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医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聚焦领域与趋势。方法:以多检索词组合、多重检索策略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及维普期刊整合平台进行文献检索(2008-2017年);运用文献计量学、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进行文献计量,构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进行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共获得样本文献505篇,文献量在2015年开始攀升,在2017年达到128篇,是2008年的2倍;截取高频关键词97个,聚类分析得5类:(1)基于医学图像的AI影像学、病理学辅助诊断与放疗图像配准和靶区勾画;(2)医疗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3)AI算法、模式的知识体系与在生理信号分析、脑神经科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4)AI技术与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和医院管理;(5)数据挖掘等AI技术在临床决策系统、医学专家系统构建及药物发掘上的应用。结论:AI医学技术文献在近3年中呈攀升趋势,表明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AI医学技术研发时期,聚焦在5个技术热点。建议应从加强支撑体系建设、规范数据采集、有效利用大数据及开展基于卫生健康需求的卫生技术评估入手,促进AI产业发展,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学技术 医学装备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TP生物荧光技术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复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大镜检测的方法评价清洗效果,观察组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评价。结果观察组弯盘清洗合格率93.3%、组织剪合格率90%、镊子合格率100%、止血钳合格率72.7%、其他器械合格率80%。对照组弯盘清洗合格率100%、组织剪合格率100%、镊子合格率100%、止血钳合格率90.9%、其他器械合格率100%。两组清洗合格率、感染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ATP生物荧光技术应用到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不合格器械的检出率。

  • 标签: ATP生物荧光技术 复用医疗器械 清洗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Ⅱ度烧伤患者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后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应用负面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Ⅱ度烧伤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推广。

  • 标签: Ⅱ度烧伤 负压引流 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外科治疗过程中如何将坚固内固定技术融入到口腔颌面治疗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外科口腔颌面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时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坚固内固定技术,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颜面恢复情况及咬合面正常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不管是治疗效果、颜面恢复情况还是咬合面正常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外科在针对口腔颌面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坚固内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帮助患者颜面的良好恢复,且操作便捷、对患者的伤害很想,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坚固内固定技术 口腔颌面 外科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探讨其对教学工作以及麻醉工作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重点依据本院麻醉科麻醉质量监控数据,分析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可视化教学模式下的实习生所发生的对患者有一定影响的操作失误,包括失误种类、次数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可视化教学带教阶段与实习阶段由于患者解剖异常或是特殊病变的发生情况、处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经统计数据显示,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到我院接受传统麻醉教学与实习的36名麻醉科实习生在接受学习与实习期间,所发生的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的操作失误共计16例,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45名麻醉科实习生在接受可视化麻醉临床教学与实习期间,所发生的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的操作失误共计3例,操作失误明显减少。结论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安全保障中的作用重大,能有效减少实习生在带教学习与实习期间的操作失误,并且也能及时发现一些特殊病变、异常解剖等情况,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 标签: 可视化技术 教学方法 麻醉 临床实习 安全保障
  • 简介:目的探索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在口岸检疫查验现场的应用条件,加强对生物材料和特殊物品的监管。方法用不同温度的冷藏水模拟低温物品,用研发的红外低温监测系统在不同距离、高度、角度进行检测,计算报警误差值,分析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对红外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效果影响,探究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模拟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越低,或测量距离越大,或偏移探头角度越大,系统报警误差值越大。模拟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及角度对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值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对测量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68,P〉0.05);物品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4个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结论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旅客携带低温物品的监测。

