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护患交流中肢体语言,有声语言,以及说话的礼仪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护士的语言修养,规避说话误区,实现高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语言修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房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是决定医院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护士是病房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病房管理的整体效果。护士长是病房管理的指挥官,是提高病房管理水平的核心人物,在病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病房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护士护士长在病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护士 护士长 病房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从护士护士长,不只是身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转换;准确进行护士长的角色定位和顺利实现从护士护士长的角色转变,是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合格的护士长的关键。护士长应该是医院政策的执行者、护理质量的控制者、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护理队伍的建设者以及科室文化的培育者,完成从护士护士长的角色转变,必须从提高综合素养、增强抗压能力、改进沟通方式、加强领导艺术等方面做起。

  • 标签: 护理管理 角色定位 角色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如何与护士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方法首先护士长必须认识与护士建立积极情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具有一颗炽热的爱护护士的心;再次护士长必须调整自身行为,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护士,赢得护士的信赖和真诚的爱,促使更积极地情感交流;结果护士长与护士良好感情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病房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提升,护理差错、纠纷减少;结论认为良好的情感关系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的基础,只有这样护士长才能指挥护士充分发挥积极工作的能动性,全心全意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工作,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并达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护士长 护士 情感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护士绩效与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在2017年1月开始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而在2018年实施层级管理政策,比较2017年与2018年的护士工作绩效。结果2018年护士绩效均低于2017年(P<0.05)。结论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学会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绩效。

  • 标签: 护士绩效 工作积极性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方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观察组,另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实施常规管理办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合同护士的离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工作投入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聘用合同护士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投入度,增强其对医院的归属感,保证医院人员流动稳定性。

  • 标签: 护士岗位管理 聘用合同护士 工作投入度 离职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学会运用自身心理品质影响护士群体行为,为提高护士长管理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60名不同层次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层次、不同学历护士护士长的多元心理品质要求有所不同,层次越高要求越高。结论护士长加强心理品质培养做到专业学术与管理能力兼备,对于促进护士群体行为和医院发展有长远意义。

  • 标签: 护士长 心理品质 护士 群体影响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护士绩效与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在 2017年 1月开始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而在 2018年实施层级管理政策, 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跟班督导在年轻护士成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进入我科室工作的12名新护士,随机分为督导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工作;督导组采用护士长督导的方法,经过评估、实施、讨论、评价四个阶段,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工作。评估两组护士的入职带教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督导组的护士入职带教时间为3~4个月,比对照组的6-8个月时间略短;患者对督导组护士的基本技能评分、服务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医生对督导组护士操作技术评分、护理服务评分、综合素质评分优于对照组护士基本技能评分P<001。结论护士长跟班督导能够缩短新护士入职带教时间,显著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

  • 标签: 护士长 督导 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护士长能力的期望,为护理管理者调整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法,对上海市某医院15名临床护士进行访谈。结果经分析,提炼出护士护士长能力期望的4个主题:自身专业素质、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结论护士长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工作中重视管理和领导技巧,善于与护士沟通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士长 能力期望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在分层使用中的主管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了8名主管护士、6名护士长和4名医生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主管护士在工作中的主要体验有5方面:主管护士工作重点是病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主管护士参与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主管护士有培训需求;主管护士工作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成就感;临床工作困惑。结论:分层使用增加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 标签: 主管护士 工作体验 临床工作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47名妇产科护士和47名内科护士进行对比性调查分析。结果妇产科护士SDS均值高于内科护士(49.12±8.06对44.18±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9,P<0.01);SAS均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68,P>0.05)。妇产科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u=3.38,P<0.0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u=3.06,P<0.01)、工作环境及资源(u=4.93,P<0.01)、病人护理(u=3.11,P<0.01)、管理及人际关系(u=2.96,P<0.01)等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明显高于内科护士。结论妇产科护士抑郁状况比内科护士严重;妇产科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妇产科 内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在医疗环境中,护士的职业素养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护士本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针对护士礼仪的培训计划。通过对比培训前后护士的职业素养进行对比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礼仪培训后,护士的仪态礼仪、语言礼仪以及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与患者沟通的礼仪形象提升尤为突出。此外,经过礼仪培训的护士在工作满意度、自我认同感以及对于职业的热情方面也有所提升。这说明礼仪培训对于护士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明显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医院管理者为护士提供更有效地培训方法,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护士职业素养 礼仪培训 工作满意度 自我认同感 沟通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