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的原因及其教训,以便减少AMI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96~2002年8月间两院收治的168例AMI老年患者中被误诊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168例老年AMI患者被误诊3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是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AMI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AMI 临床资料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是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其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较为特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近五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组进行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分析,旨在提高老年人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并发症
  • 简介: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右梗死的病例比较少见,诊断心房梗死的就更少见,本院收治的1例晚期肺癌,其体表心电图呈典型的心房梗死合并右梗死,心房梗死的表现形式不是常见的P-Ta改变,而是出现罕见的房“Q”波,报道如下.

  • 标签: 房性“Q”波 心肌梗死 诊断 心电图
  • 简介: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手术患者2180例.发生心律失常5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3岁.经过积极抢救,采取合适的抗心律失常方法,患者病情均稳定,疗效显著.本组5例患者中较为严重的1例为男性,61岁.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悸、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宽大畸形,时限为0.16s,其前无相关P波,频率为80次/min,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 标签: 围术期 心律失常 预防 治疗 手术并发症
  • 简介:一、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心脏病人的阵发性房颤如心肌梗塞后的房颤应首选胺碘酮或索他洛尔,通常也都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 药物认识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感冒引起咳嗽、咳痰、气喘入住急诊观察。查体:T38.2℃,P76次·min-1,BP98/75mmHg,一般情况可,心音强有力,心率整齐,心电图正常,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及少量湿(口罗)音,X光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此前曾口服利君沙片抗炎治疗,疗效不佳;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改用头孢哌酮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bid,次日(第3次)用药10min左右,患者出现乏

  • 标签: 头孢哌酮钠 心律失常 药源性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各36例,并于AMI后2周和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心肌质量、左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了解氯沙坦对AMI后左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AMI后24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后壁厚度、左舒张末内径和左心肌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AMI后24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同时左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01),左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P<0.01)。结论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和左重塑,改善左功能。

  • 标签: 氯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功能 左室重塑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监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心肌梗死(AMI)病人及对照组的血清中ALT、AST、LDH、CK、CK-MB的最大增高幅度及变化情况。结果AMI病人5种酶的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后,6h内CK和CK-MB即显著升高,LDH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最长。结论血清CK和CK-MB的检测特别是联合ALT、AST、LDH的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价值 CK-MB 血清心肌酶 连续监测法 AMI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重构与心室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VR)的关系。方法对EH肥厚组(A组)、非肥厚组(B组)及对照组(C组)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量左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VR的发生率。结果LVMI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三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A组、B组的VR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EH伴有左肥厚(LVH)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并有较高的VR危险

  • 标签: 高血压左室重构 舒张功能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肥厚(EH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125例EHLVH者(A组)与同期125例原发性高血压左正常者(B组)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发生率66.5%),、房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EHLVH者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尤其是心律失常,提示应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逆转左肥厚(LVH)以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58例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首次就诊或入院时描记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分析其各项参数。方法分别在入院后≥72h.7~10d、15~20d、25~30d追踪描记,用Selvester系统计算QRS积分。并对早期心电图各指标与QRS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壁组中,ST段抬高的导联数与QRS积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6);而下壁组中,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的总数值与QRS积分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r=0.58)。结论AMI者早期心电图各指标与梗死面积之间有密切关系。AMI早期SI段抬高及异常Q波的范围和大小,可作为梗死面积的早期预测手段之一,为临床评价干预治疗的疗效、判断预后提供1个简便方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心电图 梗死面积 QRS积分
  • 简介:临时人工心脏紧急起搏在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救治过程中是必要的急救措施,其方法简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可为治疗导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各种原发病赢得时机,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现将我院2002年10月-2003年11月施行的紧急临时心脏起搏30例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临时心脏起搏 缓慢型心律失常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等其它心电检测方法.以往的报告与分析多认为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中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早(PVS)最为多见.但我们在检测中发现房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在老年器质心脏病组检出的心律失常以房为主,与其它报告不同,特报告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 标签: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硫酸镁用于防治洋地黄中毒、急性心肌梗死和Q-T延长引起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已达到共识,且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7~2000年应用硫酸镁治疗非上述因素所致的快速房心律失常29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硫酸镁 治疗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复律定对氯化钡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氯仿和氯化钙引起的心室纤颤致死有保护作用;亦能推迟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降低死亡率;不能对抗哇巴因对心脏的毒性;对正常动物心率和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有明显的抗缺氧能力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分析复律定可能主要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哇巴因 乌头碱 心室纤颤 复律定
  • 简介:用冠状动脉Harris二期结扎并部分再灌注及吻合支缝扎法造成犬急性心肌梗塞,5-8天后,辅以心脏程控刺激技术(PES)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复制快速心律失常,研制成犬在体心脏心电生理-电药理学实验模型,并观察了普鲁卡因胺(PA)对该实验模型的电生理影响.结果表明,PA能显著延长QTc间期、RERP、NEBP及IERP,缩小IDR和VDR,抑制心室PES诱发的速和室颤,并能有效地预防犬心肌梗塞后再次急性缺血所导致的自发性室颤,表明PA有抗缺血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电药理作用.结果同时表明,该心电生理-电药理学实验的犬模型具有根高的可靠、重复性及临床相关,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的心电生理-电药理学方法.

  • 标签: 普鲁卡因胺 心律失常 心电生理学 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使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对心梗晚期左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Q波心梗后病情稳定,发病10~21天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者,依据是否接受成功PCI,分为成功PCI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急性期、术后2个月和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左腔大小、左功能和壁活动异常,并观察6个月期间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梗后2个月两组左射血分数(LVEF)、左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壁活动异常(VWMA)积分与急性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和2个月时两组上述各指标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均P>0.05).6个月时两组LVEF和VWMA积分与急性期和2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LVEDVI和LVESVI较急性期明显增大(P<0.01,P<0.05),且与成功PCI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1,P<0.05).6个月随访期间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9%,成功PCI组2%,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后IRA延迟开通能明显减少心梗后晚期的左重构,而对心梗后早期左重构的影响不大.延迟PCI可能有利于减少心梗后远期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左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