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价值。方法择期行下肢血管手术和泌尿系碎石手术患者272例,拟于喉罩全麻下完成。年龄25~7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40~85 kg,机械通气时间30~120 min。使用超声测量颏下舌距(TT)、颏下舌骨距离(DSHB)、颏下会厌距离(DSEM)和颏下声门距离(DSAC)。依据说明书选择喉罩型号。记录以下情况的发生:首次喉罩置入失败;机械通气期间喉罩套囊周围漏气;气道峰压>20 cmH2O;超声诊断胃进气。出现1种及以上情况者为通气不良。根据是否出现通气不良,将患者分为通气正常组(N组)和通气不良组(P组)。绘制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CI)、灵敏度、特异度及临界值。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喉罩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66(0.813~0.919)、0.755(0.683~0.827)、0.835(0.772~0.899)及0.705(0.628~0.782)(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6.140 cm、DSHB≥1.145 cm、DSEM≥2.175 cm和DSAC≥1.075 cm均为喉罩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可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发生。

  • 标签: 超声检查 喉面罩 预测
  • 作者: 刘韬滔 赵沁宇 杜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外科ICU 100730,澳洲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堪培拉2600,澳大利亚,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血症(100 mmHg<PaO2/FiO2≤300 mmHg)并接受高流量吸氧治疗的成人患者,根据治疗48 h是否再次气管插管分为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机器算法XGBoost模型分析患者撤机后48 h再插管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预测指标,记录上述指标从撤机前至撤机后48 h的动态改变。采用t检验比较撤机成功和失败患者在各时间段预测指标差异,比较各时间段预测指标与基线数据差异。计算撤机前后4 h指标预测48 h再插管的准确性,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与呼吸浅快指数(定义为呼吸频率与潮气量之比)和ROX指数(定义为脉氧饱和度与吸氧体积分数之比除以呼吸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筛查524 520份住院记录,最终纳入患者318例,48 h再插管患者38例(11.95%)。机器算法XGBoost模型预测撤机失败的特征重要性依次为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体质量指数、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心率(HR)、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潮气量、年龄、脉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根据以上特征重要性,以HR/PaO2和HR/SpO2作为48 h再插管预测指标。根据撤机前4 h数据,HR/PaO2和HR/SpO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和0.617,高于呼吸浅快指数(AUC=0.537)及ROX指数(AUC=0.539)。根据撤机后4 h数据,HR/SpO2的AUC为0.657,高于ROX指数(AUC=0.587)。撤机后4 h,HR/SpO2由基线数据上升至1.2时,预测48 h再插管特异度可达92%。高流量氧疗治疗组患者撤机后4 h内,撤机失败患者的HR/SpO2较撤机成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0.92, P<0.05),同时段ROX指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27, P>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后低氧血症患者,HR/SpO2比ROX指数能更早更准确地预测高流量吸氧治疗失败,但两者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

  • 标签: 高流量吸氧 手术 低氧血症 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
  • 简介:摘要儿童哮喘患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早期识别年幼儿童(5岁以下)的哮喘,并进行早期有效干预十分必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曾多次修订经验性诊断标准,并建立了多种哮喘预测工具进行早期诊断。但直至目前,5岁以下哮喘高危患儿的哮喘诊断仍缺乏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现对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国内外诊断标准及哮喘预测工具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概述,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儿童哮喘早期识别、早期诊断的水平,以便进行早期干预,达到良好控制。

