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育中的情境模拟教学应用效果,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对眉山卫生职业学校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应用情境模拟,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果:试验组能力比对照组能力强非常多(P<0.001)。 结论:情境模拟教学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 标签: 情境教学 基础护理 实训课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构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医院2020年6月-2021年2月收入医学生5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LBL教学)和实验组(PBL+LBL教学)两组,对比教学结果。结果:对比综合学习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24例(96.00%),对照组综合满意19例(76.00%),(p<0.05)。对比考核良优率:实验组良优率25例(100.00%),对照组良优率21例(84.00%),(p<0.05)。结论:PBL+LBL教学可提升儿科医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综合学习的满意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PBL LBL 教学模式 儿科临床教学中
  • 简介:【摘要】医学教育中,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医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过往单一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背景下,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自内科学教学要求角度入手,分析现阶段的西医内科学教学现状,自线上及线下两个方面完成任务驱动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内科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C组与观察J组,每组各46例。对照C组采用常规跟诊护理,观察J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与确诊时间可知,观察J组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C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型主动买夹层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候诊与确诊时间,为患者治疗赢得更多有效时间,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A型主动脉夹层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价值,为剖宫产麻醉、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8月 -2018年 10月期间产科的 9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的实验 1组(常规护理)、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实验 2组(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对比 2组剖宫产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组间术后 6h恶心呕吐发生率情况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明显,而腰麻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高,除麻醉用药外,还可能与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有关。

  • 标签: 腰麻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胃肠功能影响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缓解效果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腰椎爆裂性骨折的100例患者,明确对比条件,以奇偶分组法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中文测量表)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1个月进行检测,观察病人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入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发现,经过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消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对比发现,经过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在提升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腰椎爆裂性骨折 心理健康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药理学是医学教学中重要的核心课程,根据医学临床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医学、药学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药理教学模式标准,分析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升。以“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标准,注重药学理念的多思维分析,结合案例、慕课、微课等模式,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案分配,注重多应用元素下的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结合互动学习标准,实现主动教学,创建良好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质量水平。

  • 标签: 多元化互动式 药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基于工作过程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将实施传统教学法的46名学生作为常规组,将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混合式教学法的4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观察并分析两组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氛围、学习知觉、知识培养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以及素质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之外,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与积极应用。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工作过程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护生 60名,随机分为 2组,各 30名。研究组采取点拨教学法,参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满意率。结果:在考核成绩方面,两组病历书写、专科操作、专科理论等得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在满意率调查方面,研究组总体为 96.67%,参照组总体为 80.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护生考核成绩,且护生普遍满意,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教学 点拔教学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肿瘤护理教学的4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名护理实习生,安排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组20名护理实习生,安排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在护理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护理技能评分差异。结果 对照组无论是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还是综合护理技能评分和研究组比较,均显著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应用价值,效果确切,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考核成绩,而且还更有利于提高其综合护理技能。

  • 标签: 健康教育 肿瘤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考核成绩 综合护理技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提高住培学员在产科超声诊断水平,我科通过基于 PACS的 PBL教学方法,充分利用 PACS中大量超声图像,加强学员对产科超声的诊断能力,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PACS PBL教学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产科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精神病学实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的初步构建建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校2016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析实验组者和对照组学生患者的经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干预下,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两组学生学习依从性率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学生存在学习问题(8.89%),低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综上所述,精神病学实习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教师可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质量。

  • 标签: 精神病学 实习课堂教学质量 调查问卷 初步构建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肿瘤内科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教学效果、临床教学质量满意率进行探寻。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肿瘤内科临床实习生共88例,实习时间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教学①组(44例)方案:实施传统临床教学教学②组(44例)方案: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临床教学。对考试成绩得分、临床教学满意率进行统计。结果:教学②组考试成绩得分(93.15±2.13)分、临床教学满意率97.73%,相比教学①组的相比教学①组的(85.16±1.68)分、81.82%而言均更高(p<0.05)。结论:肿瘤内科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更好,有利于实习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更佳。

  • 标签: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模式 肿瘤内科 临床教学 教学质量 临床教学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医学与四部教学法相结合在本科中医急症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专业的本科生选择骨科和妇科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骨伤方向为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四部分教学方法。妇科方向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的结束,使用理论和实践技能来研究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收集学生调查问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四部教学法 中医急症本科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目前已在医学教育中普及,研究表明,该教学法与传统LBL教学法相比,在激发护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上更具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PBL教学广泛开展,我国在20世纪末期开始尝试并于2012年将临床医学PBL教学纳入“十二五”规划教材。但在PBL教学实践中,单纯采用PBL教学容易导致护生出现抵触情绪,学习效率欠佳。近年来,思维工具的发展普及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方向。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将各层级关系连接的思维工具,帮助人们记忆和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的记忆和分析过程生动形象,将该工具运用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BL的不足之处。

  • 标签: PBL教学法 思维导图 手术室护理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采用PBL与CBL联合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同期在消化内科实习的带教实习生,人数共计80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比较效果。对于常规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研究组采用PBL与CBL联合教学,比较满意度。结果:常规组和试验组中,其中试验组中带教知识、带教能力、带教品德、带教服务评分分别为85.44±2.10、84.63±2.14、85.09±2.56、90.45±1.34分,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效果较优。通过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带教后满意度评分为98.22±1.34,常规组实习护生满意度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具有一定差异,评分为76.24±1.56,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采用PBL与CBL联合教学,整体评分较优,除此之外教学满意度较高,经比较,效果较好。

  • 标签: 消化内科 带教专业学生 效能团体辅导 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