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为阳离子化试剂,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00-6000Da的胶原蛋白I及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80000Da的胶原蛋白II进行阳离子化反应,制备了两种阳离子型胶原蛋白絮凝剂,并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体系,考察了阳离子化前后胶原蛋白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化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的絮凝能力,阳离子化胶原蛋白I及胶原蛋白II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提高了20%,但阳离子化大大加快了絮凝速度,絮凝时间可缩短到20min以内。胶原蛋白II阳离子化后的絮凝能力最强,当该絮凝剂投加量为200mg/L、絮凝时间为20min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达到80%以上。

  • 标签: 胶原蛋白 改性 超细纤维合成革 卫生性能
  • 简介:通过测定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AST、MT和MTc的基本性能及其复鞣填充后坯革的物性。结果表明,AST、MT和MTC耐铬、耐盐和乳液稳定性等性质优良;先用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与铬粉一起复鞣能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AST、MT和MTC复鞣填充后的坯革的弹塑性、柔软性优良,MT复鞣后的坯革部位差最小,MTC复鞣后的坯革机械强度最优。

  • 标签: 苯乙烯 马来酸酐 树脂 表面张力 复鞣
  • 简介:采用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预处理对浆料打浆性能和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后,漂白针叶木浆纤维的表面起毛且长度减小,细小纤维含量增加。对酶预处理后浆料进行PFI磨打浆,当打浆5000或10000转时,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浆料游离度逐渐降低,表明酶预处理可降低打浆能耗,但打浆过程中纤维易被切断。打浆与适当的酶预处理相结合,可提高成纸强度性能,当打浆500、2000和5000转时,酶用量为0.01U/g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较未经酶预处理浆料分别提高了54.6%、60.3%和48.5%。

  • 标签: 纤维素酶 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 预处理 打浆 强度性能
  • 简介:耐折性能测试是鞋类物理性能测试的一项重要指标,测试过程中影响因素甚多,本文就试验操作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试样夹持操作和后端固定操作两方面。

  • 标签: 耐折 人为操作
  • 简介:研究了钙离子和钠离子对造纸湿部及成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助剂的浆料中,金属离子使浆料滤水和留着性能提高;添加了阳离子淀粉、AKD、CPAM、硅溶胶等助剂后,金属离子会削弱浆料中功能助剂的性能,且影响浆料滤水和留着性能。钙离子对浆料的助留助滤性能的影响大于钠离子;金属离子同样影响AKD的施胶效果,钙离子对AKD施胶效果的降低作用大于钠离子;随着浆料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成纸的抗张强度和耐折度先增大后减小,且添加钙离子后抄成的纸张强度基本上都低于添加钠离子调节浆料至相同电导率时而抄成纸张的强度。

  • 标签: 金属离子 造纸湿部 纸张强度
  • 简介:利用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纱织制3种不同规格的精纺毛织物,通过测试织物的厚度及透气性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冷感的影响.采用AQUARESINSR-100T和AQUARESINSR-200Y两种吸湿排汗助剂同时对精纺毛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吸湿排汗整理后织物的芯吸高度、透湿率及蒸发速率等指标,对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湿控温涤纶与吸湿排汗助剂的共同作用下,精纺毛织物具有了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

  • 标签: 精纺毛织物 调湿控温涤纶 接触冷感 吸湿排汗
  • 简介:通过对有机锗整理剂整理后的常用的针织内衣面料的服用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方差分析法分析有机锗整理剂整理对其服用性能的影响,说明有机锗整理剂整理对常用的针织内衣面料的服用性能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有机锗整理剂 功能整理 针织内衣面料 服用性能 方差分析
  • 简介:将纺织废弃橡胶粉(TextileWasteRubberPowder,简称TWRP)和有机小分子3,9-双[1,1-二甲基-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简称AO80)混合制成复合材料,利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TWRP与AO80是相容体系;随着AO80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及其对应的温度逐渐增大;复合材料中AO80主要以杂化态、微相分离态和微晶态三种形态存在。

  • 标签: 纺织废弃胶粉 AO 80 阻尼性能 微观形态 复合材料
  • 简介: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缝纫线迹的偏心量e和缝纫线的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偏心量e与缝纫线的弯曲刚度、线密度和摩擦系数的关系最密切.

