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产期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下肢静脉(DeepVein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00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围产期护理。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无人发生DVT,发生率为0%;对照组有5例产妇发生DVT,发生率为0.5%。对照组远远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DVT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围产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术后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效果。方法60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划分为各30例的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凝血功能情况,并观察两组术后下肢静脉、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3d的TT、APTT及Fib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肢静脉、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适合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梯度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科1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梯度压力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静脉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7例,实验组无下肢静脉的形成,其效果很明显。结论梯度压力泵对预防ICU患者下肢静脉的形成效果明显。

  • 标签: 梯度压力泵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中,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10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静脉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骨折 术后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的临床情况,旨在找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提升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主要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临床介入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血栓症状改善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和活动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来说,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做好提前进行疾病预防,之后进行对症治疗和介入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 并发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围产期护理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收治的剖宫产患者22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1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额中药。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全面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的下肢静脉拴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对每项症状分数进行累加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下肢静脉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每项症状分数统计结果也优于对照组,经检验后P<0.05,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围产期对剖宫产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下肢静脉发生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围产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总结股静脉置管后及形成静脉的护理要点,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是成功预防静脉形成的关键。

  • 标签: 股静脉穿刺 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及慢性创面并发下肢静脉的原因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各类严重烧伤及慢性难治创面并发的12例DVT的病因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例DVT患者经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后,均得到早期及时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重烧伤及慢性创面导致长期卧床患者需预防DVT,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避免DVT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关键词烧伤;难治创面;下肢静脉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衢江区人民医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2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1例均在治疗7~14天内出现下肢肿胀缓解、疼痛减轻、肤色改变等,其中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84,62%(11/1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能够有效的诊断静脉形成。静脉形成主要治疗方法为抗凝治疗,早期发现并治疗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把40例骨科术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0例,在这两组的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方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下肢静脉在两种护理方法之下的发生几率是否有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的概率为20.0%,干预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的概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在骨科术后产生下肢静脉的几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静脉形成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的优劣。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卧床治疗,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疼痛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疼痛评分即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5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卧床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早期下床活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快缓解疼痛,改善消肿程度,且不增加肺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动 卧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创伤大手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干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78例进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深静脉相关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肺栓塞、下肢肿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10.3%;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为5.2%,对照组为15.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护理能够降低静脉、肺栓塞以及下肢肿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骨创伤大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知识培训前后骨科护士对于预防术后患者下肢静脉形成(DVT)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问卷,调查我院的40名骨科护士在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知识培训前后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知识培训前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识得分、信念得分、行为得分均较低;不同职称、不同能级状态的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士在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知识培训前后在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信行方面有较大改变。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知识培训 行为状况 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占比61.54%(32/52),有效率为98.08(51/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17/44),79.55%(3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患者分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不同,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病例。结果由于全部病例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得当,所有患者出院时疼痛消失,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正常,经B超检查静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妇产科手术后鼓励并协助患者早翻身、早下床活动,能明显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预后良好。

  • 标签: 妇产科手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