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与动脉血流频谱监测在早期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入院患者中,选取子宫动脉和动脉频谱异常的患者各35例,30周以下、20周及以上孕妇为A组,30周以上孕妇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频谱情况和胎儿出生体重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与动脉血流频谱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FGR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动脉 脐动脉 血流频谱 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的输尿管连接狭窄并发肾结石感染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就诊的微创手术治疗的输尿管连接狭窄并发肾结石感染患者104例,进行研究,实施常规护理的病例共52例,作为参照组。实施预防性护理的病例共计52例,作为预防性护理组。分析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预防性护理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同参照组的123.08%比较更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正常妊娠时,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内着床。凡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任何部位着床者,称异位妊娠[1]。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95%,输卵管峡妊娠易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临床易发生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现将一例输卵管峡异位妊娠破裂从而引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鼻咽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男,58岁,鼻咽右侧壁实性分叶状肿块,向内突入鼻咽腔,向外突入咽旁间隙,边界清楚,CT呈均匀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增强后中等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病理诊断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 标签: 鼻咽肿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滤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当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积极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总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教学探索
  • 简介:摘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建设规模与日俱增,方便旅客出行的同时,存在部分安全管理的痛点。铁路客运站站台客流量大、人员密集、客流环境复杂,站台端出入管理一直是车站秩序管理的难点,存在旅客违规出入和安全隐患,缺少有效的自动化安全管理手段和设施,因此当前应该加强铁路站台端的安全防护,从而实现防止站台端有人员穿越站台,违规进入铁路线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本文首先阐述铁路站台端安全防护现状,然后探究铁路站台端安全防护策略,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 标签: 铁路站台端 安全防护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从跟腱断裂、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等目前临床足踝创伤研究热点出发,了解临床诊疗上的共识与争议,以便加强认识,吸取更多足踝创伤诊疗的成功经验。

  • 标签: 足踝部创伤 临床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0岁和2岁儿童神经发育关系。方法于2009年11月-2010年4月,在太原市的两家医院共招募221对孕晚期的孕妇及新生儿,并在其子女2岁时进行随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白细胞中BPDE-DNA水平。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量表》(NBNA)评估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包括行为能力,主、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反应,总分为40分。应用《格赛尔发育量表》评估2岁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主要包括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4个部分。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s描述,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中位数[M(Q1,Q3)]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其子女神经行为发育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对其子女0岁和2岁时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新生儿NBNA得分为38.0±0.8,2岁儿童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的得分分别是111.6±15.0、110.5±14.6、108.8±17.2和111.7±14.5。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妇血BPDE表达水平与新生儿NBNA评分无剂量-反应关系,但与2岁儿童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得分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控制相关的混杂因素后,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BPDE-DNA每增加一个单位,2岁儿童的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评分平均降低4.54、6.29、8.41和7.02分。结论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其子女2岁时神经行为发育水平降低存在关联性。

