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血压的适宜时间。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5日~11月10日在心内科住院的42岁~53岁的高血压患者20人测压80例次(实施相同的降压方案),分别在6am(病人起床活动前)、8am、2pm(病人起床活动前)、4pm选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将6am与8am的血压值,2pm与4pm的血压值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6am与8am收缩压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舒张压值差异无显著性,2pm与4pm收缩压、舒张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午测量血压应严格选择患者起床活动前,以便准确检测降压药物的效果;下午可根据患者需要及工作特点固定一时间即可,不需要严格要求。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 测量时间In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suitable time
  • 简介:<正>1原文摘要ObjectiveThegoalofthisstudywastoexaminetheintra-operatorandinter-operatordifferencesofthemanualandsemiautomatednuchaltranslucency(NT)measurementsandtoevaluateifthesedifferencesalterwomen’sriskstatus.MethodsAcrosssectionalstudywasperformed.TwooperatorsobtainedmanualandsemiautomatedNTmeasurementsof153NTimages.

  • 标签: 自动测量方法 超声检查 检查者 手动 染色体异常 两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光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年龄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08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年龄大于60岁的54例患者做为老年组,年龄小于45岁的54例患者做为青年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的总胆固醇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与血脂水平更为密切,而青年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密切,在治疗及预防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青年 老年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总结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ReTUR)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122例非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单次TUR组)者63例和首次TUR及术后4~6周内ReTUR(ReTUR组)者59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了解TUR后肿瘤残留及ReTUR对肿瘤病理分期的重新评估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5.3月,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R组(28.81%和53.97%,P〈0.05)。ReTUR组患者中,23例(38.98%)发现有残余肿瘤,11例(18.64%)在首次TUR时肿瘤分期被低估。在发现残余肿瘤的患者中,有16例(69.95%)在原发部位。结论ReTUR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能有效发现首次TUR术后残余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肿瘤残余 分期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置入长度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0例拟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度。A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5cm的体外测量法,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胸骨上窝加3cm体外测量法,置管成功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置管长度末端定位。结果B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安全率显著高于A组,A、B两组测得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B组采用的体外测量测量准确,可提高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准确率。

  • 标签: PICC置管 体表测量法 置管长度
  • 简介: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技术定量评价健康成年人的髁突位置,并对髁突位置的三维测量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筛选50例颞下颌关节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进行头颅CBCT扫描,使用Simplant13.0软件测量髁突在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的相对位置,并进行双侧髁突位置对称性的比较。结果关节上间隙(冠状位)的均值为(4.04±0.93)mm;髁突半径值(轴位)均值为(54.14±2.77)mm;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矢状位)(AE’/AC)为(49.27±4.04)%;双侧髁突位置(关节上间隙、髁突半径值及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9、-1.93、0.74,P均>0.05)。结论健康成年人髁突位于关节窝中位,双侧髁突位置基本对称;CBCT影像测量是评价髁突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髁突 锥形束CT 测量学
  • 简介: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生活质量主要采用各种量表来完成,主要分为三种量表,一为普适性量表,二为皮肤病量表,三为银屑病量表。三种量表常被组合使用。

  • 标签: 银屑病 量表 生活质量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MSCT测量及脾大分度的简捷准确方法.方法:应用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的体积,并与以往的肋单元计数法、脾门厚度测量法等进行比较.结果:测得正常脾脏体积为78.4~401.2cm3,平均为202.26cm3.脾脏体积与性别因素有关.结论: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更准确、简捷.

  • 标签: 脾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体温被视为观察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体温测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护理内容。小儿体温变化快,测量次数频繁,正确的测量方法、合适的测量工具以及患儿、家长的依从性问题明显影响着体温测量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2012年20月,我们将品管圈活动用于小儿体温测量质量管理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体温测量 质量管理 品管圈 小儿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标准体重患者256螺旋CT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60例标准体重(体质指数18.5—24.0kg/m^2)患者应用256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按照对比剂使用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70mL)和低剂量组(30mL),每组30例,根据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测定血管内对比剂浓度,测定图像噪声,并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肺动脉在所有病例中均显示良好,两组肺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螺旋CT行肺动脉CTA时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诊断及临床需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子宫浆肌缝扎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抽选120例术中有出血倾向的剖宫产产妇,其中6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如按摩子宫以及干扰素干预等,其余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子宫浆肌缝扎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进行止血,比较患者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3%(5/60)和23.3%(14/60),记录出血量分别为(543.4±46.8)ml和(673.7±43.2)m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子宫以及附件经超声检查均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正常,具有再孕能力。结论子宫浆肌缝扎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能够达到理想和快速的止血效果,操作时间短,是保守治疗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避免切除子宫。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浆肌层缝扎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临床无症状,但放射性心肌核素扫描(ECT)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的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64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64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性73.5%,特异性92.3%,阳性预测值71.7%,阴性预测值93.0%,准确性88.4%。结论64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无创、经济、灵敏、特异、安全等优点,可以作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烧伤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往往是病情发生变化的先兆,准确测量其变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诊治。体温是机体内部热的标记,代表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情况。临床工作中体温测量的常用方法为水银温度计测量法,常以腋下来反应患者的体温。但由于腋温易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准确性较差。据资料报道,正常人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是36~38℃,在适度温度环境中肱动脉血流温度为36~37℃,而严寒环境中则可低至31.1℃,但肛温并无大的变化,仍维持于36~37℃。所以肛温随温度变化的温度较小,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体温。我们认为在烧伤患者的体温检测中可以使用加温设施时的腋温来作为患者的体温的反映,使监测值更加准确。

  • 标签: 烧伤患者 体温测量方法 对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测定,探索精神病院合理护理人力配置。方法结合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和任务编制直接和间接护理项目工时测定表,跟踪记录1周的护理工时,得出护理工作量。结果根据工作量结合实际岗位进行护理人力评估,设定编制,实现科学有效配置护理人力。结论按护理工作量结合实际护理工作岗位配置护理人员是一种可操作的精神科护理人力配置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护理工作量 人力资源 配置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患者4840例,其中测量不准确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因素包括体检者和施测者因素(150例,占50.0%)、周围环境因素(120例,占40.0%)和电子血压计自身因素(30例,占10.0%)等。结论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因而为维护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电子血压计 测量 正确性
  • 简介:摘要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苯甲酸含量的检验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检测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而求出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表述。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苯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计(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计和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与夏季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女生,分别测量冬季与夏季同一时间(0600)口温和腋温。结果冬季与夏季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温高于腋温0.2~0.4℃”或“口温高于腋温0.3~0.5℃”之定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体温 口温 腋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接触性眼压计(NCT)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与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测量结果分析。结果有23例患者出现不准确测量标记。分析其影响因素与角膜上皮水肿,角膜表面泪液过多、角膜表面不平、角膜表面干燥、测量窗不洁净、角膜中心与测量窗口不垂直。眼皮和/或睫毛放在外对准标记中有关。经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得到了准确的测量结果。结论用NCT测量眼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标签: 非接触性 眼压测量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