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电图记录每一心动周期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因图形多变,快速而准确地判读存在一定难度。我们基于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图分析方法——"STQRA分析",它是一种以临床诊断重要性为基础的方法。掌握此方法有助于快速判断急危重症、提高心电图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分析方法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磁共振的相位对比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血管成像方法,能够对人类体内的流体动力的信息进行评估。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中广泛应用。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检测的设备硬件性能,后期处理软件以及可视化工具在不断发展。本文中主要讲解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的研究情况。

  • 标签: 磁共振 相位对比法 成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岐轩脉肇始于内经阴阳脉,以双手阴阳对比为切入点,通过太过不及脉揭示人体阴阳气血之“独”,由诊“独”之性质、部位、虚实来探查人体之病因、病位、病理。

  • 标签: 岐轩脉法 阴阳 气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探讨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2011年7月至2019年8月,20例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完成矫治术,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A组心脏上翻,12例;B组心内,8例。比较两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ICU滞留、机械通气、术后天数以及术后吻合口流速等数据。结果两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ICU滞留和机械通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B组[(14.7±2.9)天对(16.1±6.2)天,P<0.05],A组术后吻合口流速>120 cm/s者显著多于B组(7例对1例,P<0.05)。A组住院死亡2例,B组无住院死亡。18例生存患儿顺利出院,均定期随访,随访10~96个月。B组1例术后2个月死于误吸,余无死亡。随访超声心动图示均无吻合口流速增快。结论心脏上翻和心内法治疗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入路无显著差异,但心内原位吻合,术后肺静脉梗阻概率低,可以优先选择。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心下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林路径表结合回授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受患者病情危重、失联等因素影响,对照组配合完成研究55例,观察组配合完成研究57例。对照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55.37±8.67)岁;观察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54.21±7.73)岁。对照组采用回授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华林路径表结合回授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出院前4 h进行抗凝认知水平测试,出院1个月后进行自我管理水平测试,分析两组患者结果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4 h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8.9%(45/57)比61.8%(34/55)],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水平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5.4%(43/57)比54.5%(30/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抗凝认知水平总优良率、自我管理水平总优良率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华林路径表结合回授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高效护理叠加效应,显著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华法林路径表 回授法 抗凝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体表触诊和超声双平面对环甲膜定位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接受颈部超声检查的受试者107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使用超声观察颈部气道结构,选取超声下可清晰显示环甲膜结构的受试者,分别由耳鼻喉科医师使用体表触诊、超声科医师使用超声双平面对环甲膜中点位置定位。使用直尺测量两种方法定位之间的距离,将受试者分为准确组(两点间距≤3 mm)和差异组(两点间距>3 mm)。使用超声测量环-甲间距(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距离)、环甲膜-皮肤间距(环甲膜中点与皮肤间距离),使用直尺测量平视时颈部长度、仰头时最大颌下间距。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定位方法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选取清晰显示环状软骨和环甲膜的受试者104例。2组性别比例、BMI、环甲膜-皮肤间距、颈部长度、最大颌下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091,P<0.001)、BMI>28.0 kg/m2(OR=11.214,P=0.001)、环甲膜-皮肤间距增大(OR=5.649,P=0.015)为两种环甲膜定位方法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肥胖(BMI>28.0 kg/m2)、环甲膜-皮肤间距增大是超声双平面与体表触诊法定位环甲膜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对存在上述因素者,建议使用床旁超声定位。

