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4~5腰硬联合阻滞在前列腺电切除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泌尿科于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拟行前列腺电切除患者9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经对比,观察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完全阻滞见效快,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电切除中应用L4~5腰硬联合阻滞,能够有效降患者疼痛感等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L4~5腰硬联合阻滞 前列腺电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联合组,192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190例)的术后指征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3.6±3.5)h,对照组为(25.5±3.9)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胆管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总管结石、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联合组为5.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胆囊结石时,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实现微创治疗的同时还可最大程度保持患者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双镜联合下行胃,结直肠息肉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着随机原则选取行胃、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1650例,盲选8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普通方法进行护理。另825例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间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可得,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行胃、结直肠息肉切除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降低了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胃镜 息肉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阑尾炎病人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比较两组切口感染、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出血量、手术、排气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CRP、PCT水平。结果腹腔镜组切口感染、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切口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排气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外周血CRP、PCT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4天腹腔镜组外周血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的手术方式及效果确切,可减少出血和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可减轻术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病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手术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科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应用侧卧式折刀位的情况,并对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3例在本院肝胆科行腹腔镜肝切除中,应用侧卧式折刀位体位的患者进行观察,中采用可调节式托手板,于左侧上肢将挡板固定于肩胛部后,再将自制长方形保护垫垫于同侧下肢,观察并预防该体位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进的侧卧式折刀位安置方法后,有效地减少了该体位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侧卧式折刀位 腹腔镜肝切除术 体位相关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把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而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干预组。护理工作完成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观察指标作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1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显著,数值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组的观察指标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 卵巢囊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行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胆囊切除)、观察组(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在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恢复。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三孔法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鞍区占位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治疗的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展的21例鞍区占位手术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蝶窦鞍底入路切除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检明确无功能垂体腺瘤15例,生长激素型垂体瘤3例,泌乳素型垂体瘤2例,脊索瘤1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20例,次切除1例。术后随访3~20个月,10例有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者中10例术后均有好转,9例患者内分泌功能术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内分泌功能术后需口服激素替代维持。术后发生2例脑脊液漏,4例暂时性尿崩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野清晰、恢复快,安全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切除鞍区肿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内镜下的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是准确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点所在。

  • 标签: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 鞍区肿瘤 并发症的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价值及手术方式。方法收取我院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直至2016年2月3日,并将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腹腔脓肿患者有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有1例、切口感染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价值,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治疗价值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全麻中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的镇痛情况。方法40名需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2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S组麻醉诱导舒芬太尼0.5μg·kg-1,麻醉维持0.5μg·kg-1·h-1,R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0.5μg·kg-1·min-1(2分钟),麻醉维持0.3μg·kg-1·min-1,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没有差异,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平均恢复室停留时间R组均高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有利于术后镇痛,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恢复室停留时间。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实施救治,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实施救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处理时间、中出血量、在院诊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频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处理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在中出血量、在院诊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频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相较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术后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降低,临床诊治安全性更高,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胆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操作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复杂性胆囊结石治疗的患者10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观察组(n=53)和接受开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对照组(n=53)。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可以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等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复杂性胆囊结石 手术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诱导麻醉,试验组(30例)患者则采用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拔管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胆囊切除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复合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对于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往来我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50例,其中选择实行开腹手术的患者25例、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术时间、术后用餐的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以及伤口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可知行腹腔镜手术的一组患者(简称LA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行开腹手术一组的患者(简称OA组);LA组的患者在术后用餐的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上明显要短于OA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与使用OA相比,具有伤口面积小、恢复较快、抗生素使用量较少以及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但在术后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上与OA没有较大的差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穿孔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经乳晕入路腔镜良性甲状腺瘤切除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观察组,41例)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对照组,39例)的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美容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良性甲状腺瘤可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此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低、术后引流量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众多优势,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良性甲状腺瘤 乳晕入路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全麻喉罩诱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两年内进行腹腔镜下全麻喉镜诱导胆囊切除后患者12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各40例,三组患者采用咪达锉伦、舒芬太尼、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静脉诱导,插管后中采用喉罩持续吸入七氟醚、静脉泵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静注地佐辛,对照一组患者应用芬太尼,对照二组不应用药物,对比三组患者的术后1、3、6小时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并记录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一组和二组(P<0.05);实验患者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一组和二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一组和二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全麻喉罩诱导的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心血管反映问题,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中护理的配合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另选择该手术的50例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且护理组的患者有更低的感染率。结论对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后的感染,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与临床手术当中。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翼状胬肉病患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信封法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每组纳入病患33例。对照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实施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较之对照组提高程度明显(P<0.05)。对两组病患复发率、住院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病患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7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切除后再手术的病因和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18例阑尾切除后再手术病例。结果18例中男10例,女8例。17例经再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后再手术病例多因腹腔内炎症残留或手术并发症。讨论了再手术指征。做好首次阑尾切除的各个处理环节,可有效地减少再手术率。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再手术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