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88%<25.53%,χ2=4.221)以及护理后的神经缺损程度(NHISS)评分[(13.04±1.28)分<(16.19±1.44)分,t=9.53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时间[(10.71±1.93)d<(14.05±2.07)d,t=6.881]和住院时间[(14.79±2.04)d<(18.83±3.16)d,t=4.301]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68.43±6.03)>(62.29±6.27)分,t=4.11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开展重症颅脑损伤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快速、良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纳的6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检查,分析2组检查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 MR、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7%、83.33%,MR准确率明显高于CT(P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急性膝关节损伤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12 月时段内收治的 58 例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 n=29 )和综合组( n=29 )。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疗法,综合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综合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较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对照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明显低于综合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者,中医综合疗法既可增强治疗效果,还可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呈现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急性肾损伤行 CRRT 治疗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的病例为在我院进行 CRRT 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 48 例,参照抽签法分组,甲组与乙组均为 24 例,护理模式各为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 2 组护理效果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甲组治愈率、死亡率与乙组间行比较,组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急性肾损伤行 CRRT 治疗中 应用整体护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TR 急性肾损伤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对其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研究进行时间段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病例从我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共选取80例患者,按照患者进行护理的差异来分组,可分为观察组与比对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对组进行常5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 皮肤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分析对由 胺碘酮外渗所造成的起静脉及组织损伤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出现 胺碘酮外渗 的心律失常患者 , 共 5 例 。观察患者表现出的局部特点,并探讨对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方式 。结果 患者的首发症状通常为滴入速度减慢 , 发生的主要时间在患者持续用药超过 24 小时后以及 48 小时之间。 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导致患者出现 胺碘酮外渗的主要原因就是持续滴入或者泵入胺碘酮药物,造成患者的血管壁通透性改变。所以,就需要尽可能的对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给药 , 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出现胺碘酮外渗的问题。

  • 标签: 静脉炎 胺碘酮外渗 组织损伤 护理干预 病情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简称 SCI )去骨瓣减压术(简称 DC )中的应用。 方法:研究主体的入院时间是 2016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共计 SCI 行 DC 治疗患者 88 例,参照随机法分 A 组(例数是 44 )和 B 组(例数是 44 )。前者选用优质护理,后者选用常规。对比内容是护理效果。 结果: 以上组别经 并发症率 对比后差异极为显著,示为 P < 0.05 。经护理满意度对比后同为 P < 0.05 。 结论: 为 SCI 行 DC 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急诊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9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满意评分、足跟压力性损伤(皮肤破损、皮肤糜烂以及皮肤发红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早期干预 预防足跟压力性损伤 老年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 在颅脑外伤后,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认知功能障碍,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同样也不利于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所以,科学评估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并采取必要的康复治疗措施十分关键。基于此,文章将重点阐述与其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评估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市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DILI报告进行收集,共计216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DILI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DILI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40岁的中老年人发生居多(70.37%)。导致DILI的前三种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36.79%)、治疗精神障碍药(16.98%)和心血管系统药(16.35%)。发生DILI的时间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异,多在8周内,最快在用药后6d,最慢在用药后7个月余。经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结论:中草药及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和保健品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回顾性研究 药物种类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骨盆骨折患者 急诊护理中运用 损伤控制理论的价值 。 方法: 取 2017.10~2019.01 接收 70 例 骨盆骨折患者 研究 以 随机法 分为 2 组, 对照组 ( n=35 全面处理理论) ,试验组 ( n=35 损伤控制理论护理 )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 。 结果 : 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 试验组( 11.43% ) 较对照组( 31.43 % )低 , P <0.05 。 预后效果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骨盆骨折患者 急诊护理中运用 损伤控制理论对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

  • 标签: 急诊护理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70例,以盲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统计2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急性颅脑损伤检出33例,准确率为94.29%,略高于对照组的68.75%(P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CT检查 核磁共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为手术患者展开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原则完成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程序化护理,各组有50例。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压力性损伤情况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提供程序化护理对于降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缓解术后疼痛有良好成效。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 ~2018 年 5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 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采取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50例)采取膝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表现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表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盘状半月板损伤采取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并发症更少,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镜手术 盘状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总结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 方法: 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8 年 12 月选取我院接受 神经外科治疗的 患者 88 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 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 总结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数据优势,数据差异明显,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 讨论: 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明显,可以更好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看股份效率,强化护理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神经外科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交接班工作在预防高危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 2016年符合 Branden评分法的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 609例及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 523例加强了各环节的交接班工作,并对 2015年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痊愈率两组进行 U检验。结果  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2015年,而压力性损伤痊愈率高于前一年 (均P <0.05)。结论  加强交接工作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交接工作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就骨关节损伤患者以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40例,于本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所接诊,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展开螺旋 CT三维重建检查以及常规 X线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结合对比可以发现,与 X线诊断技术相比,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准确率更高,且影像更为清晰,可促使患者尽快得到确诊。结论 针对骨关节损伤患者按照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提升临床诊断效率。

  • 标签: 螺旋 CT三维重建 骨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性为97.15%,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采用 CT 与 MRI 两种诊断方式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临床探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检查基础。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并了解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 60 例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CT 检查措施,观察组则为 MRI 检测,分析检出率。 结果: 从 检查 上看,观察组 的关节软骨的检出准确率 为 96.8% ,对照组为 87.1%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膝半月板的检查上,也以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为 96.6% ,对照组则为 86.2% ,由此,我们认为 MRI 检查成果更为准确。 结论: 采用 CT 与 MRI 诊断策略能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鉴别,帮助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并可以通过影像学数据规划治疗方案,对早日开展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膝半月板 关节软骨损伤 CT诊断 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