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菌病(简称布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5-2019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布病确诊患者病历(n=81),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结果81例布病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64例),多有养羊或羊粪、羊分泌物等接触史(7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68例)、腰背痛(42例)、关节疼痛(22例),其中急性期患者72例、慢性期患者9例。实验室检查中,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大致正常,约半数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有不同程度升高;感染性指标,有80%以上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升高,有64.6%(42/65)患者血沉(ESR)升高。以多西环素+利福平为一线治疗方案。结论布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临床遇到发热等临床表现不特异患者,应结合其职业、接触史和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以明确诊断,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要注意询问职业、接触史等,以减少布病误诊误治。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临床表现 肝功能 感染性指标 血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司特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司特钠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肺活量1 s率(FEV1/FVC)]、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司特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IL-6水平,且未新增不良反应。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复方异丙托溴铵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近年来,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特异性发挥作用的靶向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或异常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布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发育过程中关键的效应分子,涉及细胞增殖、成熟、分化、凋亡和迁移,为BCR通路的关键激酶,抑制其活性可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目前已研发上市的BTK抑制剂包括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阿卡替尼等。为了进一步优化BTK抑制剂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根据目前国内BTK抑制剂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权威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BTK抑制剂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国专家共识。

  • 标签: 血液肿瘤 B淋巴细胞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蛋白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重症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使用孟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均治疗14 d。治疗14 d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4 d时的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 ;同时比较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总体治疗效果较优(P<0.05);治疗14 d时,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应用孟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方案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上具有一定作用,可降低患儿炎症因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肺炎 甲泼尼龙 孟鲁司特钠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应用利拉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4例T2DM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腰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HOMA-IR、BMI、腰围、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OMA-IR、BMI、腰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1/37)与对照组(5.40%,2/3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肥胖患者采取利拉肽联合达格列净方案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肥胖等指标,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达格列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总结布菌病合并关节痛的临床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确诊的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布菌病患者,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情况。结果82例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21例。患者以关节痛为主诉,就诊于脊柱外科的占63.4%(52/82),关节微创骨科的占17.1%(14/82),风湿免疫科的占12.2%(10/82),中医科的占7.3%(6/82)。布菌病患者合并颈椎病变的占22.0%(18/82),合并腰椎病变的占51.2%(42/82)。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的占68.3%(56/82),肝功能异常的占52.4%(43/82),抗"O"阳性的占3.7%(3/82),自身抗体异常的占6.1%(5/82),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的占12.2%(10/82),HLA-B27阳性者中4例合并有骶髂关节炎。所有患者经规范足疗程治疗后均临床治愈。结论布菌病患者可能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就诊,以腰椎和颈椎最易受累。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关节痛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布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及系统损害,其中以骨关节损害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布菌病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布菌病导致骨骼和关节损伤的机制渐有了逐步的认识。文章综述了布菌病骨关节炎免疫学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布菌病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布鲁菌病 骨关节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信阳市中医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112例)和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11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高于布地奈德治疗组(79.6%),P<0.05;治疗后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布地奈德治疗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布地奈德治疗组(P<0.05)。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布地奈德治疗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控制炎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肽对早期糖尿病(DM)大鼠心肌自噬标记物LC3B、LC3B mRNA及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选4~5周龄(l80~20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C组,10只)和造模组(26只)。