  • 标签: 环状软骨 超声检查 体表触诊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乳香、没药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炮制法的乳香、没药,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3个因素对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香、没药进行差热图谱扫描、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20批乳香、没药进行扫描与对比分析。结果得到DSC试验的最佳条件:升温范围30~600 ℃,升温速率30 ℃/min,粒度100目。乳香、没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297 ℃附近只有乳香各炮制品出现吸热峰,没药各炮制品此温度区间无特征峰;二者在326 ℃放热峰位置接近,但焓值差异较大;100 ℃附近的吸热峰位置和峰形大小接近。FT-IR图谱显示,波数2 925、1 710、1 454、1 371、1 242、1 029 cm-1乳香、没药均出现吸收峰,强峰位置相近。没药波数1 029 cm-1的特征峰强度较乳香特征峰大。结论乳香、没药的DSC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峰数量不同,焓值不同;乳香、没药FT-IR谱图二者差异较小,采用DSC鉴别树脂类中药材优于FT-IR,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量热法,差式扫描 谱学,傅里叶变换红外 中药鉴定 乳香(中药) 没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五项检测中酶联免疫和金标免疫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检验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集的125例待检血样,所有样本均采取酶联免疫和金标免疫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数据显示,金标免疫敏感度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中,酶联免疫检测敏感度明显优于金标免疫,可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利于尽早控制病情,值得运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金标免疫法 乙肝检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滚动轴线翻身安置俯卧位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实验组(29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实验组行滚动轴线翻身安置俯卧位。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意外发生率6.9%(2/29)显著低于对照组29.6%(8/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俯卧位下行脊柱手术 滚动法轴线翻身 体位安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金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金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酶联免疫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印迹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实验室接受检验的17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方式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其检测准确率显著,可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用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GnRH-a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2年期间于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采集患者60毫升尿液,平均分为两份,其中1份采用常规尿液干化学检验进行检验,另一份则联合尿沉渣检验,观察对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结果 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联合检验高于尿液干化学检验(P<0.05);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联合检验高于尿液干化学检验(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对白细胞与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液干化学检验法 尿沉渣检验法 白细胞 红细胞
  • 作者: 谭秀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多伴有心肌缺血,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是加重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故临床需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予以尽早检出。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临床中比较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能够做到24h对患者体征表现进行监测,这是传统心电检测方式无法比拟的。动态心电图具备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虽然不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水平,但其诊断结果在临床诊断上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医学参考价值。本文对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动态定量评估移植肝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7例肝移植患者及其供者,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分别对供者术前24 h内供肝及受者术后第1 d、第7 d移植肝进行测定,获得肝脏的弹性模量(E)、应变均值(MEAN)、炎症指数(A)及声衰减测量(ATT)。术中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指标为肝细胞的水样变性、炎症、坏死、脂肪变。于肝移植术后第1 d及第7 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分析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E、MEAN、A、ATT绘制ROC曲线。根据供肝病理分为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无炎症组与有炎症组、无脂肪肝组与有脂肪肝组,分别比较对应两组间供肝联合弹性成像参数的差异及移植肝术后第7 d的肝功能及超声参数的差异。分析供肝术前及移植术后第1 d、第7 d超声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至第7 d肝功能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第7 d的肝功能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E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597、0.497,均P<0.05);MEAN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s=-0.601、-0.584,均P<0.05);A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452,P=0.016);ATT与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s=0.564,P=0.006)。②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的差异性:中重度水样变组E值高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MEAN值低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炎症组E值高于无炎症组(P=0.012),MEAN值低于无炎症组(P=0.026);脂肪肝组ATT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6)。③ROC曲线分析:E、MEAN诊断肝细胞中度以上水样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75,临界值分别为8.72 kPa、106.62;诊断有无炎症的AUC为0.898,临界值为1.26;诊断有无脂肪肝的AUC为0.868,临界值为0.515 dB·cm-1·MHz-1。④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比较、有无炎症组比较、有无脂肪肝组比较,肝移植术后第7 d肝功能及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E值、A值肝移植术后第1 d高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 (均P<0.05);MEAN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均P<0.05);ATT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P=0.027)。⑥ALT、AST、TB、DB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1 d(均P<0.05)。⑦术后第1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41、0.673、0.601、0.575,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90、-0.703,均P<0.001);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59、0.442,均P<0.05)。术后第7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16、0.729、0.505、0.640,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02、-0.585,均P<0.05);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11、0.495,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动态定量评价移植肝的硬度、炎症、脂肪程度,且与病理及肝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肝脏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肝移植 定量 硬度 炎症 脂肪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并行心律患者的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室性并行心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全部患者均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到96小时的心电活动,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38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后,3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早搏,24例患者存在ST段下移,2例患者存在间隙性预激,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且,28例患者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新增6例室性心搏患者,2例患者出现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18例患者在运动后或者是进食后,出现病情发作,20例患者在睡眠、活动以及饮食后无异常。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并行心律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情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避免患者进行体力劳动,保证患者的休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并行心律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纳入到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分组处理,分别是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可以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心律失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诊断癫痫时应用动态脑电图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4例癫痫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脑电图检查,给予实验组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两种方式检测异常率,实验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诊断癫痫时,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数据,确保患者可以得到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其诊断的结果及其应用的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心肌缺血的患者122例,并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取的122例研究对象有62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改变的现象,在该部分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的患者人数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人数比例为35:27。从数据上来看,无症状的患者检出人数更多,但在其病症持续发作的时间、ST段下降幅度的变化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高年龄段的患者其发病率和检出率更高。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内容显示,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呈现出的诊断结果更精准,可以进一步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争取最佳的时间。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对该种诊断方式进行积极的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检查后,采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检出率(P<0.05)。结论: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干预可提高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心律失常 诊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