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根据我们的经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后相邻段可发生骨化。我们假设,钢板距相邻椎间隙越近骨化越严重。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复习了118例退变性颈椎病患者经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后已获得坚强融合的侧位X线片,所有患者在此次融合术之前均无颈椎手术史。在术后侧位X线片上测量两个相邻椎间隙上钢板至椎间盘的距离,并据此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钢板至椎间盘的距离〈5mm,B组该距离≥5mm。平均随访25.7个月。将两个相邻椎间隙骨化的严重程度分为0(无骨化)到3级(完全骨桥形成)。18例患者由于肩部骨性阻挡致尾侧椎间隙无法观察,使其骨化程度不易计算而排除在外。结果:在118例头侧相邻椎间隙中70例(59%)出现骨化,100例尾侧相邻椎间隙中29例(29%)出现骨化(p〈0.001)。头侧的钢板至椎间盘平均距离小于尾侧的平均距离(p〈0.001)。无论头侧相邻间隙(67%对24%)还是尾侧相邻间隙(45%对5%)A组的骨化率均高于B组(均p〈0.001)。此外,在28例中、重度骨化者中,93%(26例)出现在A组。结论:我们发现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后相邻段的骨化与钢板-椎间盘距离之间呈正相关。我们要尽量将前路钢板放置在距相邻椎间隙5mm以上,以降低相邻段中、重度骨化发生的可能性。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Ⅲ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前路钢板固定 颈椎病患者 相邻节段 骨化 椎间隙 治疗性研究
  • 简介:摘要星状神经是全身最大的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分布广泛,不仅包括头面部以及上肢区域,而且还分布于心、肺和胃肠道等区域。星状神经阻滞就是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入阻滞交感神经,从而治疗星状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疾病,例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上肢、下肢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本综述围绕星状神经阻滞来阐述其在临床应用情况及进展。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镇痛 心律失常 胃肠道
  • 简介:神经细胞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有关。罕见发生于膀胱、前列腺和子宫。本文作者报道1例发生于儿童头皮的原发性皮肤神经细胞瘤。对此肿瘤进行了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该病例可能代表神经嵴细胞向鳃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异常迁移。此外,研究结果还强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和鳃弓/裂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神经节细胞瘤 原发性 皮肤 头皮 神经内分泌肿瘤 副交感神经节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关节滑膜炎症为基本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常导致关节变形、功能减退,甚至造成残疾,还会并发其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起源于先秦,历史悠久,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外治法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上指除内服法之外的所有方法;狭义上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药物以相应方式施于皮肤、经络等部位,发挥通经络、调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应用灵活、形式多样,具有简便、见效快、安全等特点,在RA的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现就近年中医外治法治疗R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类风湿节炎 中医外治法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邻近双段腰椎管狭窄伴段失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伴段失稳症的患者79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分配表分为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组(交叉组)48例、双侧传统MIS-TLIF治疗组(双侧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通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椎间融合率、临近段退变率,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交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3 d、7 d交叉组明显优于双侧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临近段退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邻近双段腰椎管狭窄伴段失稳症患者,对腰椎后方复合体等解剖结构破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相对较少,两组间椎间融合率、临近段退变率相当,同时避免了传统双侧MIS-TLIF置钉及安装纵棒的困难,简化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显著。

