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份期间因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后未及时修复而导致邻接关系不正常的244例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22例患者给予常规常规去龋修复或备牙后冠修复治疗,观察组122例患者给予分牙修复,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随访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观察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0.5~2.6年,平均随访(1.37±0.55)年,治疗组122颗患牙中,113例效果良好(92.62%),9例效果欠佳,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以及外展隙,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存患牙,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牙法 牙体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侧枝结扎在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例重症法鲁氏四联症患者,在根治术中实施肺侧枝结扎的方法及疗效。结果术中有5例患者成功结扎两支肺侧枝,7例结扎一支肺侧枝,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成功抢救成活2例,死亡1例;余9例均无特殊并发症。结论肺侧枝的成功结扎是提高肺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肺侧枝的重症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率的手段之一。有条件实施杂交手术的心脏中心,多采用介入封堵肺侧枝的方法,成效已有报道1,对于无条件应用介入封堵方法,而有一定手术操作能力的基层单位,可考虑肺侧枝结扎。当然术前通过64排CT三维血管重建等影像学技术明确肺侧枝走形是能否成功结扎的关键。

  • 标签: 体肺侧枝结扎 法鲁氏四联症 三维血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侧位片诊断腺样肥大的价值。方法采用A/n比值及平行曲线法,对儿童腺样肥大进行诊断应用和分析。结果130个病例中39例经手术证实,认定腺样指数<0.60为正常,≥0.70为肥大,0.60~0.69者可结合年龄、临床症状及鼻咽镜检查进行诊断。结论规范的鼻咽部侧位片对于腺样肥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咽腔侧位片 A/n比值 平行曲线的划法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选择性的通过激动人体广泛分布的a2肾上腺素受体产生镇静、镇痛、催眠、抑制交感神经、稳定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同时右美托咪定的作用原理也决定了它不仅能配合医生手术而且对呼吸也几乎没有抑制。所以DEX是良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 标签: 局部麻醉 右美托咪定 镇静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头针与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6例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头针与针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12例(42.9%),显著疗效9例(32.1%),有效6例(21.4%),无效1例(3.6%),对照组患者痊愈7例(25%),显著疗效10例(35.7%),有效7例(25%),无效4例(14.3%),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进行头针与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卒中 亚急性期吞咽障碍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患(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难治性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子宫良性疾病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切除术35例为研究组,同期同样疾病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3、6月、1年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E2明显降低(P<0.05),FSH明显升高(P<0.05),HL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中心切除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不影响卵巢功能、能满足患者既去除疾病又保留子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子宫动脉上行支 子宫中心体切除术 卵巢功能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随访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采用PVP治疗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42例50椎。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4例术后5-10个月因科疾病死亡,术后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9土1.48;主观满意度89%;功能障碍随访无明显功能障碍患者;术后下地时间为平均3天;骨水泥渗漏6例6个椎,均无明显不适。结论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 标签: PVP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式头位架在后入路玻璃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取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给予可调式头位架的使用,对照组让患者自主采取各种替代工具。比较两组舒适率、耐受率、有效率。结果实验组适率高、耐受性强、有效率100%;对照组舒适率、耐受性都不理想,还有一部分治疗效果差,有效率73.3%。结论通过使用可调式头位架能让患者获得舒适感、增加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可调式头位架 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加用抗生素,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加用炎琥宁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36%,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炎琥宁联合抗生素辅助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炎琥宁 抗生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我科2010年1~12月所有小儿扁桃切除术均采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过程常规监测ECG、BP、SPO2、ETCO2。结果全组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所有患儿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苏醒过程中无躁动和意识不清,术后恢复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扁桃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化护理模式在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模式,而对观察组中的择期手术患者采取一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择期手术患者对于相关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中对于相关护理满意的择期手术患者有45例,占90.00%,而观察组中对于相关护理满意的择期手术患者有48例,占96.00%,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择期手术患者对于相关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在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疾病相关护理时,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采取一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满意程度,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围术期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后椎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使用的疗效。方法使用适当手法复位伤椎,复位后,在体表放置交叉钢针,确定伤椎椎弓根的位置,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利用穿刺针在椎中争取较大空间,把调好的骨水泥填充于伤椎内。结果45例皆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在随访中伤椎处稳定,短期疗效比较乐观。在统计学分析中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椎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分析,证明这种治疗方式手术后不但止痛效果显著,还可以矫正畸形脊柱。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水平与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D-二聚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的D-二聚含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DVT的确诊依据,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自动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组的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骨折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P*<0.05)结论D-二聚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不高,有较高的假阳性,容易引起误诊,但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说明D-二聚阴性意义比较大,其阴性基本可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 标签: D-二聚体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椎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接受椎成形术治疗的48例,接受后凸成形治疗的42例。在术后,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疼痛镇痛药的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中(随访时间为9个月)椎成形术组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前的7.4到术后的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2.2到术后0.6,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到术后1.7。后凸成形术组的视觉类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3。因此,椎成形术组和后凸成形术组都能对患者椎前中柱高度进行恢复,后凸成形术组效果更加明显且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椎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椎成形术相比,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的治疗更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好地恢复患者的伤椎高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2008年2月-2011年12月46例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PLIF)的术后护理。方法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折刀位,以病变间隙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切口引流的情况,早期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3年,康复效果达优40例、良4例、可2例,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本手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检测待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待产孕妇组与100例身体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待产孕妇组PT、FIB和D-二聚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临产前,检测待产孕妇PT、FIB和D-二聚等凝血指标对于诊断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非常重要。

  • 标签: 孕妇 PT FIB D-二聚体 DI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畸变情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工种、工龄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畸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全市市、县、区、乡级医院及民营医院的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均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了检查。结果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微核率、检出率分别为0.224‰和13.21%,平均微核率在正常范围(0~3‰)1,2之内;放射工作人员染色平均畸变率、检出率分别为0.036%和3.12%;染色平均畸变低于正常值0.14%1,2;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畸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畸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774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放射单位领导及从业人员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率 淋巴细胞微核率
  • 简介:摘要自上世纪问世以来,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两种术式都通过向病椎注入骨水泥达到治疗目的,骨水泥渗漏已成为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