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8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科收治8例AOSD患者,对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结果  对 8 例 AOSD 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均缓解出院。结论  护理的关键在于对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合理营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标签: 成人斯蒂尔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49例克罗恩病患者,采用目的抽样,使用MNA(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价。其中男性89例,女60例,平均年龄35.1岁。结果:评定营养状况的四项指标中,BMI、CRP、白蛋白值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病变累及范围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结论:克罗恩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随发病时间延长,病变累及范围扩大而升高。

  • 标签: 克罗恩病 营养不良 护理干预
  • 简介:未成(少年或儿童)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国脉兴衰。《儿童权利宣言》明确规定:儿童应受到特别保护,制订有关法律应遵循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未成成年性权利的保护上呈现二元性架构,即对与成年发生性交易的行为,一般不作犯罪处理,对与未成发生性交易的行为,在大多数国家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例如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及我国台湾地区等。

  • 标签: 未成年人 儿童权利 犯罪行为 防治 女性 最大利益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未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60例未成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父母,按患者住院时间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测评,随后对B组患者父母进行两个月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父母两个月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父母两个月后的焦虑、抑郁等评分进行比较,其中A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53.19±2.14)分,抑郁评分为(55.23±4.12)分;B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为(35.39±3.98)分,抑郁评分为(36.19±4.02)分。B组患者父母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父母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未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具有显著的缓解及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未成年精神病分裂症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未成罪犯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普通ADHD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某看守所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在押未成男性罪犯(初犯、汉族)中确诊为ADHD者41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佛山市第一民医院神经心理科初诊的ADHD患者38例(男性、汉族)纳入对照组。ADHD诊断采用《VanderbiltADHD评定量表》中的《VanderbiltADHD家长评定量表》(VADPRS)。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定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监护人的同意,并与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有关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过分偏爱方面及母亲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过分偏爱,情感、温暖与理解等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研究组父母存在更多不良教养方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父亲、母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父亲、母亲教养方式只在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否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在父母偏爱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未成罪犯共患ADHD者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更严重分歧。两组父母高文化程度(中专、大专)与低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研究组父母文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残缺型家庭(母亡∕父亡、离异)较对照组多,且两组残缺型家庭与完整型家庭比较,差异有统�

  • 标签: 未成年罪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患病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摘要】乳腺癌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常见于已婚女性中,母亲若是确诊乳腺癌,除了会对其本身机体健康、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以外,还会对未成女子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探究母亲罹患乳腺癌给未成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干预措施,本文围绕该主题就此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未成年 肿瘤研究 干预进展
  • 简介:摘要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抑制丙型肝炎病毒能力强、安全性良好,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开创了丙型肝炎治疗的新时代,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方案已成为国际指南中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推荐方案。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在3~17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疗效高、安全性好,因此将能够满足中国未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亟待解决的医疗需求。泛基因型方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于未成患者中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该方案一旦获批准,将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丙型肝炎治疗带来更多便利。

  • 标签: 丙型肝炎 索磷布韦 直接抗病毒药物 青少年患者 儿童患者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10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诊断的未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15例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在15例未成患者CT表现,8例肺部阴性,为轻型患者,发病年龄4~11岁[(6.5±2.3)岁];7例表现异常,为普通型患者,发病年龄7~17岁[(11.9±3.0)岁]。胸部CT异常表现中,仅为支气管壁局部增厚2例,单侧肺病变1例,双侧肺病变4例;表现为11个病灶,其中磨玻璃及稍高密度小结节影6个,斑片磨玻璃影5个,伴少许实变2个;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两肺下叶共7个),非胸膜下1个;伴有局部细支气管增厚3例;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未成年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作者: 聂佳 陈璐 余灿清 郭彧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730,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人口健康研究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纳菲尔德人群健康系 OX3 7LF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成年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纳入分析的438 443例研究对象随访11.1年共发生死亡34 661例。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非每日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全因死亡HR值(95%CI)依次为0.89(0.86~0.91)和0.92(0.88~0.95)。分性别分析显示,饮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男性(交互P<0.05)。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每日饮茶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死因的HR值(95%CI)依次为0.83(0.76~0.92)、0.82(0.69~0.97)、0.86(0.78~0.94)、1.03(0.97~1.09)、1.00(0.87~1.16)、0.84(0.78~0.90)。在不吸烟且不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与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关联,但在吸烟或过量饮酒者中,每日饮茶者死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交互P<0.001)。结论饮茶者的全因死亡和部分死因别死亡的风险降低;但饮茶与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不存在关联,反而在同时伴有吸烟或过量饮酒习惯者中表现出增加的死亡风险。