  • 标签: 儿童 哮喘 诊断标准 预测工具
  • 简介:摘要根据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点、共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指标,建立共病指数模型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等,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老年人已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主要人群,且不断增加。老年人并发症多,透析龄短,死亡风险高,且难以预测,但目前却鲜有学者关注老年透析患者的共病指数模型研究。因此,笔者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思考,以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共同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功能 死亡率 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神经调控(SNM)治疗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疗效,并对疗效的预测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1例接受SNM体验治疗的NB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例,女48例,中位年龄36.5(28.0,52.5)岁。所有患者体验治疗前均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残余尿量,评估肠道功能,并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及盆底电生理检查。91例中60例有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和/或尿失禁),24 h排尿次数中位值13(11,18)次,次均排尿量(123.0±45.9)ml,尿急程度评分(3.5±1.0)分,24h漏尿量100.0(50.0,231.5)ml;78例有排尿期症状(慢性尿潴留),残余尿量200.0(132.3,300.0)ml。91例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NBDS)为11.00(6.25, 13.00)分。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最大测压容量(MCC)250(117,369)ml,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33(17,72)cmH2O(lcmH2O=0.098kPa),膀胱顺应性8.275(4.540,20.307)ml/cmH2O。盆底电生理检查示,39例体感诱发电位(SEP)正常,19例异常,33例未检测到;39例球海绵体反射(BCR)正常,23例异常,29例未检测到。体验期末重新评估,以下至少一项获得>50%的改善,定义为体验治疗有效:24 h排尿次数、次均排尿量、尿急程度、24 h漏尿量、残余尿量。体验治疗有效者,行脉冲发生器永久植入术。对于体验治疗后上述评估指标改善未>50%的患者,但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达到患者预期,也进行了永久植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SNM体验期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组91例体验期治疗(18.7±6.7)d。体验期末43例(43/60,71.7%)储尿期症状至少一项指标获得>50%的改善;21例(21/78,26.9%)排尿期症状获得>50%的改善;NBDS评分下降至3(0,8)分(P<0.05)。19例复查影像尿动力学,MCC从术前173.0(98.0,326.0)ml增加至300.0(201.0,386.0)ml(P<0.05),Pdetmax从术前40.0(27.0,84.0)cmH2O下降至22.0(15.0,60.0)cmH2O(P<0.05),膀胱顺应性从术前6.84(3.75,11.79)ml/cmH2O增加至19.23(4.95,32.00)ml/cmH2O(P<0.05)。体验期末,91例中50例(54.9%)治疗有效,其中45例选择永久脉冲发生器植入;另有9例评估指标改善未超过50%,也进行了永久植入术。永久植入术后中位随访25.5(11.5,60.5)个月。4例疗效丧失,2例出现输尿管2级反流,1例行膀胱扩大成形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尿潴留症状是患者体验期治疗无效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SNM不仅能改善NB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肠道功能。体验治疗前仅有慢性尿潴留症状的患者体验治疗有效率低。

  • 标签: 骶神经调控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胆胰腺外科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85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Ⅰ~Ⅳ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于术后1~7 d(或出院前)随访,记录POD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利用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估POD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最终共纳入653例患者,有139例发生POD,发生率为2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高、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低、合并糖尿病、受教育年限低、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高、麻醉时间长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高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AUC为0.981,约登指数为0.881,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92%;验证集AUC为0.939,约登指数为0.795,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85.09%。结论基于年龄、ASA分级、糖尿病病史、受教育年限、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麻醉时间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建立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老年人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现状,探寻其危险因素,建立衰弱预测模型,以便提供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5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衰弱将其分为2组:衰弱组78例和对照组12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X[由体质量指数(BMI)、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患病种数和用药种数构成]诊断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效能。结果205患者中衰弱78例占38.05%。衰弱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平衡与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24分和MMSE评分≥27分占比低于对照组,老年人精神抑郁量表(GDS-15)评分≥7分、患病种数≥3和用药种数≥5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254~26.0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MMSE评分、患病种数和用药种数是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0.032~5.275,P<0.05)。模型X评估老年心脏手术患衰弱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3、75.61%和96.77%。结论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模型X可诊断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情况,有助于临床护士开展针对性护理。