  • 标签: 多环芳烃 孕妇 儿童 神经行为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静脉内径(D)、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及血流量是否有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2021年5-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中心就诊的69例22~27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例组)的静脉D及TAmax,根据公式[Q=0.5TAmax·π·(D/2)2]计算出Q1(静脉血流量),再根据胎儿体重计算出Q2 (Q2=Q1/体重),同时选取同期孕周匹配的111例健康胎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胎儿静脉D、TAmax、Q1及Q2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病例组静脉D、TAmax、Q1及Q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静脉D、TAmax及Q1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正相关关系(r=0.608、0.320、0.626,均P≤0.001),Q2与孕周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189,P=0.047)。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静脉D、TAmax、Q1及Q2减低,提示胎盘-胎儿循环有效血流量减低,间接反映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胎盘功能减低。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脐静脉,胎盘 血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微环境对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3~5代对数生长期HUVEC进行后续实验。取3批细胞,各批次细胞均分为常规培养24 h的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负压处理组以及加入17-丙烯胺基-17-去甲氨基格尔德霉素(17-AAG)培养24 h的单纯17-AAG组与17-AAG+负压处理组,另采用自行设计研发的全自动三维细胞梯度负压加载装置对2个负压处理组细胞行持续8 h的间歇负压吸引(负压值为-5.33 kPa,吸引30 s、暂停10 s),第1个批次细胞处理完成后于培养0(即刻)、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样本数为6;第2个批次细胞处理完成后进行划痕试验,于划痕后1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后计算细胞迁移率,样本数为3;第3个批次细胞处理完成后进行小管形成实验,于培养6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成管情况后计算细胞成管总长度与分支节点数,样本数为3。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负压处理组、17-AAG+负压处理组,同前相应组别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窖蛋白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eNOS磷酸化位点1177蛋白表达并计算eNOS磷酸化位点1177/eNOS比值(样本数为3),采用免疫共沉淀(共沉淀HSP90与窖蛋白1、窖蛋白1与eNOS)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窖蛋白1、eNOS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3),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评估细胞中HSP90与窖蛋白1、窖蛋白1与eNOS的蛋白共定位情况。通过HADDOCK 2.4蛋白质-蛋白质对接程序对窖蛋白1和eNOS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数据分析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17-AAG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48、72 h均明显降低(P<0.01),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48、72 h均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17-AAG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处理完成后培养48、72 h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单纯负压处理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48、72 h均明显降低(P<0.01)。划痕后12 h,与正常对照组的(39.9±2.7)%相比,单纯17-AAG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10.7±2.7)%,P<0.01],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61.9±2.4)%,P<0.01];与单纯17-AAG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37.7±3.7)%,P<0.01];与单纯负压处理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6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17-AAG组细胞成管总长度明显缩短(P<0.05)且分支节点数明显减少(P<0.05),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成管总长度明显延长(P<0.01)且分支节点数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17-AAG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成管分支节点数明显增加(P<0.05);与单纯负压处理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成管总长度明显缩短(P<0.01)且分支节点数明显减少(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处理完成后,3组细胞中eNOS、窖蛋白1蛋白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中HSP90蛋白表达与eNOS磷酸化位点1177/eNOS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中HSP90蛋白表达与eNOS磷酸化位点1177/eNOS比值均明显低于单纯负压处理组(P<0.01)。处理完成后免疫共沉淀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中窖蛋白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负压处理组相比,17-AAG+负压处理组处理完成后细胞中窖蛋白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处理完成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负压处理组细胞中HSP90与窖蛋白1的蛋白共定位明显增多,窖蛋白1与eNOS的蛋白共定位明显减少;与单纯负压处理组比,17-AAG+负压处理组细胞中HSP90与窖蛋白1的蛋白共定位明显减少,窖蛋白1与eNOS的蛋白共定位明显增多。分子对接预测提示,窖蛋白1与eNOS相互作用较强,抑制eNOS 1177位点的磷酸化。结论负压微环境可能通过促进HUVEC中HSP90结合窖蛋白1进而抑制窖蛋白1结合eNOS,以解除窖蛋白1对eNOS 1177位点磷酸化的抑制,从而促进HUVEC增殖、迁移和成管,最终促进HUVEC新生。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细胞微环境 HSP90热休克蛋白质类 窖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研究期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择病例是在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有105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分组,给予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纳入对照组,该组有52例,给予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纳入实验组,该组有53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中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实施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脐单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结石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疫情常态化下社区失眠焦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毕氏头寸针法结合灸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选择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式进行处理。将 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失眠伴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艾司唑仑组,治疗组用毕氏头寸针结合灸疗法治疗。每组均30例;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前失眠焦虑患者特异性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失眠焦虑患者特异性睡眠质量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

  • 标签: 毕氏头寸针法 疫情 失眠焦虑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经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选取8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腹腔镜技术治疗和改良经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久,术后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改良经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异位妊娠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孕期达到足月后,妊娠糖尿病产妇在生产完成后延迟剪断脐带,探究该项措施对新生儿的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案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数量为70例,按照抽签措施进行操作,将其均等拆分成两组,两组脐带剪断时间不同,一组为立即剪断,将其分为对比组,一组分娩60秒后剪断,将其命名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糖、血红蛋白、高胆红素血症等指标差异。结果:断前两组脐带血糖数据接近(P

