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技术在淋巴瘤基因克隆重排毛细管电泳法判读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组织学确诊为淋巴瘤且经毛细管电泳重排检测查见低扩增峰造成判读困难的病例,使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并对比二者结果。结果IgH克隆性重排检测24例,二代测序检出15例(62.5%,15/24),毛细管电泳检出3例(12.5%,3/24);IgK克隆性重排检测22例,二代测序检出13例(59.1%,13/22),毛细管电泳检出10例(45.5%,10/22);TRG克隆性重排检测27例,二代测序检出14例(51.9%,14/27),毛细管电泳检出6例(22.2%,6/27)。结论毛细管电泳和二代测序都可有效分析基因克隆性重排,当毛细管电泳检测低水平克隆病例判断困难时,可采用二代测序分析具体重排序列占比,进一步明确基因重排克隆的情况,为淋巴瘤病理诊断提供更多佐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稳定期(Ⅱ~Ⅳ级)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维持原来常规药物治疗方案不变(如噻托溴铵每日1粒;舒利迭每天早、晚各吸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家庭NMES治疗,每次治疗30 min,每天治疗2次,连续治疗6周。于入选时、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分别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检查、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观察组患者6MWT步行距离[分别为(200.7±29.6)m和(209.7±24.3)m]、mMRC评分[分别为(2.00±0.59)分和(1.51±0.56)分]均较入选时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虽较治疗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家庭NMES治疗可改善稳定期COPD(Ⅱ~Ⅳ级)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但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不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股四头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吸困难分级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1/FVC]。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 标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六君子汤 呼吸困难等级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下环周切开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及吞咽困难、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前者给予内镜下环周切开术,后者给予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吞咽困难程度、应激水平、生活质量,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吞咽困难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程度均降低,且研究组术后吞咽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PCUM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价值探究。方法:对本院85名伴有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ICU重症患者应用PCUM方案进行病因诊断,对病因情况、诊断情况及其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探析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效果。结果:包含分布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11种病因;PCUM初步诊断时间为(15.47±6.25)min,确定诊断时间为(65.39±14.87)min,初步正确治疗时间为(35.03±14.02)min;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6种病因分析结果显示,PCUM方案的诊断准确率高于88.75%,敏感性高于88.29%,特异性高于93.19%。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价心血管状态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期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7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 435名35~59岁、无ICVD病史的电网职工。应用心血管状态监测仪测量其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率(PWV)、冠心病趋势性指标(CHDI)和心力衰竭趋势性指标(HFI)等,同时应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计算受检者未来10年ICVD发病危险(%),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与心血管状态监测仪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 435名受检者的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中位数为2.1%,其中男性(2.9%)明显高于女性(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1,P<0.01)。ICVD 10年发病危险与CHDI(r=0.45)、HFI(r=0.12)和PWV(rLbaPWV=0.45,rRbaPWV=0.50,rbaPWV=0.51)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与ABI(rLABI=-0.24,rRABI=-0.23,rAABI=-0.42)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1),且在不同性别、体质指数亚组中的总体趋势相同(均为P<0.01)。结论ABI、PWV、CHDI、HFI与电网职工ICVD 10年发病危险相关,CHDI、HFI、PWV增高及ABI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ICVD远期发生风险。

  • 标签: 缺血性心血管病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