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本特征以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等临床特征。根据鼻息肉组织标本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将CRSwNP患者分为高嗜酸高中性(EoshighNeuhigh)、高嗜酸低中性(EoshighNeulow)、低嗜酸高中性(EoslowNeuhigh)及低嗜酸低中性(EoslowNeulow)4种内在型。采用Bio-Plex悬浮芯片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7个常见的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oshighNeuhigh、EoshighNeulow、EoslowNeuhigh及EoslowNeulow CRSwNP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鼻部症状VAS评分、内镜及CT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shighNeuhigh以及EoshighNeulow CRSwNP患者的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EoslowNeuhigh和EoslowNeulow CRSwNP组(P值均<0.05);但EoshighNeuhigh和EoshighNeulow CRSwNP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术前血清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γ(IFN-γ)]、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3型细胞因子(IL-17A)、炎性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等27个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尽管Eoshigh和Eoslow 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IV感染者较非HIV感染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病率增加。HIV通过包膜表面的糖蛋白120和转录反式激活因子,下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C)中紧密连接蛋白,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的完整性,同时诱导RPEC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导致光感受器丧失,进而促进AMD进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61-366)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自杀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基于抑郁症发病的素质-压力模型,表观遗传学机制解释了基因和环境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合作用。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不同年龄个体症状表现各异,其表观遗传学改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一种随年龄和环境经历而变化的动态分子标记,表观遗传学有助于阐明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独特且复杂的疾病发病机制。因此,本文将围绕不同起病年龄的抑郁症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综述,探究其潜在的年龄特异性关联机制,以期临床不同年龄阶段的抑郁症患者制定精准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年龄因素 生物学标记 表观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艾司氯胺酮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前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1~6岁,ASA分级Ⅰ级,术前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3分。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1岁≤年龄<4岁低龄组(L组)和4岁≤年龄<6岁高龄组(H组)。每组首例患儿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剂量0.5 mg/kg,根据PSAS评分确定下一例给药剂量,若上一例患儿PSAS评分≥3分则下一例调高剂量;若上一例患儿PSAS评分<3分则下一例调低剂量,相邻剂量梯度0.1 mg/kg,直到出现7个转折点结束试验。采用Probit法计算艾司氯胺酮术前镇静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54例,L组26例,H组28例。L组和H组艾司氯胺酮用于患儿术前镇静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13(0.314~0.530) mg/kg和0.282(0.252~0.318) mg/kg。与L组比较,H组ED50降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用于1岁≤年龄<4岁患儿术前镇静的ED500.413 mg/kg,用于4岁≤年龄<6岁患儿ED500.282 mg/kg,随年龄增大艾司氯胺酮术前镇静效力增强。