NC组(10只,予等量生理盐水)予常规饲料;造模组予高糖脂饲料,12周时一次性予链脲佐菌素 25 mg/kg造DM模型,共成模25只,分为3组:糖尿病组(DM/NS组,9只,予等量生理盐水)、利拉肽组(DM/LIR组,8只,予利拉肽100 μg/kg,2次/d)及利拉肽+氯喹组(DM/LIR+CQ组,8只,予利拉肽100 μg/kg 2次/d,氯喹50 mg/kg 1次/2 d)。4周后测血糖,麻醉后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泡沫样变、免疫组化法测LC3B水平、RT-PCR法测LC3B mRNA水平。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与NC组比较,DM/NS组及DM/LIR+CQ组泡沫样变细胞/总心肌细胞数升高,LC3B mRNA及LC3B水平降低[DM/NS组:(2.18±0.90)vs(11.79±0.74)、(2.03±0.10)vs(1.85±0.06)、(194.18±10.19)vs(175.99±6.09)(t=25.24、4.69、3.22);DM/LIR+CQ组:(2.18±0.90)vs(11.24±1.29)、(2.03±0.10)vs(1.89±0.08)、(194.18±10.19)vs(176.73±7.82)(t=17.56、4.65、3.99,均P<0.05)];DM/LIR组上述指标无差异(t=2.20、0.28、1.40,均P>0.05)。②与DM/NS组比较,DM/LIR+CQ组泡沫细胞/总心肌细胞数、LC3B mRNA及LC3B表达无差异(t=1.09、1.18、0.22,均P>0.05);DM/LIR组泡沫细胞/总心肌细胞数下降、LC3B mRNA及LC3B表达升高[(11.79±0.74)vs(1.29±0.60)、(1.85±0.06)vs(2.01±0.20)、(175.99±6.09)vs(201.27±11.35)(t=31.86、2.39、5.82,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LC3B mRNA、LC3B水平与泡沫细胞/总心肌细胞数比值显著相关(r=-0.977、-0.986,均P<0.05)。结论利拉肽能增强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自噬,减少心肌细胞泡沫样变,改善心肌脂质沉积,对心肌结构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自噬 脂质沉积 胰高血糖素样肽-1
  • 简介:摘要分析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例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后联合司美格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63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 g(2次/d)降糖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加用司美格肽(0.25 mg皮下注射,1次/周)联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并且体重减轻,患者满意。司美格肽可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饮食和运动控制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司美格鲁肽 减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在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司美格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32岁女性,因“月经紊乱12年、发现血糖升高1年”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司美格肽(0.25~0.5 mg、1次/周皮下注射),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体重减轻、排卵恢复正常。司美格肽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具有降糖、减重的作用,在此病例中除上述作用外,观察到促进卵泡生长的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患者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司美格鲁肽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肽优化血糖的诊疗过程。患者为36岁男性,因“血糖升高1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Ⅲ期,予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调整为维持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加用利拉肽联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1个月后停用胰岛素,6个月后停用所有药物,血糖仍维持达标。利拉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具有降糖、降体重、改善血脂谱、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多重作用的新型降糖药,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多重获益,实现糖尿病“逆转”。

  • 标签: 糖尿病,2型 利拉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
  • 简介:摘要报道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1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化为德谷胰岛素联合利拉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及后期血糖管控情况。患者为65岁女性,因“多饮多尿伴下肢水肿1 d”入院。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糖状态。根据指南建议,给予起始剂量每天0.5 U/kg门冬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血糖控制理想后更换为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德谷胰岛素(12 U,1次/d)联合利拉肽(0.6 mg,1次/d)治疗。对于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利拉肽降糖治疗,利于降糖的同时,还有助于恢复胰岛功能和减轻体重。

  • 标签: 糖尿病,2型 强化降糖 德谷胰岛素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拉肽(Li)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培养人Ⅱ型肺泡上皮(A549)细胞,药物处理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Li(125 nmol/L)组和Li组(125 nmol/L)。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显微镜下观察并分析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紧密连接蛋白1(ZO-1)、Viment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ZO-1、Vimentin和Fibronectin表达及p-p38、p38、p-Erk、Erk蛋白含量。结果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Li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迁移;细胞形态学结果显示,Li可以减轻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伸长,呈间充质化细胞的"纺锤样"形态;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Li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ZO-1荧光强度下调以及Vimentin荧光强度的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i可以减少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表型转化标志物ZO-1的下调,显著抑制Vimentin和Fibronectin水平上调及p38和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Li可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EMT,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38、Erk的激活有关。

  • 标签: 利拉鲁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司特钠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CVA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孟司特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细胞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咳嗽和夜间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t=8.180、10.113,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高于对照组(t=5.427、6.021、7.68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9.621、8.459、13.226,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未见异常。