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环戊基三唑嘧啶类(CPTP)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为非前体药,无须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直接起效,在停药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也随之快速恢复。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起效快,可迅速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作用。替格瑞洛起效时会影响腺苷水平,腺苷浓度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生物学效应及不良反应[1]。本文对替格瑞洛的相关文献报道和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替格瑞洛 腺苷 抗血小板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直肠癌脑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直肠癌脑转移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及诊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7岁男性,结肠镜检查确诊直肠癌。并于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直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部分区域呈黏液腺癌改变,肿物大小4 cm×3.5 cm×1.5 cm,侵及外膜下层。术后辅助放化疗,后头颅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示左额叶、左小脑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右额骨异常信号,不除外转移瘤。胸部增强CT示双肺多发转移瘤。遂进行全脑调强放疗及全身化疗。结论直肠癌脑转移发生率低,预后极差,应重视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直肠肿瘤 脑转移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分析针灸治疗眩晕主要机制为针灸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查阅近5年内针灸治疗眩晕症的文献,选穴方法主要以循经选穴、阿是穴取穴等选穴规律研究,除此之外,通过筋针针刺,针灸治疗,刺络拔罐手治疗,以科学的施针手法以及正确的穴位选择,进一步减少眩症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为中医治疗眩晕奠定科学基础。

  • 标签: 针灸 眩晕 选穴规律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DM)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并发症可能导致不同器官的功能受损或失调,会对麻醉镇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DM患者对麻醉药的影响与非DM患者相比有许多不同。本文总结DM对患者使用麻醉药在器官保护、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敏感性、药物毒性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此外,不同病程阶段DM患者的术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也会对麻醉镇痛药物产生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镇痛药 药效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且确诊为EPC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女性。2例患者超声表现为囊实性团块。病理检查均表现为界限清楚、有厚的纤维包膜所包围的囊性病灶,囊内以纤细的乳头状结构为主,中央为缺乏肌上皮的纤细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阳性。乳头轴心及周缘肌上皮细胞p63、Calponin、CK5/6缺失。肿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为10%~30%。1例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2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分别随访59、9、8个月,无复发。结论EPC为罕见的特殊类型浸润癌,影像学及体征不典型,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 标签: 乳腺肿瘤 包裹性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脓毒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检索脓毒症相关文献,使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提取并分析数据,纳入文献类型为论著。对文献概况、国家和地区、机构、作者、文献来源出版物、文献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指数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Web of Science数据2010—2020年发表的脓毒症相关文献10 965篇,美国发文量居首位(3 318篇,30.260%),中国发文量居第2位(2 404篇,21.924%);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匹兹堡大学(222篇,2.025%);发文量居首位的作者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Tom van der Poll(89篇,0.812%);脓毒症相关文献涉及的主要学科为普通内科学(2 872篇,26.192%)、免疫学(1171篇,10.679%)、实验医学(963篇,8.782%)、外科学(887篇,8.089%)和儿科学(819篇,7.469%)等。脓毒症相关文献刊发数量居前10位的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平均为5.252,刊发数量占此研究检索结果的21.61%(2 369/10 965)。此研究检索结果中,美国的H指数为124,文献总被引用114 594次,平均每项被引33.78次,H指数和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国家。VOSviewe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脓毒症相关文献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疾病相关""发病机制相关""诊治相关""实验研究相关""预后相关"等。结论2010—202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发文量以美国、中国和德国最多,其中中国发文量增速最快。近十余年,中国脓毒症相关文献总量位居世界第2位,且中国2020年单年发文量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文献质量与西方国家文献仍存在较大差距。

  • 标签: 脓毒症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中引入BOPPPS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校2018级中医专业四个班级14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1、3班级72名学生设置为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上课;将2、4班级72名学生设置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上课。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基础理论考试、数据上机操作和问卷调查来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并评价教学成果。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考核成绩分别为(87.82±9.24)分和(82.50±6.1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在数据使用、激发学习兴趣及授课满意度等方面的反馈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PPPS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其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教学模式 BOPPPS 医学文献检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高IgM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3岁9个月的男孩,因"反复口腔溃疡3个月,间断发热伴腹痛2月余"入我院消化科,完善口腔黏膜活检,胃镜、肠镜等检查,病初诊断肠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给予甲泼尼龙、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儿症状无好转,随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气腹、血小板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转入PICU。病程中患儿相继发生膈下脓肿、脓胸,最终经外科干预,先后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泰能、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抗感染,多次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到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707 C>A,p.S263X),来源母亲,诊断X连锁高IgM血症明确。结论X连锁高IgM血症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诊断是金标准,预后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体液免疫缺陷造成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标签: X连锁高IgM血症 口腔溃疡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国内外报道中国儿童病例的相关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血生化、影像学、遗传学等临床资料,并复习近10年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为酪氨酸血症Ⅰ型,表现为肝功能衰竭、肾脏肿大、贫血、低血糖,血串联质谱检测发现酪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发现琥珀酰丙酮明显升高。基因检测提示:患儿FAH基因存在c.782(exon9)C>T和c.314+1(IVS3)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数据检索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2篇,共报道25例Ⅰ型酪氨酸血症患儿。临床症状以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包括9种FAH基因突变,以455G>A最常见。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肝功能衰竭患儿需要注意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其中血氨基酸、尿有机酸联合分析是敏感的筛查诊断指标之一,确诊需要行基因检查或酶活性分析。

