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受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31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A组),分析其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选取同期32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作对照(B组)。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比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损伤并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改良小切口 甲状腺次全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8眼)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2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可靠、疗效可靠。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拮抗核药物在早期脊柱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脊柱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为联合用药(3HRZS/1~15HRZ),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选患者均进行3-5年,抗结核药物起效时间2周~3个月。其中,超短程化疗患者16例治愈;短程化疗14例治愈,6例长程化疗治愈。患者治疗过程中8例出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22%。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病患者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理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拮抗核药物 早期脊柱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放疗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8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给予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炎、鼻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炎、张口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早期综合护理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治疗时间为8-15天。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患者出院3个月以后对患者进行随访,21例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超过50%,19例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在45%左右,没有患者发生再次梗死的情况,生活可以自理。一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40例患者全部健在。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 可行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0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为(4.21±1.23)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30±0.53)d,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84±0.33)d,住院时间为(7.32±1.66)d,肠梗阻治疗有效率为9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普外科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临床观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关于单细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分析化学》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我院收治的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收集和分析,找出目前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的主要方法。结果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实施诊断。结论为了较好的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实施诊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好的诊断患者在实际发病过程中的情况,对于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 早期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HCG联合孕酮在宫外孕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120例患者,60例观察组为宫外孕患者,60例对照组妊娠正常。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血清β-HCG检验,孕酮检验和血清β-HCG联合孕酮检验,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血清β-HCG(IU/L)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ng/ml)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敏感度(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特异度(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准确度度(P<0.05)。结论血清β-HCG联合孕酮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有灵敏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在妇科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孕酮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首次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用早期心理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首次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DL和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早期心理护理运用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早期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诊断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共收计高危患儿400例,400例患儿均为异常分娩患儿、产前或产时出现病症患儿,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内对患儿进行颅脑超声波检测或进行CT检测,在400例患儿中有100例新生儿出现颅内出血现象,其中脑室出血患儿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35例、脑实质出血15例、硬脑膜下出血患儿15例。结果通过临床有效治疗,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在短期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发现,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生后,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床边颅脑超声检查,新生儿的颅脑B超监测结果成阴性时,应进一步对新生儿进行颅脑的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新生儿的颅内出血。

  • 标签: 新生儿颅内出血 早期诊断与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人们关注,通过体检发现潜在疾病。方法通过化验、B超、X线、心电图等检查了解身体状况。结果在体检中发现有60%的人大都存在疾病隐患。结论通过体检发现疾病早期能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 体检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有效及死亡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CRRT治疗脓毒症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脓毒症 降钙素原 D-乳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根据产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用手向上托起腹部行走、上下爬单层楼梯、垂直坐位、侧俯卧位、侧卧位弓箭步、支撑式前倾坐位或前倾式站位、手膝位等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照组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6.0%(86/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73/100)。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三个时期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分娩过程 体位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2例,依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3d及术后7d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免疫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起积极作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宫颈癌(cervical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长,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提高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成为宫颈癌治疗热点,其中以保留卵巢、延长阴道术、保留生育手术为主,现就其手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早期年轻宫颈癌 手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电针加红外线治疗并使用一般的功能康复指导,实验组49例患者采用电针加红外线治疗并同时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1.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3%,实验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康复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孕妇实施社区孕早期保健后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笔者单位就诊的319例建卡孕妇,对其实施了包括围产期的保健建卡以及孕早期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提供咨询服务等措施。孕期对保健知识情况的掌握应用“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追踪妊娠结局。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了孕期保健后孕妇孕期营养、畸形预防、唐氏综合征以及地中海贫血等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的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及巨大胎儿发生率分别为46.71%、7.50%、0.94%。结论对孕妇实施了社区开展的孕早期保健后,孕妇的保健知识技能有显著提高,对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能及时进行处理,改善了孕妇的各种保健认知行为,最大限度保障母婴的安全。

  • 标签: 孕妇早期保健 社区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