  • 标签: 低温 携带物 高度 距离 角度
  • 简介:摘要国家在2013年提出了改革医疗卫生与计生工作,推动职能转变合并的重要战略计划。自此,各地区纷纷积极响应,即刻启动了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整合工作,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科学调配,使卫生和计生双项职能能够共同发挥效用。时至今日,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工作已经全面落成,如何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成为目前卫计机构重点思索的问题。本文重点剖析了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合并价值,并相应提出了优化卫计机构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旨在促进卫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技术机构 服务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便秘患者住院期间,如何对其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00例老年便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便秘患者的情况。结果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干预,其中有12例(15例)热秘症状患者护理有效,18例(20例)气秘症状患者护理有效,24例(25例)虚证便秘患者护理有效,23例(25例)血虚症状患者护理有效,13例(15例)冷秘症状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它在治疗便秘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调整紊乱的肠胃,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老年人 便秘患者 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院前急救中建立了有效的讯息指导体系,从而使医务人员能够得到患者自身所处的具体位置,并对急救人员进行快速无误的安排,从而使院前急救指挥体系变得更为高效。本文就对院前急救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院前医疗急救 调度指挥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48例,按照自愿选择生产方式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开展无痛分娩,对照组选用自然分娩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和产程时间上的差异。结果在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中,观察组的麻醉Ⅰ级例数较多,Ⅳ级例数为0;而对照组Ⅳ级例数最多,由此可以说明,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产生对比中,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在开展无痛分娩中,运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有效缩短患者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麻醉 无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超声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的急腹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比较其与病例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8.44%,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方面,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 超声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诊断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超声技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时候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超声弹性技术和三维超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医院在进行恶性甲状腺结节检查的过程中,运用超声技术的频率开始变得越来越高了。本文就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的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能够变得越来越广泛,只有这样其在进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过程中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超声诊断技术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诊断法对婴儿出生前的缺陷进行产前诊断,并对其产生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间120例由超声检查法确诊的患有先天畸形的胎儿,分析超声诊断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120例患有先天性畸形的胎儿中,有73例由超声诊断,发现检测结果与卫生部所规定的六大胎儿畸形的状况相符合,符合率高达93.15%。另外47例胎儿则被确诊为其他畸形。结论由超声诊断进行胎儿的检测,从而尽早诊断出胎儿的畸形情况,并及时确定胎儿的畸形类型,可以有效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应用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先天性畸形 出生率 人口素质
  • 简介:目的: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诊治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0例进行检查分析,依照放射影像检查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和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和异物征象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中,螺旋CT比X线的检出率高,对异物形态、大小和位置判断更加准确,检查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小儿气管 支气管异物 检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80例脊柱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分析。观察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中漏诊1例,误诊1例,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外伤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7.5%(78/80)和95.00%(76/80),征象显示单纯屈曲压缩外伤32例,爆裂型外伤28例,骨折脱位型18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对患者病情快速成像,有利于分析病情,并迅速对患者的病灶发展情况有准确了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脊柱外伤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软组织缺陷者临床行注射微整形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2016.01~2017.5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颌面部软组织缺陷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整形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传统整形修复治疗)、观察组36例(行注射微整形技术),观察不同治疗方式颌面部修复效果,评估患者对颌面部修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7%相比于对照组87.5%,两组缺陷改善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8.9%,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满意度高,P<0.05。结论临床对颌面部软组织缺陷者行注射微整形治疗,缺陷改善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修复 颌面部 缺陷 注射微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45例,对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直观,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有2例出血和1例静脉炎,经过护理人员完善的护理痊愈。结论:尽早对肿瘤患者使用PICC直观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化疗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 肿瘤 护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考虑患乳腺癌可能性较大的女性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根据检查结果确认进一步治疗方案后进行乳腺手术,对其结果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52例接受细针穿刺检查的患者术后病理学证实有51例为乳腺癌,1例为非乳腺癌;细针穿刺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8.08%。结论细针穿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患者提供病理学依据,且安全、快速、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针穿刺技术 乳腺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手术患者146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患者意愿,划分为观察组(73例)、参照组(7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四手操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消毒不合格、锐器伤害以及交叉感染方面的数据与参照组患者比较,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手术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被施以四手操作技术,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感染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口腔手术,四手操作技术 感染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固定技术,实验组接受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左右、头脚、前后的摆位误差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施以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效果显著,有助于误差现象的减少,精确度的提高,继而帮助患者获取良好的放射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腹部肿瘤 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