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急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腹膜对小分子物质转运变化,以及急性腹膜炎对患者血清白蛋白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3月期间因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住院22例CAPD患者(男12例,女10例)进行研究,收集腹膜炎发生后第1、3、6、9、12天腹透液标本,分别检测血腹透液常规及肌酐、糖、白蛋白、Na^+、K^+。同时记录每天腹透超滤量,并查看患者腹膜炎发生前最后一次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腹膜炎发生前2周每日超滤量并计算其均值,分别作为腹膜炎发生后腹膜对肌酐转运及腹膜超滤情况基线对照组。腹膜溶质转运计算通过同一时间点该溶质腹透液与血浆比值(D/P)测得。结果:与腹膜炎发生前腹透超滤量相比,腹膜炎发生后第1、3天超滤量明显减少,呈负超滤(P〈0.01);腹膜炎发生后各时间点肌酐D/P值均较腹膜炎发生前肌酐D/P值明显升高(P〈0.05);腹膜炎发生后第3、6、9、12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腹膜炎发生第1天(P〈0.05)。结论:CAPD合并急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降低,尤以腹膜炎早期更明显;急性腹膜炎导致腹膜对肌酐转运增加及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

  • 标签: 腹膜炎 超滤 溶质转运 肌肝 白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mRNA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泄浊方组(中药组)、氯沙坦组(西药组)通络泄浊方+氯沙坦组(中西药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NephrinPodocin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中西药组NephrinPodocinmRNA水平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1)。结论:通络泄浊方通过促进DN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mRNA表达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通络泄浊方 NEPHRIN PODOCIN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瘤(IPB)发病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IPB临床资料.2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患者术后生存良好,20例获得随访3个月~12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IPB一种少见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标准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IPB 病理检查
  • 简介:目的评估DAP肾肿瘤评分系统可信度可重复性。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5年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11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由5名泌尿外科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采用DAP系统独立进行评分,其中2名住院医师间隔3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分别应用KappaKendalltau-b分析法评估同一评分者2名评分者间DAP各参数及总分一致性,ICC检验分析不同资历医师一致性。结果同一评分者DAP各参数及总分Kappa值分别为0.889、0.817、0.787、0.6930.897、0.834、0.830、0.708。2名评分者之间DAP各参数及总分Ken—dalltau—b值分别为0.896、0.832、0.847、0.832。Bland—Altman图显示,D、A、P参数均有超过90%位点在95%置信区间参考线内。高年资医师间评分一致性较低年资医师高。结论DAP肾肿瘤评分系统在同一评分者及不同评分者间一致性好,具有良好可信度可重复性。

  • 标签: 肾肿瘤 DAP评分 一致性
  • 简介:尽管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禁忌与硝酸甘油(NTG)合用,有些近期应用了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患者,可能还是需要静脉应用硝酸甘油(NTG)治疗。ParkerJD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CritCareMed,2007,35(8):1863-1868],以确定近期服用西地那非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静脉应用NTG,及何种剂量为安全剂量。研究于加拿大、苏格兰、美国四个临床中心进行,共入选34例年龄35岁及以上男性患者,患者有胸前区疼痛及冠脉病变病史(至少一支动脉〉50%狭窄),

  • 标签: 硝酸甘油 西地那非 后静脉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安全性 安全剂量
  • 简介:勃起功能障碍(ED)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GiulianoF等人进行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了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脊髓损伤所致ED有效性及安全性[AnnNeurol,1999,46(1):15-21]。共178位患者入选,平均年龄38岁。首先,患者在性活动.前1小时随机接受安慰剂或西地那非治疗,持续6周。然后2周清除期,随后患者更换治疗6周。

  • 标签: 脊髓损伤 西地那非 安全性 治疗 ED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调节性T细胞(CD4^+CD127^-Treg)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13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组)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尿毒症组肾移植组CD4^+细胞中CD4^+CD127^-Treg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肾移植组CD4^+CD25^+CD127^-Treg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反应性增强。

  • 标签: 尿毒症 肾移植 CD4^+CD127^-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本文分析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脊髓发育不良隐性骶椎裂患者尿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反射性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两大类。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结果与脊髓损伤平面无相关性。膀胱颈口开放患者尿道闭合压力显著低于膀胱颈口闭合患者(P<0.01)。膀胱排尿期压力升高与上尿路损害有明显关系,当膀胱排尿期压力超过3.92kPa(40cmH2O)时就可造成上尿路损害。

  • 标签: 脊髓发育不良 隐性骶椎裂 尿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ndadenovirusreceptor,CAR)在多种人膀胱癌细胞中表达情况,初步讨论E-cadherin与CAR在人膀胱癌细胞中表达意义及两者间关联。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人膀胱癌细胞中E—cadherinCAR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CAR在RT4、5637细胞中表达较高,在253J细胞中表达较低;E—cadherin在J82、T24细胞中不表达,CAR在J82细胞中微弱表达,在T24中不表达。结论E-cadherinCAR在人膀胱癌细胞中表达趋势一致,两者可能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过程。

