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方法:选取在2021年5月--2023年2月期间诊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ST段抬高情况划分为:非ST段抬高组(n=25)和ST段抬高组(n=25),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比较,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占比没有显著差异,ST段抬高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低于非ST段抬高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心电图,其中占比较高的是室性早搏心电图,而且非ST段抬高组患者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组患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方法:选取在2021年5月--2023年2月期间诊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ST段抬高情况划分为:非ST段抬高组(n=25)和ST段抬高组(n=25),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比较,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占比没有显著差异,ST段抬高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低于非ST段抬高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心电图,其中占比较高的是室性早搏心电图,而且非ST段抬高组患者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组患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作者: 石晶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第30期
  • 机构:新疆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新疆察布查尔 83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集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胺碘酮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方案,在研究指标对比方面,主要涉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有效率达98.00%(49/50),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86.00%(43/50),相比之下,试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更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标签: 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当前临床主要采取冠脉介入手术或溶栓治疗方法,可缩小梗死病灶面积,提升患者预后。但是再灌注治疗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需了解AMI再灌注后心律失常(RA)有关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护理对策予以干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心律失常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时采取循证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100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循证护理,二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效果中,一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二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一组护理有效率为96.00%,二组护理有效率为78.00%;(x2=13.683,p=0.012),结果有差异。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后采取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100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研究。同时将病人分到由50名病人所构成的对照组和由50名所构成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失常出现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心率失常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 心率失常 预见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同时选择回顾分析法和对照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三月份到2021年三月份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对照分析基本原则,随即将其分为每组各48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则实施预见性护理,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取得了差异性的护理效果,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有效显著更高,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在临床中属于比较危险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综合减退,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更高,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应对患者的现状,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样本,抽选出40例病患展开分组护理,4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其中一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一组20例患者综合护理的,视为观察组。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2组患者护理期间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样本,抽选出40例病患展开分组护理,4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其中一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一组20例患者综合护理的,视为观察组。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2组患者护理期间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低钾血症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专业检查后的血钾浓度分为低钾血症组20例(k<3.5mmol/L)和无低钾血症组20例(k≥3.5mmol/L),对比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几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非低钾血症组发生率10.00%,低钾血症组发生率55.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直接提升QT离散度从而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说明两者之间是直接诱发关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低钾血症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探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100例患者,随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而且还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患者84例(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42例)与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42例),观察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改善好,不良反应发生利率低,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能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行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AMI伴心律失常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系统组(系统护理)各35例,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心功能无意义,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系统组LVDd、LVDs值更低;遵医率更高,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改善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优化遵医行为,值得推崇。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功能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以2020年6月-2022年6月间我院接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共70例,在所有观察对象入组后,对其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共两组,每组35例),一组实行优质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14%(34/35)高于对照组82.86%(29/35),(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科救治的200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研究并设为实验样本,实验样本例数总计为60例,参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分组处理,其中常规组收治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收治的3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心功能指标、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设定为评价标准。结果:护理依从的项目对比中,研究组总依从率较高(P<0.05);心功能指标的项目对比中,研究组改善情况较好(P<0.05);心理健康状况的项目对比中,研究组负性情绪指标评分较低(P<0.05);生活质量的项目对比中,研究组水平较高(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应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依从,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80例我院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合理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采用循证护理模式之后效果显著,研究组在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住院费用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极大(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及时预防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