  • 标签: 偏心量e 缝纫线 多元逐步回归
  • 简介:为获得降解柠檬酸并应用于含酸量较高的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来自中国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地区,经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的84株非酿酒酵母为材料,分别采用柠檬酸培养基、YPD-柠檬酸培养基和TripleM模拟汁进行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筛选,并通过猕猴桃果酒发酵,对优良降酸菌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株非酿酒酵母在前期筛选过程中表现出优良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分别为东方伊萨酵母M100、M130、B6-1、B4-19和克鲁维毕赤酵母GS1-1。其中,菌株M130在猕猴桃发酵试验中综合评价最优,能够将猕猴桃13.12g/L的柠檬酸降到10.74g/L,降酸率达18.12%,显著高于其它菌株,且发酵结束后酒体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本研究中所获菌株M130为果酒降酸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 标签: 柠檬酸 非酿酒酵母 筛选 发酵 猕猴桃
  • 简介:啤酒发酵过程酵母性能的变化对啤酒质量影响极大。通过对生产中不同代数酵母性能及相应的发酵液和成品酒理化、风味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对比统计分析,追溯酵母使用过程影响酵母活性的因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达到提高啤酒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啤酒质量 酵母性能 性能变化 代数 发酵过程 跟踪检测
  • 简介: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羊毛纤维表面刻蚀处理,设计正交试验对精纺羊毛织物进行整理。对整理后的面料进行拒水接触角、拒油等级、拉伸断裂强度和透气率等的测试。运用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刻蚀纤维可以改善精纺羊毛面料的一些服用性能,通过分析得到的最优处理方案为: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千物质量的0.8%,处理时间为50min,处理温度为65℃,pH值为6。

  • 标签: 羊毛面料 中性蛋白酶 正交试验 性能 综合评分法 最优配液
  • 简介:棉短绒成熟度是短绒化验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采用的偏光显微镜看成熟度的方法,即快又方便,而且很容易掌握。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成熟度结果超差现象,不同人看同一个板,同一部位结果也会超差,原因在哪?经过观察后发现我们在看成熟度时,都能准确判断出成熟或不成熟,因为黄绿色、黄色、金黄色、黄中带蓝以绿色为主体的颜色纤维在显微镜下观看色泽特别好、发亮,一看就知道是成熟的,而不成熟的棉纤维首先色泽不太好,暗,而且颜色除桔红外以冷色调为主,蓝色、天蓝色、紫色、透白红色等,一般也好辩认,问题出在特殊色上,也就是中间色的处理上。

  • 标签: 棉花检验 棉短绒 成熟度 特殊色处理
  • 简介:皮革制品质量是依据产品、方法标准对检验对象进行测试及符合性判定,在其执行过程中发现诸如标准体系性不强、标准中部分环节描述不清、标准滞后性严重、标准宣贯力度及范围明显不足等问题,这对第三方检验机构间数据的可比性影响较大;解决的根本之道是从源头梳理,把握好标准制修订的各个关键环节。归口机构应在完善相关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试验验证、意见的征集、技术盲点的说明以及有效的沟通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皮革 标准 典型问题 解决思路
  • 简介: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要将两种不同加工方法或者两个不同加工单位进行加工精度比较的问题;另外企业有时为了验证内部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回收率和可信度,也经常要和专业的质检部门进行对标检验。以上的比较和有关计算经常会涉及到F检验,需要用F检验法说明有关数据的差别显著性问题。

  • 标签: F检验法 质量管理 啤酒 应用 加工精度 生产过程
  • 简介:用稀土化合物与具有羟基或羧基的配体化合物合成制备了水溶性荧光涂料,用该涂料制得的荧光纸在普通验钞机所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下,就可发出鲜艳的荧光,具有较强的防伪特性.当稀土离子与配体的比值在2∶3∶2时较合适,荧光强度最大.本实验所制的荧光纸,经耐久性检验,可以达到F5级标准.

  • 标签: 荧光涂料 水溶性 合成 紫外光照射 羧基 羟基
  • 简介:随着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体制棉花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仪器化公证检验证书效力不断增强。检验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受到各方关注,数据的准确性也是检验机构做好检验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HVI仪器校准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笔者现结合工作实际按照《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校准规范》的规定,针对实际校准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 标签: 公证检验 HVI 仪器校准 检验数据 检验机构 仪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