  • 标签: 膀胱癌 上皮型钙黏素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侵袭转移
  • 简介:原发性尿道癌治疗选择效果尚无定论,本文目的根据大样本群体研究判断其存活参数。德国、美国、埃及、捷克瑞士5国9个中心协作,1993年至2012年共诊断原发性尿道癌126例,男82例,女44例,单元多元分析评估其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时间中位数2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48个月。确定治疗时年龄中位数63岁,四分位数间距53-74岁。

  • 标签: 国际协作 尿道癌 原发性 预后因素 治疗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可控回肠贮尿囊需要定期进行灌注冲洗,以降低菌尿及尿路感染发生率,通常我们都采用无菌溶液进行灌注冲洗。23名患者参与了此项前瞻性单中心双组交叉随机实验研究。在两阶段各90d研究时间中,2组患者先后运用无菌0.9%NaCl溶液饮用水通过间歇性导尿方式对可控回肠贮尿囊进行灌注冲洗。在每日灌注冲洗后都会进行亚硝酸盐尿试纸测试,每月进行尿培养患者自身感觉检测并记录每项花费。

  • 标签: 回肠贮尿囊 灌注冲洗 无菌溶液 饮用水 可控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生血宁与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依据PICOS原则通过电子检索人工检索综合检索公开发表及未公开发表中文或英文相关生血宁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电子数据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ThecochraneLibrary、Springer;人工检索《中华肾脏病学杂志》、《中西结合肾脏病学杂志》、《中医杂志》、《中西结合杂志》及《中西结合学报》。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11月。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人5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口服生血宁组(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升高水平较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组(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WMD=13.14,95%CI(7.74,18.54),P〈0.000013;②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WMD=8.32,95%CI(2.21,14.42),P〈0.0001];③观察组患者转铁饱和度升高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WMD=22.35,95%CI(63.64,181.06),P〈0.000013;④不良反应: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3.37%;Meta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9,95%CI(0.03,0.25),P〈0.0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血宁不仅可以有效升高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转铁饱和度,同时不良反应少,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增加相关终点指标/透析患者病死率、非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时间等研究。

  • 标签: 贫血 生血宁 META分析
  • 简介: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于1950年开始应用于免疫介导性肾病治疗,由于它具有其他药物无法取代、强大抑制免疫及抗炎症效应,所以半个多世纪已过去,它价值却丝毫未减,至今活跃在治疗肾病前沿。但是,激素同时又有广泛副作用,如果不规范用药,有时它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如重症感染,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肾病治疗 消化道溃疡穿孔 个体 严重不良反应 免疫介导性
  • 简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前列腺癌终末阶段。如果CRPC患者出现转移,预期生存时间仅为2~3年。如果合并转移症状,患者预期存活时间仅为1~2年。CRPC公认为前列腺癌治疗领域非常棘手阶段,其诊断治疗亟待规范。在2013年度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年会期间,学会组织了“CRPC规范治疗暠专家讨论。讨论目的期望泌尿外科医生参照最新指南及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规范CRPC诊疗。参与讨论专家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谢立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贺大林,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李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伟。该讨论由北京协和医院李汉忠、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东文主持。现将讨论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规范化治疗 前列腺癌 抵抗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去势 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IgA肾病最常见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重要原因之一。IgA肾病是以多聚体IgA1(polymerideIgA1,pIgA1)为主,包括其他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并引起肾小球损伤为特点肾小球肾炎。IgA1IgA一个亚群,其结构特点具有高度糖基,表现在铰链区同时存在N-连接O-连接糖链。目前,对于IgA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近年来,IgA1分子异常糖基结构在IgA肾病中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故本文就异常糖基IgA1在IgA肾病中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低糖基化IgA1 IGA肾病 肾小球系膜区 肾小球肾炎 终末期肾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肾间质纤维(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是以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聚集增多、伴肾小管萎缩扩张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为特点病理变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病理表现,肾功能改变最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肾间质纤维发病机制,探索有效防治措施,对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周细胞在肾间质纤维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本文就周细胞与RIF关系加以综述,简述其参与RIF可能机制以及对于临床治疗潜在意义。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 周细胞 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肾衰竭 肾小管萎缩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改善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纤维以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治疗组术前3d予20mg·kg-1·d-1辛伐他汀生理盐水混悬液3mL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成模后7d处死各组大鼠。行HE、Masson、PAS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观察Wnt4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β-catenin、Wnt4、GSK-3β、p-GSK-3β、CollagenⅠ、α-SMAE-cadherin蛋白在各组大鼠肾组织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组织纤维病变明显,肾组织β-catenin、Wnt4、α-SMA、p-GSK-3β、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UUO组相比,Sim组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Wnt4、β-cateninp-GSK-3β蛋白表达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多(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病变,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传导有关。

  • 标签: 肾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结扎 Wnt4 辛伐他汀 Β-CATENIN
  • 简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肝素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国内由姚尔固首次报道于1987年。HIT患者约10%-88%病人可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而有血栓形成者下肢截肢危险性为20%,病死率为30%左右。由于肝素抗凝为血液净化基本抗凝手段,HIT为血液净化中严重并发症之一。O’Shea报道血液透析患者HIT发生率为0%~12%,综合28篇临床报道HIT在新近开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率约为3.2%,应引起肾内科医生重视。现报道1例。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血小板减少症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 动静脉血栓形成 THROMBO 血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