  • 标签: 氯胺酮 儿童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清醒镇静 手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人群重要的致盲眼病,其中干性AM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嘌呤能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环境中,具有信号传导与神经调节的作用,其可诱导视网膜细胞死亡,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参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视网膜水肿等病理反应,参与干性AMD的发展过程。本文就嘌呤能信号通路组成分子在RPE、光感受器等多种视网膜细胞的死亡、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调节、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干性AMD损伤机制的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斑变性 嘌呤能受体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发病年龄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开滦集团公司在职、离退休职工研究对象,排除基线已确诊的NAFLD、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长期大量饮酒史,最终43 317例纳入队列。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组(<30岁1组,30~39岁2组,40~49岁3组,50~59岁4组,≥60岁5组),比较各组NAFLD人群与非脂肪肝人群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密度,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AFLD不同发病年龄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脂肪肝人群相比NAFLD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均明显增高,不同年龄分组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6.45%、6.88%、9.94%、10.83%、11.43%,各年龄组发病密度分别是9.21/千人年、11.10/千人年、16.17/千人年、18.72/千人年、22.13/千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各年龄组发生糖尿病的HR(95%CI)分别为3.992(1.897,8.400)、2.321(1.589,3.392)、2.041(1.667,2.500)、2.007(1.708,2.360)、1.908(1.570,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发NAFLD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暴露得越早与同年龄相比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越大。年龄越轻发生NAFLD更应重视和积极治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年龄 糖尿病 研究队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美国高龄父亲对孕产妇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设计引用国家生命统计系统公布的数据,采用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背景美国。人群研究对象2007—2016年记录在案的40 529 905名活产婴儿及其父母亲。父亲年龄按10年间隔分组:<25、25~34、35~44、45~54和55岁及以上。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的婴儿围产期指标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出生5分钟时的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情况、产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情况和癫痫发作情况。主要的孕产妇指标包括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情况。次要指标是可预防的围产期事件的数量。结果父亲年龄越大,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高。校正母亲年龄后,父亲年龄在45岁或以上的婴儿早产的概率比父亲年龄25~34岁的婴儿高出14%(比值比为1.14,95%可信区间1.13~1.15),并且新生儿癫痫发作概率高出18%(比值比为1.18,95%可信区间0.97~1.44),但与胎龄无关。年龄最大组的父亲,其妻子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概率较对照组高出34%(比值比为1.34,95%可信区间1.29~1.38)。据估算,13.2%(95%可信区间12.5%~13.9%)的婴儿早产和18.2%(95%可信区间17.5%~18.9%)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可归因于父亲的高龄。结论父亲年龄过高对母亲和后代都有不利影响。由于美国高龄父亲的占比率相对较低,目前基于人口水平的影响不大。然而,在过去一代人中,美国父辈的年龄已经翻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父亲年龄对出生结局和公共健康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体重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参考指标,对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住院患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其临床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的472例HSCR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6例,女86例,中位年龄10个月,年龄范围0~120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6版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参考计算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WAZ<-2定义中重度营养不良。评估HSCR患儿的整体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发病年龄、不同HSCR临床分型及是否接受保守治疗患儿的营养风险差异。结果HSCR患儿总体WAZ(-0.81±1.56),中重度营养不良占18.2%(86/472)。按照诊断时的年龄分组,将患儿分为≤6个月、6个月<年龄≤12个月、12个月<年龄≤24个月、24个月<年龄≤60个月、>60个月这5组,每组患儿体重中位数分别为6.0 kg、8.0 kg、10.0 kg、13.7 kg和21.7 kg;WAZ分别为(-0.68±1.47)、(-0.70±1.45)、(-0.92±1.67)、(-1.15±1.79)及(-1.29±1.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不同临床分型即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和全结肠型患儿的WAZ分别为(-0.62±1.53)、(-0.81±1.47)、(-1.06±1.75)及(-2.20±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和未接受保守治疗的患儿,WAZ、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AZ与术后肠炎是否发生呈显著性弱相关性(r=0.21,P=0.001)。结论HSCR患儿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风险,HSCR临床分型是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中重度营养不良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显著因素,年龄别体重Z评分可以作为简便易行的筛查工具,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应进行营养评估并给予适当和及时的营养干预。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护理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不同年龄给予护理,观察躁动情况,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观察组(1-3岁)患儿入室后15min,30min,1h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岁)患儿,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日间手术管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间设置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此期间共有5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将这些患者抽签分成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声带息肉日间手术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得出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声带息肉日间手术管理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快速康复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全球最新癌症发病率,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分别位于第一位和第九位。因为乳腺与甲状腺同时受到下丘脑-垂体-腺体轴调控,并且研究表明乳腺癌和甲状腺癌互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肿瘤。但其中一种疾病对另一种疾病的发展的潜在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两者癌症之间的内在机制来预防和治疗另外一种癌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在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内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将(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者并检测出结果高尿酸血症者80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尿酸结果正常者对照组。统计两组中脂肪肝患者所占比例,进行尿酸结果的分析。结果:在研究组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544例,占比68.00%;而在对照组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128例,占比16.00%,(X2=444.007,P

