌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程度不等的SMA阳性,4例局部性,MCT阳性细胞存在于平滑肌瘤中而间质瘤内缺乏。结论食管形细胞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缺乏典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CD117、SMA和MCT的染色有助于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食管肿瘤 梭形细胞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探究食管形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68例内镜及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两步法染色。结果:光镜下全部病例组织形态均呈平滑肌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程度不等的 SMA阳性, 4例局部性, MCT阳性细胞存在于平滑肌瘤中而间质瘤内缺乏。结论:食管形细胞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缺乏典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 CD117、 SMA和 MCT的染色有助于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食管肿瘤 梭形细胞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选取小儿消化性腹泻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醒脾养儿颗粒、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体效率好,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应用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尽早消除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在我卫生队收治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均为14d,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联合服用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慢性末端回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酪酸菌二联活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首剂量0.4g,从第2次服用开始逐渐减少剂量,降至0.2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酪酸菌二联活菌胶囊,3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呕吐、腹痛和腹泻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菌二联活菌联合诺氟沙星可显著缩短急性肠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免疫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诺氟沙星 急性肠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酪酸菌+抗生素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择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基础治疗)、研究(酪酸菌+抗生素保守治疗)组,对比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4%、71.22%,研究组更高;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WBC及N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16±0.41)d、(4.95±1.23)d、(5.09±.14)d,对照组分别为(2.97±0.85)d、(6.23±1.55)d、(5.98±2.14)d,研究组明显更短;研究组TNF-α、IL-6、IL-10分别为(53.15±11.75)ng/L、(63.15±8.19)ng/L、(69.59±28.14)ng/L,对照组分别为(62.13±11.68)ng/L、(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左大腿形细胞瘤伴肺继发、骨继发恶性肿瘤的患者护理经验。针对形细胞瘤这个疾病,通过查找文献、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制定了此类疾病的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梭形细胞瘤 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热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003年7月至2011年4月我科运用全身热疗治疗482例恶性肿瘤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其中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症113例、联合帕米磷酸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31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41例的疗效并对低龄儿童进行全身热疗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全身热疗联合艾迪注射液能有效地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帕米磷酸钠可明显缓解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减少骨不良事件的发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能使41%患者肿瘤得到部分缓解,19%稳定无变化;对1例3.9岁患者实施4次全身热疗均获得成功。结论全身热疗能够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止痛效果肯定、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疗效提高,同时安全性高、副反应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全身热疗/太空舱 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成像技术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20年7月至8月,共招募无磁共振扫描禁忌证且健康成年志愿者20名,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22~69 (40.2±13.3)岁。采用联影uMR780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24通道相控阵线圈,对志愿者进行脑部数据采集。具有主治医师水平以上的2名放射医生在不知道图像序列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估:基于视觉评估、综合信噪比、伪影、灰白质边界的清晰度等进行Likert 5级评分,数据结果进行Kappa检验。在解剖结构相应的灰质(gray matter,GM)和白质(white matter,WM)以及背景噪声区域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灰质、白质信号及噪声信号(noise signal)强度重复三次测量取平均值,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以上均采用SPSS 23.0版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研究图像质量Likert 5级评分结果为4~5分,检验评分结果:Kappa值是0.801,P值为<0.001,认为2名医生图像质量评估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一致性。对于SNR和CNR进行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结果两者之间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成像技术组高于并行采集技术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计量学CAT-12软件分别得出脑实质总体积,灰质总体积,白质总体积及脑脊液总体积,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值分别为0.98,0.25,0.50,0.11,均大于0.05,两组不同扫描方式数据基于体素的形态计量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成像技术组扫描时间减少116 s,减少为40%。结论较传统的并行采集技术,光成像技术在头颅T1W-3D 序列中具有更优的图像信噪比并可以明显缩短扫描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光梭成像技术 压缩感知技术 并行采集技术 全脑三维T1加权序列
  • 简介:摘要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S)伴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分化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80岁男性,考虑胰腺原发性去分化脂肪肉瘤,瘤体以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分化为主,脂肪肉瘤分化不足5%。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主要由两种不同分化成分和形态结构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DM2阳性(脂肪肉瘤区)、p16阳性(肿瘤细胞)、CDK4阳性(肿瘤细胞)、S-100蛋白阳性(脂肪肉瘤区)、Myogenin阳性(横纹肌肉瘤区)、MyoD1阳性(横纹肌肉瘤区)、结蛋白阳性(横纹肌肉瘤区)、CD99阳性(横纹肌肉瘤区)、Ki-67阳性指数约为25%(脂肪肉瘤区)和50%(横纹肌肉瘤区),CD117、DOG1、CD34、h-caldesmon、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显示MDM2基因扩增。诊断此类去分化脂肪肉瘤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综合判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合并艰难菌感染(CDI)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IBD患者54例。根据是否合并CDI,将患者分为CDI组(n = 20)和非CDI组(n = 34)。同时设健康对照40例。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的测定,比较3组样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CDI组和CDI组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更低(均P<0.05)。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在β多样性(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CDI组和非CDI组间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CDI组和CDI组中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更低,而变形菌门和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CDI组相比,CDI组副拟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相对丰度更低,而拟菌属相对丰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efse分析显示活泼瘤胃球菌、菌属的无害菌和类腐败菌、香肠乳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科是CDI组中对差异贡献显著的标志物种。结论与健康人群及未合并CDI的IBD患者相比,IBD合并CDI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存在特异性改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艰难梭菌 肠道菌群 机会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动脉V4段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经血管内治疗的25例椎动脉V4段型动脉瘤患者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短期(1个月内)及远期(>8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动脉瘤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所有患者随访3~21个月,复查DSA评估动脉瘤复发情况及载瘤动脉情况,以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25例患者共26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3个,未破裂动脉瘤13个。7个动脉瘤位于优势椎动脉,7个动脉瘤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13个破裂动脉瘤中6个采用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病变段血管,7个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个未破裂动脉瘤中9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4个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16个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中7个采用了双支架叠加辅助技术。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及远期均未出现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20例患者完成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例动脉瘤复发,1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血管闭塞。25例患者均于2022年5月完成末次随访(电话或门诊随访),其中24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根据椎动脉优势、动脉瘤与PICA关系等特点,采取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方式治疗椎动脉V4段型动脉瘤安全有效。

  • 标签: 椎动脉V4段 梭型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菌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70例轻中度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多奈哌齐,观察组加服酪酸菌活菌胶囊,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血清中BDNF、GDNF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9%,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菌群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肠杆菌、葡萄球菌明显减少(P<0.05),乳酸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GDNF水平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AD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肠道菌群 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