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血管支架术手术成功率、术后即刻效果、术后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远期再狭窄率.方法观察我院1997年4月至2002年3月所纳入的290例小血管支架患者的299支血管304处病变共316个小血管支架(支架直径<3.0mm)术后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即刻效果,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远期再狭窄率.随访1个月至4年,其中12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复查.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支架全部顺利置入.血管狭窄率由89%±12%改善至术后的5%±5%(直径法),术后1个月随访202例(69.7%),存活197例,5例于术后3h~7d死亡.2例死于术后持续低血压,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2例猝死.180例随访5个月至4年,无事件存活率(NES)73.3%(132/180).其中12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39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30.3%),37例二次行PCI,2例行CABG,再狭窄患者中2例二次PCI后再次发作心绞痛,经冠脉造影证实再次再狭窄1例行第3次PTCA,1例行CABG.1例患者术后2年死于心衰,1例术后3年再发急性心肌梗死(为支架术相关动脉).结论小血管支架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即刻效果好,术后主要不良事件率(死亡、AMI及TLR)未增高,术后远期无事件存活率较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支架术稍高.

  • 标签: 小血管支架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再狭窄 心血管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对15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有口组72例,无口组84例。分析两组梗死范围、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有口组多部位梗死,心肌酶峰值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无口组。有口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无口组。结论IP的作用表现在限制梗死范围的扩展,维护梗死后心功能。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烟雾(moyamoya)病又称为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该病脑血管造影的特点不仅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而且双侧脑底可见程度不同的异常网状血管.有时一些主要的脑动脉也会出现不显影的情况,如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甚至包括大脑后动脉(PCA).国际医学界40多年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烟雾病的研究结果.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诊断烟雾病已不再困难.

  • 标签: 烟雾病 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 血管造影 脑血流 脑代谢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完整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吸烟史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戒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作史与严重低血糖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吸烟史、有低血糖发作史以及严重低血糖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该积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护理 老年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CRTD植入治疗,从而分析研究CRTD对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病例12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均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反复治疗后疗效不佳,并伴致死性心律失常,符合CRTD植入适应征,植入CRTD。结果所有患者植入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43个月。所有患者同时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与术前相同的最佳药物治疗心衰,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从术前Ⅲ-Ⅳ级改善为术后Ⅰ-Ⅲ级;运动耐量、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LVEDD较术前有所减少。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结论CRTD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并且可以通过预防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减少死亡率。

  • 标签: 致死性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指南 患者 恶性心律失常 植入手术
  • 简介:对新生儿心血管监护系统的加强,新生儿心律失常的报道日益增多。它有自身特点,与年长儿不同。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经体检及心电图检查确诊的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不包括窦速和窦律不齐)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新生儿 临床分析 心电图检查 监护系统 总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病人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像分析、贫血三项检查。结果缺铁性贫血29例、脾功能亢进25例、巨幼细胞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

  • 标签: 肝硬化 血细胞减少 病因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体外循环
  • 简介:黄宛教授1918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嘉兴。193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协和医学院,从此走向了学医的道路。协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严格求实的学风以及注重能力与实效的严师,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1947年10月,已获得医学博士的黄宛又以总分第1名的成绩在美国罗切斯特医学院及迈克瑞斯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大型图书馆、实验室设施先进齐全,学习环境优美。他研究的领域是内科学,主要是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还初步了解了心导管技术及血氧含量测定技术。他天天如饥似渴地学习到深夜,凌晨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精神,很快成为医学

  • 标签: 心电图学 黄宛 医学工作者 中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醒脑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1.38%比75.86%,P=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醒脑静组MMP-2[(84.27±15.35)ng/L比(77.51±13.47)ng/L]、MMP-9[(109.24±26.51)ng/L比(97.52±28.16)ng/L]及sTRAIL[(80.17±14.63)ng/L比(72.65±10.56)ng/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MMP等活性物质水平,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放射损伤正常的肺组织引起,症状严重者可能造成大范围肺组织纤维化,出现呼衰、肺心病等严重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和控制放射性肺炎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放射性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评述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采用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以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实验组中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血栓心脉宁,并且4片/1d,3次/1d。两组心绞痛患者均治疗10周。并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心绞痛患者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例),其中显效患者36例,有效患者2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6%(45例),其中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16例,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增加血栓心脉宁能够有效的治疗心绞痛患者,并且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要好。

  • 标签: 血栓心脉宁 心绞痛 抗心绞痛
  • 简介: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由于猝死事件发生急骤,猝死前病情大多较稳定又缺少预兆,难以预测,故一旦发生幸存机会极低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等,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回顾性分析总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8年来我院住院确诊的2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例),中年组和青年组(各7例).结果:病因:青年组多由马凡氏征引起(3/7);老年组多由高血压所致(5/6),且以DebakeyⅢ形居多(5/6),误诊也多(4/6).结论:高血压是老年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治老年主动脉夹层很重要.

  • 标签: 主动脉瘤 老年人 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DEBAKEY
  • 简介: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心衰多由心肌病变或机械性循环障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不足所致.如心脏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即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而慢性原发性必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积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从而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的代偿期和失代偿大多有各器官慢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病 临床意义 基础治疗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脏负荷过重
  • 简介:严重高钾血症临床并不罕见,当血清钾浓度大于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明显增宽,心电图上无P波规则节律的窦室传导。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室停搏及心室颤动。现将近年收治的15例严重高钾血症伴窦室传导作一临床分析。

  • 标签: 高钾血症 窦室传导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针灸与穿弹力袜联合口服米多君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针灸穴位,主穴:百会、内关(双)、足三里(双),配穴:脾俞(双)、肾俞(双)、心俞(双)等。对照组予穿统一品牌的医用弹力袜,每日至少6h,每日清晨口服盐酸米多君片2.5mg,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61%(38/4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41%(26/4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卧立位血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体位性低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标签: 针灸 体位性低血压 弹力袜 米多君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AMI患者年龄≥70岁的被确定为AMI高龄组,共134例;<70岁的为AMI对照组,共152例.通过对首发症状、心电图改变、主要并发症和病死率、病死原因分析,总结出高龄老人AMI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AMI组和AMI对照组比较,典型心前区疼痛发生率(53.7%)显著减少(P<0.01),无Q波梗塞和心肌再梗塞显著增加,而右室梗塞显著减少(P均<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多(P<0.01),特别心是律失常和心力衰竭(P<0.01),心源性休克亦明显增多(P<0.05);死亡率(31.3%)较AMI对照组(10.5%)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龄老人AMI心前区疼痛症状多不典型,无Q波梗塞和心肌再梗塞发生率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并为常见死亡原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特点 高龄老人 心肌再梗塞 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血液中CRP水平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探讨CRP在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某院2003-2008年间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含量,并分析CRP水平与各相关疾病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CRP值为8.24±1.85,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CRP值为40.15±8.77,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患者CRP值为11.68±3.04,代谢综合征(MS)患者CRP值为2.88±1.06,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者CRP值为12.88±7.46,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CRP值为轻度中毒3.87±0.34,中度中毒0.92±2.01,重度中毒27.45±10.48。结论各类型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的CRP值均较相对应的对照组CRP值有所升高。该值可作为早期判断上述各类疾病发生的指标,为预防上述类疾病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液 生化指标 CRP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