  • 标签: 椎弓根钉 腰椎失稳 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MIS-TLIF
  • 简介:摘要细胞性副神经瘤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特征。该文报道1例51岁男性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细胞性副神经瘤伴有淋巴结转移,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电镜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其组织学特征及预后。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马尾副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临床罕见伴细胞神经瘤分化的马尾副神经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7岁,临床表现为右足底麻木并渐进性双下肢麻木。MRI检查显示L4~s1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s1段硬脊膜部分缺损未闭合,硬脊膜受压,肿瘤约5cm×3cm×3cm大小,位于神经根,形状不规则,血运丰富,压迫马尾囊及神经根。组织形态学观察肿瘤由副神经瘤和细胞神经瘤组成,副神经瘤为实性细胞巢结构,细胞呈器官样排列,部分为实性片状、癌巢样或条索样、假“菊形”团样、血管外皮瘤样及乳头状排列;细胞神经瘤可见典型细胞,背景为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等,形成细胞神经瘤图像,两种成分单独或混杂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巢状成分的肿瘤细胞胞质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以及“一突触核蛋白和嗜铬素A,肿瘤细胞巢周围胞质可见表达S-100蛋白的支持细胞,Ki-67抗原标记指数〈5%;细胞成分表达a-突触核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并不同程度表达细胞角蛋白,但不表达神经元核抗原。结论该例患者肿瘤组织中伴有细胞神经瘤成分,含有多种组织学和细胞学形态,伴骶椎隐裂,临床罕见。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可能是马尾副神经瘤不同于其他部位副神经瘤的重要病理学特点之一。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节细胞神经瘤 角蛋白质类 马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罗氟司特是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唯一口服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以往有关该药的研究主要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人群中进行。为了明确在以华人为主的此类人群中,使用罗氟司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钟南山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10月17日的{CHEST)杂志上。结果显示:罗氟司特治疗能明显改善亚裔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其可以为重度至极重度的亚裔COPD患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治疗选项。

  • 标签: COPD患者 治疗药物 罗氟司特 极重度 钟南山 亚裔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单段固定与跨伤椎短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段(A组)与跨伤椎短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段固定术和跨伤椎短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段固定术。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 CT 诊断价值情况,提高 CT 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针对 10 例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 CT 拍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0 例肾上腺细胞神经瘤都是单侧发病,其中 8 例为右侧, 2 例为左侧,边缘非常清晰; 7 例患者的 CT 平扫呈均匀低密度, 2 例为病灶呈现小囊变区, 1 例还有钙化的情况;在加大扫描的力度后发现有 6 例的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有 2 例为延迟性强化;肿瘤的周围器官间隙呈现出嵌入式的生长,周边的大血管被包在肿物中间,甚至有些变形和移位,以特征性为主要表现; 结论 肾上腺细胞肿瘤 CT 诊断的特征性比较强,所以对病情的诊断有着比较强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CT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眼前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anterior segment-OCTA,AS-OCTA)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可用于角膜、虹膜、巩膜和结膜等眼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如客观量化角膜血管化,评估眼化学烧伤后角膜缘结膜缺血、兔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清晰可见虹膜各层血管分布,可检测出早期出现的亚临床期虹膜新生血管等。OCTA系统主要为眼后节成像而设计,应用于眼前节时有其局限性,需调整扫描协议和使用眼前适配器透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4-138)

  • 标签: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前节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方法肾上腺细胞神经瘤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42(14~52)岁,左侧6例,右侧3例。行B超,CT,MRI检查提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细胞神经瘤6例。9例均行经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除1例出现血压波动(升高至178/118mmHg),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术中无大血管及邻近脏器损伤,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50~110)min,估计出血量20(10~25)ml。术后1~3d排气,2~3d拔引流管,平均7d出院,均无明显外科并发症。肿瘤大小2.5cm×2.5cm×2.0cm~6.0cm×6.5cm×6.5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5年,复查彩超和CT均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细胞神经瘤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手术切除 腹腔镜术
  • 简介:目的:比较前OCT与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的差异,以评价前OCT在眼前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对白内障患者25例(26眼)使用前OCT通过眼球瞳孔中心分别进行45度、90度、135度、180度方向扫描前房深度,每个方向连续测量3次,并且不对眼球施加任何外力。再用A超通过瞳孔中央连续测量前房深度5次。结果:前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测量的稳定性相差明显,其中,前OCT标准差(s)平均值0.02619mm;A超的标准差(s)平均值0.20773mm。结论:前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前OCT测量结果波动度、重复性优于A超。

  • 标签: 前节OCT A超 前房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伤后基底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诱因包括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经由针对性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量表进行评分,死亡4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0例,中残18例,良好31例。结论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均为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的诱导因素,必须要强化发病机制研究,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确保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 基底节区小血肿 成因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类型,约75%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出血部位以基底区多见。目前,对中量(30~40ml)出血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仍存争议。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锥颅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2例中量基底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讨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