  • 标签: 体检人群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水平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14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针接种的适合年龄。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3 118例儿童的资料,年龄0~14岁,男1 702例,女1 416例,男女比例1.20∶1.00。儿童按1岁间距分为15个组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滴度。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Anti-HBs阳性率,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乙肝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共调查3 118例儿童,Anti-HBs滴度及有效应答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不同组别之间Anti-HBs滴度及有效应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不同性别之间Anti-HBs滴度及有效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岁以上儿童Anti-HBs滴度中位数58.49 IU/L(0~1 001.00 IU/L),59.1%(1 477/2 497例)的3岁以上儿童处于无免疫应答及低免疫应答状态(即Anti-HBs滴度低于100 IU/L)。结论在规范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乙肝免疫保护效应逐年下降,3岁以上多数儿童保护效应不足,有必要对3岁以上的儿童开展乙肝疫苗的增强接种计划。

  • 标签: 乙肝疫苗 强化免疫 有效应答 低应答 乙肝表面抗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特征。方法:抽选2021年8月~2022年01月期间于本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3例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年龄差异分组,中年组(45~59岁)45例,老年组(60~85岁)48例,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预后信息后行临床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临床特征、预后治疗方案选择特征。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女性占比,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GDL-C均高于中年冠心病患者,且吸烟、饮酒率,入院后氯吡格雷用药率,血压正常率及TG水平均低于中年冠心病患者,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实施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血压、血脂调控状况,基础健康状况合理选择术前、术后治疗方案,并在一级、二级预防实施同时强调术后心血管不良预后干预质量。

  • 标签: 年龄因素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治疗伴无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46眼)黄斑变性患者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注药后3、6及12个月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PED高度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对比术前视力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BCMA、PED等视力改变情况与术前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PED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相比,其PED高度发生降低,无显著差异性,经检查发现,PED无消退迹象。结论 综上而言,AMD疾病的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方式一般注重于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但对改善无血管性PED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临床治疗PED疾病较为困难,在研究AMD中,其无血管性PED的发病机制极有可能会提升AMD,而当前最重要的则是对预测视力预后和探求更有新颖的针对性治疗方法,从根本上降低因AMD因素而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变性,黄斑,年龄相关性 脱离,上皮层,色素 阿柏西普,注射,玻璃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归纳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305例冠心病患者遵照其年龄划分成中青年组(年龄<60.00岁)170例和老年组(年龄≥60.00岁)135例,测算对比两组的男性患者比例计量指征、吸烟比例计量指征、饮酒比例计量指征、遗传病家族史比例计量指征、高血压疾病比例计量指征、糖尿病比例计量指征、高血脂比例计量指征、BMI指数计量指征、空腹血糖计量指征、TC计量指征、TG计量指征、HDL-C计量指征、LDL-C计量指征、Lp-PLA2计量指征,以及Gensini量表计量指征,测算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中青年组的男性患者比例计量指征、吸烟比例计量指征、饮酒比例计量指征、遗传病家族史比例计量指征,以及BMI指数计量指征高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的高血压疾病比例计量指征、糖尿病比例计量指征、HDL-C计量指征、Lp-PLA2计量指征,以及Gensini量表计量指征低于老年组(P<0.05)。吸烟因素、遗传病家族史因素、高血压疾病因素、糖尿病因素、高血脂疾病因素,以及HDL-C因素是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存在差异,能够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组织病变的临床因素具备多样性,值得引起关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临床特点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例,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男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5.42%低于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52.94%(P>0.05);0.4-1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40.00,2-3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6.36%,4-5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46.67%,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的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不同,治疗中需要结合小儿实际情况用药,确保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 小儿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25-55岁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员的心理状态,其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时间:2021年6月-12月,调查对象250名健康体检人群,使用我科室自行编制的《健康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予以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经过对健康体检人员的调查,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2.50±6.3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3.80±5.70)分,随着年龄的增加,SAS与SDS评分均呈现出升高趋势(P<0.05);进一步调查显示25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疑病心理的有39.20%、存在恐惧心理的有30.40%、对体检结果表示怀疑的有23.20%、存在浮躁心理的有41.60%。结论:25-55岁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心理问题随年龄增加而加重,针对健康体检者需要注重体检者全面的心理干预,减少心理异常状态对体检的影响。

  • 标签: 健康体检人群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问卷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