  • 标签: 酪氨酸血症 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 FAH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国内外报道中国儿童病例的相关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血生化、影像学、遗传学等临床资料,并复习近10年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为酪氨酸血症Ⅰ型,表现为肝功能衰竭、肾脏肿大、贫血、低血糖,血串联质谱检测发现酪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发现琥珀酰丙酮明显升高。基因检测提示:患儿FAH基因存在c.782(exon9)C>T和c.314+1(IVS3)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数据检索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2篇,共报道25例Ⅰ型酪氨酸血症患儿。临床症状以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包括9种FAH基因突变,以455G>A最常见。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肝功能衰竭患儿需要注意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其中血氨基酸、尿有机酸联合分析是敏感的筛查诊断指标之一,确诊需要行基因检查或酶活性分析。

  • 标签: 酪氨酸血症 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 FAH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高IgM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3岁9个月的男孩,因"反复口腔溃疡3个月,间断发热伴腹痛2月余"入我院消化科,完善口腔黏膜活检,胃镜、肠镜等检查,病初诊断肠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给予甲泼尼龙、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儿症状无好转,随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气腹、血小板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转入PICU。病程中患儿相继发生膈下脓肿、脓胸,最终经外科干预,先后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泰能、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抗感染,多次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到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707 C>A,p.S263X),来源母亲,诊断X连锁高IgM血症明确。结论X连锁高IgM血症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诊断是金标准,预后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体液免疫缺陷造成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标签: X连锁高IgM血症 口腔溃疡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脐带溃疡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对脐带溃疡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例脐带溃疡胎儿的超声表现;对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国内文献通过万方数据、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国外文献通过PubMed数据检索。采用似然比、校正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脐带病理结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本院3例脐带溃疡胎儿中,2例合并消化道梗阻,1例合并宫内感染;最终2例出生后存活,1例新生儿死亡。产前超声检查脐带及羊膜腔:1例胎儿未发现异常,2例胎儿发现异常。脐带溃疡的超声表现有脐带周围片絮状低回声包绕;动态观察可见"云雾"状高回声从脐带破口处喷射;脐血管裸露,脐带周围"飘带"状回声。(2)国内未检索到脐带溃疡病例报道。国外文献报道脐带溃疡共39例,均合并十二指肠或空肠梗阻,其中胎死宫内占30.8%(12/39),新生儿死亡占28.2%(11/39),存活占41.0%(16/39)。产前超声发现羊膜腔内异常6例,检出率15.4%(6/39),其中3例为脐带实时出血,3例为羊膜腔或脐带周围片状回声、线状回声,此6例均经紧急剖宫产分娩后新生儿存活。66.7%(26/39)胎儿出现血性羊水,35.9%(14/39)胎儿出现心率减慢。未见脐带溃疡位置、溃疡数量及溃疡病理分级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产前超声细致检查脐带及羊膜腔有无异常回声,对脐带溃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脐带周围片状、线状回声可能是脐带溃疡的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实时发现脐带溃疡出血可以为临床及时处理提供直接依据。

  • 标签: 脐带 溃疡 超声检查,产前 上胃肠道 十二指肠梗阻
  • 简介:摘要胰腺少见囊肿发生率低,影像诊断困难,与其他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尤其是与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囊性病灶鉴别困难,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干预。本文报道脉管瘤、纤毛前肠囊肿、副脾囊肿、淋巴上皮囊肿4种少见的胰腺囊肿类型,介绍其临床特征、放射影像和超声胃镜影像的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

  • 标签: 胰腺少见囊肿 胰腺脉管瘤 胰腺纤毛前肠囊肿 胰腺副脾囊肿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痣(Nodal Nevus,NN)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淋巴结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右乳溢血一周余入院,肿块切除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腋窝淋巴结内发现NN1枚。镜下痣细胞团分布于淋巴结被膜处,直径约0.2cm,其内可见散在的棕色色素颗粒,细胞呈上皮样,胞质淡染,核卵圆形或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无异型,大小较一致。免疫组化标记痣细胞HMB45弱阳,S-100蛋白 和 MelanA 均强阳,Ki-67 增殖指数约3% 。 结论 NN很少见,多为意外发现,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可以确诊,主要与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以免误诊。

  • 标签: 淋巴结痣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儿童”或“小儿”和“肺放线菌病”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维普数据,以“pulmonary”或“thoracic”和“actinomycosis”和“pediatric”或“children”或“child”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检索1975年1月至2020年1月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 男,12岁6月龄,因“咳嗽伴胸痛20 d余”收入院,病初3 d有发热,外院胸部CT示“右肺中叶炎性病变,不除外空洞形成”,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且1次灌洗液示结核杆菌DNA阳性,但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均阴性。入院后患儿有咳嗽伴胸痛,体温正常,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液送检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检测出放线菌属(检出序列数222),格雷文尼放线菌(检出序列数185)。入院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静脉滴注抗感染2周,出院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周,随访至2020年4月患儿无临床症状,且胸部影像学提示病变已明显吸收好转。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8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62例肺放线菌病患儿,文献报道最小年龄为27月龄。该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胸壁肿物(8例)、咳嗽(23例)、疼痛(胸部、背部、肩部、腋窝)(24例)、发热(25例)、体重下降(26例)等。结论儿童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有助于确诊,经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放线菌病 儿童 宏基因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型阑尾杯状细胞腺癌(G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诊断的2例阑尾G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均以阑尾炎症状、体征为主。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由胞质富含黏液的杯状细胞和神经内分泌样细胞呈巢团状或微腺样排列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杯状细胞表达癌胚抗原、CK20、CK7 (1例不表达);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Syn、CD56、CgA。肿瘤细胞MLH1、MSH2、MSH6、PMS2蛋白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1%和10%,β-catenin胞核、p53均阴性。1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到TP53基因缺失。2例均行单纯阑尾切除术,随诊13和17个月无复发。结论阑尾GCA诊断依赖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TP53缺失对阑尾GCA发生、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腺癌 类癌瘤 诊断,鉴别 免疫表型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