  • 标签: 老年 衰弱 心脏手术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综合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治疗的247例患者,将其分为ICU获得性衰弱组(n=106)和非ICU获得性衰弱组(n=141),将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L判断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纳入10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的验证。结果本研究建模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42.91%(106/247),验证组为44.34%(47/106),最终纳入年龄(OR=1.043)、机械通气时间(OR=1.14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评分(OR=1.081)、血糖(OR=1.117)、乳酸(OR=1.459)、神经阻滞剂(OR=3.499)6个变量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公式为P=1/1+exp(-Z)=1/1+exp(8.808-0.042×年龄-1.252×神经阻滞剂的赋值-0.078×APACHEⅡ评分-0.110×血糖-0.378×血乳酸-0.131×机械通气时间),本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 0.824~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77,灵敏度为0.754,特异度为0.823,截段值为0.503。模型验证结果:AUC=0.880,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0.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筛选ICU获得性衰弱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获得性衰弱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和肝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CT表现预测术前肿瘤危险度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及徐州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6例HB患儿,术前均行胸腹部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参照儿童HB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制定的临床危险度分层方案,将HB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分别为16和30例。测量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相对体积指数,观察肿瘤CT征象,包括外生性生长、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纤维分隔、肿瘤破裂征、肝包膜回缩及包膜下积液。测量并计算病灶CT参数,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增强百分比及病灶增强指数。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危组与非高危组患儿性别、病灶CT征象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年龄、孕周、出生体重、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肿瘤最大径、肿瘤相对体积指数及病灶CT参数的差异,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到与高危组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高危HB的效能。结果高危组与非高危组间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相对体积指数和肿瘤破裂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OR值为1.906,P=0.004)及肿瘤破裂征(OR值为16.558,P=0.005)是高危HB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诊断高危HB的临界值为10.5 cm,肿瘤破裂征、肿瘤最大径和肿瘤最大径联合肿瘤破裂征诊断高危H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807和0.879,肿瘤最大径联合肿瘤破裂征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6.7%。结论高危HB患儿发病年龄偏大,当肿瘤最大径>10.5 cm,且出现肿瘤破裂征可高度提示为高危HB。

  • 标签: 肝胚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危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浦东医院出生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产科出院前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值(t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出院后进行门诊随访和28 d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分为NHB组和非高胆红素血症(non-hyperbilirubinemia,Non-HB)组,进行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将产科出院前TcB所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区间和临床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小时胆红素值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新生儿发生NHB风险的效能。结果共8 664名新生儿纳入研究,发生NHB 1 196例,发生率1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血型O型、胎膜早破、男性、胎龄35~37周、皮下瘀斑/头颅血肿、母乳喂养为新生儿发生NH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临床危险因素、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NH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95%CI 0.861~0.885)、0.664(95%CI 0.647~0.680)、0.891(95%CI 0.880~0.902),P均<0.05。结论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能更好地预测新生儿发生NHB的风险,对于NHB的临床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危险因素 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 风险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P监测系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入选1500例普通孕妇,采用MP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共监测120例高风险孕妇,将其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组60例。结果:干预组妊高症发病率低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癫发生率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MP监测系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对于监测结果呈阳性者早期给予其有效干预,能够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得以降低,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MP监测系统 预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纹理分析对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56例初发型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3.5~13.0岁。根据56例患儿的随访结果,20例患儿急性胰腺炎复发,设为复发组;36例患儿未复发,设为未复发组。56例患儿均于初次入院24 h内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观察指标:(1)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CT检查纹理参数比较。(3)临床参数与CT检查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疾病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患儿随访时间需≥24个月。采用Shapiro Wilk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参数和CT检查纹理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参数对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1)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复发组患儿并发症(有、无),疾病严重程度分型(轻型、中度重型、重型)分别为14、6例,2、5、13例;未复发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29例,19、11、6例;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4.021,Z=5.414,P<0.05)。(2)两组急性胰腺炎患儿CT检查纹理参数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儿CT检查动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分别为0.186(0.174,0.206)和0.413(0.405,0.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13,P<0.05)。复发组患儿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和熵值分别为0.084(0.078,0.092)和0.961(0.210,1.720),未复发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135(0.124,0.156)和0.372(0.210,0.535);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63,7.243,P<0.05)。(3)临床参数与CT检查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疾病严重程度分型、CT检查动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能量值、CT检查静脉期纹理参数熵值均是影响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因素(比值比=0.874、0.765、0.837、0.902、0.813,95%可信区间为0.802~0.985,0.581~0.914,0.753~0.897,0.862~0.948,0.765~0.87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参数中并发症和疾病严重程度分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832,单项CT检查纹理参数曲线下面积为0.811~0.867,临床参数联合CT检查纹理参数曲线下面积为0.882。结论CT检查纹理参数分析可早期无创性预测儿童急性胰腺炎复发,且临床参数联合CT检查纹理参数预测效能更优。

