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及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结果及准确率。结果:超声检出肿块34例,检出率为94.44%;漏诊2例,漏诊率为5.56%;正确诊断28例,准确率为77.78%;误诊6例,误诊率为16.67%。其中超声鉴别诊断为实性肿瘤29例,占85.29%;鉴别诊断为囊实性肿瘤者5例,占14.71%。手术及病理检查形态与超声表现基本一致。结论:实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为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部未见或仅有少许血流信号,容易诊断。囊实性超声诊断较难,需与其他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瘤、卵巢癌进行鉴别诊断。因此,超声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检出率 囊实性肿瘤 畸胎瘤
  • 简介:SWI是最新发展的MRI序列,是以GRET2*W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顺磁性物质拥有高度敏感性的序列,可对组织间磁场的细微不同进行放大,从而发现常规MRI不易发现的出血性改变。脑微出血是小血管病变的主要标志,脑微出血的检出对于出血性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SWI序列对颅内微出血的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可为常规序列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提高了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综述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外科2007年6月—2013年3月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mm微小结节的161例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探索具有侵袭性特征的病理类型的预测临界值。方法特定专家组根据既定的读片顺序分析影像结果,并与病理诊断对照,应用SPSS软件进行χ2、Pearson相关分析,ROC预测临界值。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结节最大径、密度(磨玻璃密度影中实性病变所占比例)、血供、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其中以结节密度、结节最大径与病理亚型相关性最高。ROC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的临界值为13.50mm,结节密度的临界值为37.5%,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7和0.841。结论最大径和密度可能是判断微小肺癌侵袭性病理类型的预测值。

  • 标签: 肺微小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验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用于提升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项目为布置学生分组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其中,教改班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随理论课程逐步推进完成项目;对照班在结课后集中完成项目。用PRISMA报告规范评价论文报告质量,并结合论文质量和项目参与度进行成绩综合评定。结果教改班的论文报告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研究方法和讨论与结论部分提升最明显。教改班学生的成绩综合评定也显著高于对照班,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循证医学系科研能力和项目参与积极性。

  • 标签: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循证医学 中医药研究生 科研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活检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超声检查为甲状腺结节者178例,其中A组55例行超声引导下18G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B组61例行超声引导下21G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C组6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将其中72例手术患者的术前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结果:7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A组28例粗针穿刺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结节样甲状腺肿7例、桥本病1例,与手术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96.43%(27/28);B组21例21G细针穿刺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结节样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腺瘤1例、亚甲炎1例,与手术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95.24%(20/21)。C组23例细胞学活检病理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结节样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3例、桥本病1例、亚甲炎1例,与手术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82.61%(19/23)。178例穿刺患者中,A组出血形成局部血肿14例,1例形成假性动脉瘤;B组出血形成局部血肿1;C组无1例并发症。结论:粗针活检与细针活检的诊断率相近,但粗针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细针活检。细胞学活检诊断准确率低于穿刺组织学病理,优点是无并发症,且可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进针。

  • 标签: 甲状腺 超声 穿刺
  • 简介: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无创的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就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 易损斑块 影像学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中遇到的若干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尝试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标本操作,提高教学趣味性及改善实习课的学习环境等方法,提升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人体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回顾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相关文献,分析半月板的解剖学特点,阐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概念、诊断标准,病理原因和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而对半月板周缘性移位与半月板损伤、年龄及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 胫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大脑的功能偏侧性在近一个半世纪中,经历了从被人们发现到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近年fMRI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脑功能偏侧性的研究中,更多的脑功能被发现存在偏侧性,主要存在偏侧性的脑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及语言功能。脑功能偏侧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脑功能偏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fMRI研究,提出应深入研究利手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为脑功能偏侧性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优势半球 大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爆裂性骨折(burstingfracture,简称BF)是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约占脊柱损伤的20%,多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20%~40%合并神经损伤。搜集1998~2004年7月经临床证实的脊柱爆裂性裂骨折共68例,分析螺旋CT(简称SCT)和CR(Computedradiography)在脊柱BF诊断中的不同价值。

  • 标签: 脊柱 爆裂性骨折 计算机体层摄影 螺旋CT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显示脾实质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对21例脾实质性肿瘤(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4例、转移性肿瘤7例)分别进行CEUS和CE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增强表现。结果:CEUS和CECT对脾病灶内部的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病灶内部血流灌注的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71.4%)(P<0.05)。CEUS和CECT反映的脾脏病变增强方式完全一致。CEUS对增强过程中特殊表现(树枝状、结节状和筛孔状增强)的检出率为57.1%(12/21),与CECT相比,病灶血流灌注的增强表现更多样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和CECT能敏感地显示脾实质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脾肿瘤的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造影剂 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乙肝患者检查乙肝五项生化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 100 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 100 位乙型 肝炎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检测,使用方法均为化学发光法,分析其结果。结果: 100 位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 不同指标阳性, 其中HBsAg 阳性率最高为 92%,抗-HBc 阳性率为 16%,HBeAg 阳性率为 33%,抗-HBe 阳性率为 28%,抗-HBc 阳性率为 75%。结论: 通过分析乙肝五项的生化指标可以有效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类型,对诊断乙肝疾病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 乙肝疾病
  • 简介:目的:对超声术中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27例,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6例,射频治疗21例,术中均用超声诊断仪进行监控.结果:27例病人术中出现明显声像图改变,通过随访26例病人治疗有效,1例病人术后3d又出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能准确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并确定治疗区域.肌瘤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并体积缩小可作为术中监控治疗有效的标准.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超声监控
  • 简介: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CT,LDCT)在亚实性怖腺癌结节影像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LDCT筛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亚实性怖腺癌结节5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5±68)岁。采用Kappa检验回顾性分析影像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以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之间影像分期的一致性。结果LDCT行亚实性怖腺癌结节影像T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7%(47/53)、943%(50/53)。影像与病理分期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影像分期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03,0.733;P〈005)。结论亚实性怖腺癌结节多为早期怖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低,LDCT适用于其术前影像分期。

  • 标签: 肺癌 结节 分期 低剂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任何脏器恶性肿瘤的化疗均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毒性。在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诱导的心脏毒性(CTX)进行早期评估,并实行干预性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决定性因素。斑点追踪技术(STE)是近年来兴起的定量评估心脏功能的技术,且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证实其对评估早期心脏损害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STE评估化疗诱导的早期CTX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双膝及烈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双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双膝及双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双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双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怀孕期间腹腔内压力变化。在怀孕期间,随着怀孕子宫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子宫在盆腔中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到孕晚期,子宫几乎变成了垂直器官,并且压力不断施加压力到骨盆底的支撑组织上。本文在黄州区妇幼保健院检查了115名孕妇的骨盆底肌力量,并分析了分娩后骨盆底的电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其的详尽因素。产后6-10周进行骨盆底康复课程,以探讨孕妇骨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以及产后尿失禁和骨盆器官脱垂的病因,并观察早期骨盆底康复的短期影响产后预防。并提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试验。

  • 标签: 盆底综合肌力 分娩方式 盆腔脏器脱垂 产后康复
  • 简介: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开发有效的微创疗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低频超声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低频超声不仅能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及自噬、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还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频超声 前列腺疾病 生物效应 超声微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