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阑尾切除术的41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所选患者出现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所选410例阑尾炎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者17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41%,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17.65%(3/17),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35.29%(6/17),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47.06%(8/17)。结论降低切口感染率关键在于预防。

  • 标签: 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很多整形美容手术,由于手术区域的脓肿分支杆菌的感染,导致手术失败,且感染病例不断增长。本文综述了皮肤软组织感染脓肿分支杆菌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脓肿分支杆菌 感染 皮肤软组织
  • 简介:摘要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是当前护理工作当中的难点和重点,在临床实践当中不仅应当结合患者感染的类型和特征提供相对应的治疗应急方案,同时还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促进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护理效果的增强。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护理的难点和关键思想,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护理质量的增强和工作的改进。

  • 标签: 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护理 研究分析 护理对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手卫生活动,积极宣传、培训手卫生知识;加强全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考核各科室手卫生状况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结果开展手卫生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大幅度提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明显上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使用量大于20ml/床的科室由活动前的3个上升到14个,小于5ml/床的科室由22个下降到5个;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35%上升到53%,医院感染率活动前的3.29%下降到2.3%。结论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特殊科室,易感人群数量多,感染因素较为集中,感染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类探讨,包括特殊操作、病人的易感性、药物应用、病房环境、设备的再污染、人为因素等。同时,从观念、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预防方案。

  • 标签: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经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发热护理、吸氧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经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发热护理、吸氧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颅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供应室内的主要工作进行质量检测对医院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供应室内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进行质量监测,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从我院实施对供应室进行质量监测以来,未发现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结论建立完善的供应室质量监测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检测 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院内感染控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500例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择取时间选在2013年2月2日至2014年2月2日,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院内感染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4.00%和2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感染控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院内感染 优质护理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刀切除扁桃体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超声刀切除扁桃体术后患者300例,对患者均应用超声刀切除扁桃体,依据感染情况进行分组,未感染组患者260例,术后没有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组患者40例,术后均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刀切除扁桃体的未发生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优越于感染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为其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超声刀下切除扁桃体的感染因素主要为年龄因素、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是否存在其他组织感染,同样也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因此在进行扁桃体的超声刀切除,对存在上述感染因素患者应给予预防感染和重点关注,尤其是对年龄较小、身体条件较差,同时手术操作时间长及存在其他组织感染情况的患者。

  • 标签: 超声刀 扁桃体切除手术 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外科 手术 切口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儿科实施院内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78例,以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行一般管理措施,研究组36例在一般管理中增加感染管理控制,对比两组间院内感染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腹泻相比于对照组均得到减少,总感染率随之下降,P<0.05。结论对儿科实施感染管理控制后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比例。

  • 标签: 儿科 院内感染 管理控制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两年内收治的30例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无一例以泌尿道异常症状就诊,主要表现以黄疸、发热为主,其次为拒乳、腹泻、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表现。所有病例多次尿常规均发现WBC大于10/HP,中段尿培养阳性20例。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所有病例均对氨苄西林耐药。结论新生儿泌尿系感染通常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症状,患儿往往因其他疾病就诊而被发现,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临床诊治过程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泌尿道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先进行感染预防而后进行干预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体温、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率方面都具有差异,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效果要由于对照组。结论感染预防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患者对感染的避免,而护理干预也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围手术期时感染的发生,加快了患者恢复的脚步。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在尿路感染中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接诊的126例尿路感染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63人采用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63人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6%,不良反应25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14例。结论左氧氟沙星对尿路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51例临床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入选病例采集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大便、伤口分泌物、脑脊液等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6251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结果1.病原学检测阳性的病例共1023例(检出阳性率16.3%),1023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37.30%,革兰阴性菌占37.30%,真菌占11.72%。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需加强注意。

  • 标签: 儿科 住院 感染病原菌 分布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并发症,提高医院血液透析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血液透析室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措施。并从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环境管理、医务人员管理、患者管理、家属管理、水处理系统管理等来阐述血透室院感监测及控制策略。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医院感染管理 监测及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10例为对象,对所有患者从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环境管理及其他方面展开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效果较为显著,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经护理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只有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没有消失,最终抢救无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对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感染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包括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进行科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改建,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必配的清洗、灭菌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流程。对管理控制前后无菌物品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改建和科学管理后,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无菌合格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科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年龄分布 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