结论孟司特钠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CVA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信必可都保 咳嗽变异性哮喘 细胞炎症介质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脊液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中枢神经系统布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至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并临床疑诊为中枢神经系统布菌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行常规脑脊液及NGS检测,并进行病原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2例有牛羊接触史,1例有饮用生羊奶史,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柔脑膜、腰髓或脑室旁受累。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水平增加,葡萄糖水平降低。脑脊液NGS检出布菌的核酸序列数为(47~16 411)条,覆盖度为(0.092~4.340)%。结论脑脊液NGS能够辅助中枢神经系统布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二代测序 脑脊液 布鲁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肽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市中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2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拉肽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肽治疗,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胰岛功能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测定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便秘、腹痛、低血糖、肾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HOMA-IR、FCP、P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便秘、腹痛、低血糖、肾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经达格列净联合利拉肽治疗后,临床获益较好,患者胰岛功能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在利拉肽(Liraglutide)的协同作用下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D-MSC细胞悬液充分混匀后按照相同的细胞数量和体积分为3组:对照组、LPS组(30 mg/L)以及LPS(30 mg/L)+利拉肽(10 nmol/L)组。MTT实验检测6、24、48、72 h时各组AD-MSC的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体外培养72 h,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及Bcl-2的表达。体内实验中将60只雄性SPF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LI组)、ALI+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ALI+AD-MSC组)、ALI+利拉肽组(ALI+Liraglutide组)、ALI+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利拉肽组(ALI+AD-MSC+Liraglutide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LPS刺激造模后2 d和7 d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检查小鼠肺部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肺组织,观察间充质干细胞标志性蛋白Nanog的表达变化;收集小鼠BALF,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计数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测定小鼠肺组织湿/干比重(W/D)。结果AD-MSC在LPS的刺激下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6、24、48和72 h的增殖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加入利拉肽后改善了AD-MSC的凋亡(P<0.05),促进了细胞在6、24、48和72 h的增殖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在2 d和7 d模型组中,ALI组小鼠肺损伤病理严重,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分别为(65.63±1.34和1.74±0.17、51.67±1.35和1.55±0.13)×104 /ml(均P<0.05)],小鼠肺组织W/D增大。Nanog蛋白在7 d模型组中表达量少。与ALI组相比,在2 d和7 d模型组中,ALI+AD-MSC组、ALI+Liraglutide组以及ALI+AD-MSC+Liraglutide组小鼠肺损伤病理程度减轻;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在ALI+AD-MSC组[(37.04±1.23、29.17±0.68)×104/ml(均P<0.05)]、ALI+Liraglutide组[(39.58±1.67、35.42±0.25)×104/ml(均P<0.05)]以及ALI+AD-MSC+Liraglutide组[(28.54±0.37、21.46±0.89)×104/ml(均P<0.05)]也减少;肺组织W/D在ALI+AD-MSC组、ALI+Liraglutide组以及ALI+AD-MSC+Liraglutide组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Nanog蛋白在7 d模型组中表达量增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利拉肽的协同作用下对小鼠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间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人间布菌病(布病)流行规律与趋势,为制定完善的布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05 - 2018年青海省的布病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人间布病的三间分布情况(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5 - 2018年,青海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18例,发病率为0.0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63,P < 0.05)。2005 - 2010年布病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范围为0 ~ 0.05/10万;2011 - 2018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范围为0.27/10万~ 2.0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布病报告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6月份,占42.82%(179/418)。418例病例分布在全省20个县(市、区),其中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门源县(15.31%,64/418)、河南县(13.40%,56/418)、天峻县(13.16%,55/418)、西宁市(12.44%,52/418)、海晏县(7.66%,32/418)。人群分布中,布病病例以40 ~ 49岁年龄组最多,占32.78%(137/418);男女性别比为1.58∶1.00(256∶162);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57.18%(239/418)。结论青海省布病疫情呈回升态势,应加强对重点地区、人群的布病监测及疫情通报,落实全民健康教育。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MR)T2 mapping成像技术在布菌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分析其特征性表现及定量性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3例布菌性脊柱炎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研究对象椎体,并自动生成T2 mapping图,在MR T2 mapping图上选择感兴趣区(ROI),自动生成T2 mapping值。对病例组患者病变椎体、临近未患病变椎体、椎旁脓肿与对照组椎体的T2 mapping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共23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为(38.5 ± 13.4)岁;对照组共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5.1 ± 12.7)岁。病例组23例患者中,病变累及5个胸椎、40个腰椎、7个骶椎,共52个椎体。其中有11个(21.2%)椎体MRI表现为骨髓水肿,41个(78.8%)椎体MRI表现为骨髓水肿与椎体骨质破坏并存。病例组病变椎体、临近未患病变椎体、椎旁脓肿和对照组椎体的T2 mapping值分别为(115.62 ± 11.37)、(75.21 ± 5.57)、(240.26 ± 30.67)、(77.29 ± 4.19)ms,病变椎体与临近未患病变椎体及对照组椎体的T2 mapping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78、19.42,P均< 0.05)。结论MR T2 mapping检查技术可对布菌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量化评估,对其定量描述及定性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布鲁菌脊柱炎 T2 mapping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