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婴幼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方法将婴幼心内直视手术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术前访视、舒适护理、治疗性抚触、亲体交流;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情况、腹胀、肺部感染。结果两组患儿哭闹、腹胀、肺部感染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借助心理干预,促进患儿适应无陪的重症治疗环境,提高护理依从性,减少患儿哭闹、腹胀、肺部感染等。

  • 标签: 婴幼儿 心理 沟通 抚触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婴幼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和予后。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提高婴幼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率的技巧方法。方法对300例采用真空负压方式进行静脉采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次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296例(98.6%),4例穿刺失败者经二次穿刺采血成功。均未出现皮下血肿及采集标本不合格病例。结论做好采血前心理疏导,创造宽松舒适环境等各项干预措施,不断积累经验,练就精湛技术,可有效提高婴幼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率,减轻小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穿刺术 采血 婴幼儿
  • 简介:摘要探讨婴幼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下降的研究。热性惊厥发病年龄为3个月~5个月,体温在38.0℃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没有热性惊厥史,就可以诊断为热性惊厥1。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惊厥性疾病,儿童患病率2%~5%,18~22个月为发病高峰期。首次热性惊厥后再次患病发热致惊厥复发率为29%~55%,其危险因素包括号起病早(小于6个月);家属史阳性;长程热性惊厥容易出现反复长程性惊厥;发作时体温大于38.5℃,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病1。我院通过收治62例热惊厥患儿,经过护士的急救及精心护理和对家长的健康宣教,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结合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讨论不同干预方法减轻婴幼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在2013年-2014年来我院体进行预防接种的6-12月龄婴幼100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随机选取一组做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接种方法。其他三组做为实验组,在传统接种方法上分别添加音乐干预、舒适体位方法干预、音乐干预加舒适体位干预。按照婴幼疼痛评估表(MBPS)、婴儿哭闹时间、婴儿心率变化等评估婴幼注射疼痛效果。结果在添加音乐干预、舒适体位方法干预、音乐干预加舒适体位干预的实验三组中相比于对照组的常规接种在MBPS评分低指标上评分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三组实验组中音乐干预加舒适体位干预的接种方法,降低婴幼疼痛程度更加明显。结论相比于传统常规的预防接种注射,加以音乐干预、舒适体位方法干预、音乐干预加舒适体位干预可以不同程度上的减轻婴幼的疼痛感。三组干预方法中,音乐干预加舒适体位干预的接种方法减轻婴幼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更明显,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减轻注射疼痛效果 不同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0—1岁早期发展指导对婴幼智能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出生的200例足月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20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早期指导的方式对观察组进行发展指导。分别在一年后以及两年后采用贝利婴幼发展量表对两组婴幼实施智能测试。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数明显要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儿童在运动发育指数方面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0—1岁早期发展指导能够对婴幼的智能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这种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 标签: 早期发展指导 婴幼儿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腹泻粪便轮状病毒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方法应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对265例婴幼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5例腹泻婴儿中,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33.96%;轮状病毒感染的对象主要为1岁到2岁婴幼,占75%。结论加强腹泻婴幼大便中人类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 腹泻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综述了婴幼先心病手术后插管拔管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气管拔管后的常规护理方式和应对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对预防婴幼术后预防气管粘膜损伤、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做了详细的描述。

  • 标签: 婴幼儿 先心病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训练对婴幼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所制定的内容,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两组小儿均于1.5岁进行智力发育测验。结果实验组儿童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社交等四个方面较对照组婴儿超前,发育商高于对照组,除大运动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 标签:
  • 简介:患儿,男,4个月,因腹胀、腹部包块5d,门诊以“腹胀待查,先天性巨结肠?”收住院。体查:发热,腹部膨隆(图1),腹肌稍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左侧腹部扪及明显包块,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出血点,直肠指检无明显裹指感,直肠前壁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挤压包块见脓液自尿道口流出。

  • 标签: 婴幼儿 输尿管 腹部包块 重肾 积脓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婴幼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2月笔者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12例婴幼股骨骨折,平均年龄3岁,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12.6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1.2天。无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无菌性炎症反应及再骨折等并发症,随访结果均为优,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婴幼股骨干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可早活动,疗效满意。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髋人字石膏 婴幼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婴幼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50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儿行开腹Ladd手术设为开腹组,23例患儿行腹腔镜Ladd手术设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等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开腹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9±7)min、(41±9)h、(10.4±2.4)d;腹腔镜组分别为(92±13)min、(28±5)h、(6.4±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16.50,6.34,P〈0.05)。开腹组术后2例患儿切口感染,1例患儿术后肠梗阻;腹腔镜组未见切口感染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全组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1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症状消失。结论:腹腔镜Ladd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较之开腹Ladd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治疗婴幼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肠旋转不良 Ladd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1.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我科于2011年1月开始使用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一些存在问题由于婴幼依从性差,患儿家属照顾不到时,易被患儿自行拔出留置针;再加上患儿容易出汗,特别是哭闹后出汗增加,固定留置针的胶布及敷贴易脱落,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医疗费用,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容易激化医患矛盾。为了解决这些存在问题,我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派出一部分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结合我科的情况,改进了留置针的固定方法。现将改进方法叙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婴幼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似气道异物的患儿行MSCT扫描,对比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仿真内窥镜(VE)、透明成像(Reysum)等重建方法在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儿均获得清晰图像,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均为气道异物,其中主气管异物4例,左主支气管异物7例,右主支气管异物10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异物5例,左下叶支气管开口异物4例.结论MSCT三维重建在婴幼气道异物诊断中具有极高准确率,可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术前提供准确的依据.关键词异物;气道;婴幼;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检查中图分类号R7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58-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