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增强扫描对实质结核和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月开始,至2020年12月为止,选择在上述时间段内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实质结核的患者25例以及转移瘤患者25例,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或者是正是治疗前通过颅脑常规MRI扫描、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影像学检查,并对最终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实质结核以及转移瘤病灶你的DWI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以及MRS的Cho/NAA,并将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25例实质结核患者均表现为多发性,呈现出比较均匀的结节状强化状态比例为33.76%,表现出环形强化伴实性中心比例为58.01%,同时还有7.79%呈现出环形强化伴液体中心。25例转移瘤患者中表现为单发性为8例,为多发性的患者17例;表现为均匀结节状强化比例为4.22%,为不均匀斑片状强化的病灶组织8.45%,环形强化病灶组织比例为87.33%。实质结核rADC值及Cho/NAA均低于转移瘤(P<0.05)。结论:对于出现实质结核和转移瘤的患者通过磁共振增强的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较明显的显示出患者所出现的病灶组织的形态于大小,DWI以及ADC的最终值能够反映出上述两种疾病的病灶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情况,更加有利于临床进行的疾病诊断于鉴别。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实质结核 脑转移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新生心肺复苏培训效果,为培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1月,面向中国医科大学全体2021级新生开展心肺复苏实践教学,并于2022年1月采用分层等比例抽样选择1 1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专业学生对心肺复苏认知程度的差异和学生对操作各步骤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类特设专业、护理学类专业、其他医学类专业、非医学类专业分别有87.9%(362/412)、88.6%(147/166)、75.0%(123/164)、76.5%(176/230)、84.8%(123/145)的学生认为心肺复苏普及非常有必要,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01);对于心脏骤停的识别、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的操作方法,分别有80.5%(899/1 117)、71.9%(803/1 117)、95.2%(1 063/1 117)、86.9%(971/1 117)、89.5%(1 000/1 117)的学生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6.97,P<0.001);84.5%(944/1 117)的学生因为担心能力不足而影响对陌生人施救;67.1%(749/1 117)的学生希望接受紧急情况下决策与团队调动能力方面的培训。结论2021级新生普遍认同心肺复苏普及的必要性,但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但各步骤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建议加强医学院校新生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忽略每一个步骤。

  • 标签: 心肺复苏 实践技能 医学生 新生 认知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嘉定区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患者2015-2019年复苏后存活到院和存活出院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发生在本区由疾病因素导致的、急救人员实施复苏的成人(≥18岁)OHCA患者的资料。资料来源本中心电子病历、派遣系统记录(录音)、急救医生的纸质记录和医院内就医记录。患者(旁观者)的基本资料、急救程序和复苏结果参照Utstein模式进行分组,并按年度描述。时间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存活到院和存活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5例OHCA患者纳入标准,存活入院率为4.14%,从2015年的1.87%上升到2019年的7.31%(P=0.009)。出院存活率为1.23%,从2015年的0.37%增加到2019年的3.32%(P=0.003)。存活出院患者中神经功能分类(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 CPC)为良好(CPC1/ CPC2)的构成比没有时间趋势的变化(P=0.339)。医生/调度员总体电话识别率12.87%,识别率从2015年的7.49%提高到2019年的19.27%(P<0.01)。旁观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比例为17.39%,从2015年的9.36%上升到2019年的25.19%(P=0.000)。可除颤心律(室颤/无脉性室速)的比例为4.06%,该构成比没有时间趋势的改变(P=0.323)。没有发现旁观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病例,急救反应时间为(15.45±8.71)min,从2015年的(15.10±8.12)min缩短至2019年的(13.41±6.47)min(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患者(OR=0.315, 95% CI: 0.168~0.519, P=0.000)、不可除颤心律(OR=0.096, 95% CI: 0.043~0.012, P=0.000)和发生在公共场所(OR=2.411, 95% CI: 1.302~4.463, P=0.005)是院前存活到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男性患者(OR= 0.247, 95% CI: 0.070~0.866, P=0.029)、不可除颤心律(OR= 0.072, 95% CI: 0.016~0.318, P=0.001)、没有使用肾上腺素(OR=5.953, 95% CI: 1.222~29.012, P=0.005)和机械按压(OR=10.836, 95% CI: 1.361~86.309, P= 0.024)是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5年间OHCA患者的存活率有趋势性的改善,主要是由电话识别率的提高、旁观者CPR率增加和急救反应时间缩短等一系列OHCA生存链构建的累积结果,然而,总体存活率仍然较低,今后的重点应提高旁观者CPR质量,加快AED的布局,并鼓励旁观者使用,以进一步改善OHCA患者预后。

  • 标签: 院外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结果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实施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术的不孕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对相应的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护理的患者102名,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管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效果,探讨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观察组护患矛盾及纠纷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两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临床冷冻胚胎复苏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等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术 不孕 安全隐患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诊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74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和参照两组,观察组行急诊护理干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数据展开记录,便于后续分析和讨论。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66例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留室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较高(P<0.05)。结论: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综合护理干预下,可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意义深远。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危重症患者行心肺复苏后予以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参加研究患者共60名,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利用急诊就诊号随机分组,每组平均30人,即观察组(急诊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病人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压和心率)指标经过急诊护理后,均大幅提升,对比显示P<0.05。结论:急诊护理方法与传统护理手段相比,优势性更加突出,适合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积极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患者康复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肺复苏或患者康复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4例心肺复苏患者84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取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中后,总有效率达到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10%,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2.38%,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1.90%,且数据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接受医疗救治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生命健康的恢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可以推广到更大范围内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 康复效果 研究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肺复苏(CPR)患者的影响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0例,使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及实验组(40例) ,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劲进行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护 理后在住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心肺复苏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共50例,研究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同时从不良反应来看,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率为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4%。两相指标差异显著。在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没有明显差异,护理后虽然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上升更为显著。同时采取急诊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具备临床有效性。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进行心肺复苏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6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到院进行治疗的心脏复苏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康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心脏复苏后患者来说,在实现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注重做好康复过程中的护理,采取急诊干预模式,在整体的护理过程中体现出急诊干预的价值和作用,这样可以体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其康复效果显著改善。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肺癌并发梗突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相关护理经验。对于此类患者,在救治及护理期间,通过准确充分的病情监测,实施精细化的护理可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赢得时机。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癌 脑梗 急性心包填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P(标准作业流程)对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研究对象:低年资护士;研究总数:7692例;分组方式:随机信封法;组别:参照组、观察组;组别例数:各3846例;培训方式:常规培训、SOP培训;比较项目:心肺复苏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判断意识、判断呼吸、判断心跳脉搏、呼救、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定位、按压方法)、清理呼吸道、打开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按压定位、按压方法、效果判断、抢救意识、总分等项目方面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患者,其中时间约为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患者数量为41例。结果:本次研究41例患者中共有失败患者18例,失败率为43.90%。结果表明在失败组院外心脏骤停点、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常规复苏至体外膜肺氧合创建完成时间均高于成功组,P(

  • 标签: 心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跳骤停患者运用心肺复苏的急救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某院进行急救的18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急救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急救措施。观察和比较复苏和急救效果(成功抢救率、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通气建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为25.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观察其康复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将82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急诊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普通组和急诊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中,普通组总发生率为11(例)26.82%,急诊组为3(例)7.31%,(x2=18.317,p=0.013),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医院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和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病人预后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也是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有可能诱发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保护性液体复苏包括控制性液体复苏和经结肠液体复苏,二者结合形成的保护性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处理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细节和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保护性液体复苏策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