  • 标签: 饮茶 死亡风险 前瞻性研究 中国人
  • 简介:摘要目的将现有与成年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前护理评估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以提高护士的评估依从性,促进化疗用药安全。方法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基于目前最佳证据,制订了12条审查指标,包括护士培训以及患者病史、过敏史、诊断、实验室数据、对方案的理解程度、以往治疗不良反应、生理、心理、化疗前用药、体质量及血管通路的评估。于2018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个肿瘤内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与流程再造。结果审查前后均有68例患者、36名护士参与,项目实施前,第11条与12条(评估化疗前用药及血管通路装置)依从性已经达到100%。项目实施后,除第4、10条审查指标(每周测量患者体质量)外,其余8条护士执行依从性均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29~132.06,P<0.01)。以往不良反应评估显示:68例患者中,3例曾经出现过化疗药物输注反应,药物分别为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紫杉醇;39例在入院前(居家期间)出现过化疗相关症状,出现频率占据前5位的症状分别为食欲下降、疲乏、恶心、神经毒性反应和呕吐,入院时大多已缓解。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显著改善了化疗前护理评估的临床护理实践,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需要持续开展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成年人肿瘤患者 化疗前护理评估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质量审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睡眠问题现状,及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血脂异常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13 188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睡眠情况等,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TC、HDL-C、LDL-C和TG。结果北京市成年睡眠问题的比例为52.1%,且血脂异常患者(55.1%)高于血脂正常者(50.7%)。打鼾、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和服用安眠药的比例分别为30.1%、18.8%、24.6%、20.1%和3.0%。打鼾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5%、23.5%和6.6%,均高于不打鼾者(分别为5.7%、15.5%和4.9%)。夜间觉醒者TC平均水平和高T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74 mmo/L和7.5%,均明显高于无夜间觉醒者(4.66 mmol/L和5.8%)。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超重肥胖等潜在混杂因素后,打鼾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打鼾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248,P<0.05)。结论北京市成年睡眠问题严重,主要睡眠问题是打鼾和夜间觉醒。打鼾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脂异常 高甘油三酯血症 睡眠障碍 打鼾
  • 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对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抽取青岛市4349名≥15岁非集体居住的常住居民,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对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烟草危害认知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岛市≥15岁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1.31%,现在每日吸烟率为18.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三类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2.39%、26.62%、40.53%;暴露率在性别、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引起中风、心肌梗塞、肺癌和阴茎勃起障碍四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仅为21.72%,被动吸烟引起的成人心脏病、成人肺癌和儿童肺部疾病三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为45.19%。结论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均低于2010年和2015年全国水平,但流行现状仍较严重,对烟草烟雾危害知识认识不足,烟草控制面临挑战。

  • 标签: 吸烟 烟草烟污染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单平面法检测口服超声助显剂后的成年胃排空率,并探讨其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5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体检中心志愿接受胃功能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06例。依据年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青年组(18~39岁)50例、中年组(40~59岁)39例、老年组(60~79岁)17例。应用超声单平面法,对106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胃底、胃体及胃窦超声检查。测量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即刻、30 min、60 min时胃底、胃体及胃窦部面积,并计算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30 min及60 min时胃排空率(GER30、GER60)。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正常值范围。结果106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胃窦部单平面测量成功率为100%(106/106),胃体部为98.11% (104/106),胃底部为97.17%(103/106)。正常成人胃底、胃体及胃窦横断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步递减。其中胃窦部GER60较胃底部和胃体部GER6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3.93,P均<0.05);胃窦部GER30较胃体部GER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而胃体部所测GER30及GER60与胃底部所测GER30及GER6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组及不同年龄组胃排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ER30正常参考值的95%CI胃底、胃体、胃窦分别为30.77%~34.19%、32.99%~36.57%、29.41%~32.78%;GER60正常参考值的95% CI胃底、胃体、胃窦分别为51.67%~55.31%、52.61%~56.44%、47.77%~51.16%。结论应用超声单平面法可初步建立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胃排空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下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超声检查 胃排空 胃底 胃体 胃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现有与成年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前护理评估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以提高护士的评估依从性,促进化疗用药安全。方法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基于目前最佳证据,制订了12条审查指标,包括护士培训以及患者病史、过敏史、诊断、实验室数据、对方案的理解程度、以往治疗不良反应、生理、心理、化疗前用药、体质量及血管通路的评估。于2018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个肿瘤内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与流程再造。结果审查前后均有68例患者、36名护士参与,项目实施前,第11条与12条(评估化疗前用药及血管通路装置)依从性已经达到100%。项目实施后,除第4、10条审查指标(每周测量患者体质量)外,其余8条护士执行依从性均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29~132.06,P<0.01)。以往不良反应评估显示:68例患者中,3例曾经出现过化疗药物输注反应,药物分别为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紫杉醇;39例在入院前(居家期间)出现过化疗相关症状,出现频率占据前5位的症状分别为食欲下降、疲乏、恶心、神经毒性反应和呕吐,入院时大多已缓解。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显著改善了化疗前护理评估的临床护理实践,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需要持续开展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成年人肿瘤患者 化疗前护理评估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质量审查
  • 简介:美国卫生机构12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约38%的成年和12%的未成在出现慢性疼痛及其他健康问题时接受过针灸和按摩等非主流疗法的治疗。

  • 标签: 未成年人 美国 按摩 疗法 针灸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成人疝气患者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48例成人疝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疝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成人疝气 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 常规疝气手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