  • 标签: 胰腺炎 复发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纹理分析 诊断效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综合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治疗的247例患者,将其分为ICU获得性衰弱组(n=106)和非ICU获得性衰弱组(n=141),将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L判断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纳入10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的验证。结果本研究建模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42.91%(106/247),验证组为44.34%(47/106),最终纳入年龄(OR=1.043)、机械通气时间(OR=1.14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评分(OR=1.081)、血糖(OR=1.117)、乳酸(OR=1.459)、神经阻滞剂(OR=3.499)6个变量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公式为P=1/1+exp(-Z)=1/1+exp(8.808-0.042×年龄-1.252×神经阻滞剂的赋值-0.078×APACHEⅡ评分-0.110×血糖-0.378×血乳酸-0.131×机械通气时间),本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 0.824~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77,灵敏度为0.754,特异度为0.823,截段值为0.503。模型验证结果:AUC=0.880,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0.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筛选ICU获得性衰弱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获得性衰弱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预防甲状腺恶性结节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9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通过对98例患有甲状腺患者进行检查并按照TI-RADS等级方式进行分类,发现有51例患者可达到4级,25例患者达到3级,15例患者达到2级,7例患者达到1级。医护人员通过对甲状腺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对超声图像、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对甲状腺患者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护理治疗,可以通过超声诊断结果来判断甲状腺患者患有恶性结节还是良性结节。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可以发现良性结节无论是从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与恶性结节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恶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和肝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基于预测剂量的自调节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方法,以增强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方法利用3D U-Res-Net_B网络预测出三维剂量分布后,在直接子野优化的每次迭代中先基于上次迭代结果计算当前剂量,再联合预测剂量计算目标剂量,然后以此为目标进行优化。完成所有迭代或满足循环退出条件后,得到最终的治疗计划。在30例直肠癌病例上进行测试,验证算法的效果。结果临床计划治疗靶区的V100%均值和标准差为(95.03±0.91)%,自动计划为(94.67±1.96)%,接近临床值(P>0.05),而预测值为(92.90±2.13)%,与临床计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5);自动计划在小肠V35、膀胱V40、股骨头的V20 ~V40等多项指标上低于预测值和临床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18.0,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的指标上与临床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增强了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提高了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自动计划 自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徐州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72例进行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生后第4~5天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将符合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诊断标准的早产儿纳入hsPDA组,按照1∶2匹配非hsPDA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记录早产儿基本特征,检测血常规和血小板聚集功能。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²检验进行数据的组间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hsPDA组24例(男16例),匹配对照组48例(男30例)。hsPDA组≥Ⅱ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7%(16/24)比27%(13/48),χ²=10.422,P=0.001]。hsPDA组血小板压积和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0.002 1±0.000 9比0.002 8±0.000 9、0.21±0.10比0.32±0.07,t=-3.043、-5.093,P=0.004、<0.01),血小板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10.3±2.4)比(9.2±2.0) fl,t=2.713,P=0.033]。其他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及诱导剂(胶原、肾上腺素和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低和血小板压积低是早产儿发生h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25、3.994,95%CI:1.305~15.689、1.143~13.958)。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具有预测早产儿发生hsPDA的中等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9,最佳预测界值为0.245,敏感度为0.67,特异度为0.86)。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和血小板压积低是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发生h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中等。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现状,探寻其危险因素,建立衰弱预测模型,以便提供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5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衰弱将其分为2组:衰弱组78例和对照组12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X[由体质量指数(BMI)、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患病种数和用药种数构成]诊断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效能。结果205患者中衰弱78例占38.05%。衰弱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平衡与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24分和MMSE评分≥27分占比低于对照组,老年人精神抑郁量表(GDS-15)评分≥7分、患病种数≥3和用药种数≥5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254~26.0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MMSE评分、患病种数和用药种数是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0.032~5.275,P<0.05)。模型X评估老年心脏手术患衰弱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3、75.61%和96.77%。结论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模型X可诊断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衰弱情况,有助于临床护士开展针对性护理。

  • 标签: 老年 衰弱 心脏手术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世界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由于青光眼性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精准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对于青光眼患者病情的长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表明,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相干光层析成像术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已接近或优于眼科医师;同时,算法也能基于基线检查结果对未来的病情变化如视野缺损程度、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做出预测。以高质量的多模态影像数据为基础,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有望实现对于青光眼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将是实现治疗方案个体化的重要环节。人工智能与影像的结合将为青光眼的临床诊疗带来突破性的革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87-190)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