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多种药物配伍的稳定变化问题。方法观察混合后外观变化并测定其8h内的pH值。结果不同药物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论与盐酸氨溴索注射剂配伍的药物与多种药物合用产生沉淀,存在配伍禁忌。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稳定性变化 PH值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稳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并考察外观、pH值与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输液配伍后,4h内配伍液外观、含量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稳定较好,且不受氯离子影响。

  • 标签: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 输液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苦碟子组、银杏达莫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碟子40ml,银杏达莫30ml,银杏达莫30ml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30天时评定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P<0.05)和苦碟子组(P<0.01),且其心绞痛发作次数、血脂水平较苦碟子组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银杏达莫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银杏达莫 苦碟子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训练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有10例临床治愈,17例好转,其总有效率为90%,相较于牵引对照组的6例、18例及80%,手法治疗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训练治疗颈性眩晕可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理筋手法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病人40例,对其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手术以后6-10个月,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当中包括有优、良、中以及差,它们依次为27例、8例、5例、0例。其总体有效率87.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效果观察 骨折 桡骨远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6.23±20.12)ml,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23±4.71)min,平均下地时间为(8.53±1.68)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56±1.12)周。依照Sande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其中28例患者为优,6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94.44%。结论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复位闭合PFNA钉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舒适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疼痛0级5例(27.78%),1级10例(55.56%),2级2例(11.11%),3级1例(5.56%),4级0例,对照组疼痛0级1例(5.56%),1级4例(22.22%),2级8例(44.44%),3级4例(22.22%),4级1例(5.56%),舒适组的疼痛0级及1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舒适组的疼痛2级,3级,4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 不稳定性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产低分子肝素钠与进口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11随机分为国产低分子肝素钠组(治疗组)和进口低分子肝素钠组(对照组)。观察住院期间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结果进口低分子肝素钠组40例,总有效率为90%,价格依从性良好率75%。国产低分子肝素钠组40例,总有效率为87.5%,价格依从性良好率达10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有较好的价格依从性(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3个月的MACE及住院期间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事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进口低分子肝素钠相比,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同样安全有效,且有较好的价格依从性。

  • 标签: 国产低分子肝素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2周的时间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CHD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用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每周消心痛片的用量;③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④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⑤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⑥运动持续时间⑦总工作量。结果曲美他嗪应用12周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消心痛的用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与实验前相比,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曲美他嗪对CHD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耐量,改善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 标签: 心绞痛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平板运动实验
  • 简介: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对H+-K+-ATP酶能够产生特异性抑制,从而发挥抑制胃酸的作用,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奥美拉唑的用药合理性,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笔者对影响奥美拉唑输液中配伍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奥美拉唑输液中联合用药的几种常见配伍禁忌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奥美拉唑 输液 配伍稳定性 联合用药 配伍禁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25℃配伍8h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进样量20?L。同时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双黄连注射液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放置8h对黄芩苷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方案治疗并对比。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且,试验组患者手术、术后骨痂出现及愈合时间等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可加速患者伤口的愈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应广泛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非ST段与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护理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86例非ST段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把他们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ST段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情细致诊断观察,并结合恰当临床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服务,能辅助患者手术高效率与高质量完成,促进病人预后,同时病人生活质量也大为改善,在未来临床医学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产与进口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进行考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输液配伍后0至6h的含量变化,并同时测定pH值并观察药液的外观变化。结果两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常用输液配伍后含量及pH值变化不大。结论国产与进口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基本近似。

  • 标签: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有明确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7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两组在用药期间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依照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和对照组相比,心电图ST段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治疗UA,明显比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效果好。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5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方法;观察组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通过对比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以突出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临床联用价值。结果在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实施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药物采用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在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效果,最终显著提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研究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照组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55%,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79.31%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在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Mcbridge(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使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快的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GMP-140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其中两组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老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