  • 标签: 断脐 孕期 糖尿病 延迟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的效果。方法:采取模拟病房实境培训、防护技能培训、护理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等,对我院90名护士分批次进行“新冠病区模拟教学”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院内感染防控知识评分。结果: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后,护士关于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

  • 标签: 护理部 新冠病区模拟教学 培训 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 应急防控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区隐睾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股沟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 h血清疼痛应激因子[神经肽Y(NPY)、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术后7 d性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75±0.49)ml]少于对照组[(9.52±1.22)ml],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1.50±0.30)、(6.52±0.65)d]均短于对照组[(1.89±0.46)、(6.94±1.13)d],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NPY、NGF、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两组血清睾酮、双氢睾酮、促卵泡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可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安全有效,有利于其恢复,且外观美观。

  • 标签: 隐睾 腹股沟区 单孔 腹腔镜 睾丸下降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8月,培养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样品组,样品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10、20 mg/ml)的石菖蒲、远志或石菖蒲+远志,对HUVECs增殖、相对活率试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减少HUVECs的凋亡[空白组(0.338±0.001),模型组(4.319±0.124),石菖蒲组(2.694±0.561),远志组(2.278±0.914),石菖蒲+远志组(2.250±0.699)];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增加HUVECs周期(S+G2)%;远志、石菖蒲均能使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上调,远志+石菖蒲配伍下对Bax及Bcl-2蛋白的影响优于单味中药石菖蒲、远志。结论石菖蒲、远志及其配伍均能抑制ox-LDL诱导HUVECs损伤,其配伍作用强于单味中药。

  • 标签: 石菖蒲 远志 配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作者: 易佳荣 李泽楠 谢慧清 陈舒悦 蒋碧梅 钱利 徐立新 李海红 雷少榕 陈志钊 周建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肿瘤外科,广州 510060,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康复医学科,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长沙 410004,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常德 415003,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创面修复和皮肤外科,十堰 442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外泌体对糖尿病兔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9年6月收治的2例糖尿病溃疡患者(男49岁、女58岁)手术切除溃疡周边皮肤组织,提取原代血管内皮细胞(VE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通过形态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成功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VEC外泌体,通过形态观察、粒径检测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功鉴定。取20只3个月龄雌性新西兰兔,背部两侧分别制作1个2型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创面分成外泌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并进行相应处理,每组20个创面,观察创面组织完全覆盖时间。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或Masson染色,观察血管生成或胶原纤维增生情况(样本数为20)。观察VEC和HSF与HUVEC外泌体共培养24 h对HUVEC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将VEC与HSF均分成采用HUVEC外泌体或PBS处理的外泌体组和PBS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4 d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并计算划痕后24、48 h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培养24 h细胞迁移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转录激活因子3(ATF3)的mRNA表达,行成管实验观测VEC培养12 h血管分支点数和成管长度(样本数均为3)。取VEC及HSF,分成同前处理的PBS组、外泌体组和采用相应基因干扰的NRF2干扰组、ATF3干扰组、空载干扰组,同前检测2种细胞增殖、迁移和VEC的血管形成(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LSD检验。结果外泌体组创面组织完全覆盖时间为(17.9±1.9)d,明显短于PBS组的(25.2±2.3)d,t=4.54,P<0.05。伤后14 d,PBS组创面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外泌体组(t=10.12,P<0.01),胶原纤维生成少于外泌体组。培养24 h,HUVEC外泌体成功被VEC和HSF摄取。培养4 d,外泌体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明显强于PBS组(t值分别为54.73、7.05,P<0.01)。划痕后24、48 h,外泌体组HSF迁移率(t值分别为3.42、11.87,P<0.05或P<0.01)和VEC迁移率(t值分别为21.42、5.49,P<0.05或P<0.01)均明显高于PBS组。培养24 h,外泌体组VEC、HSF迁移数均明显多于PBS组(t值分别为12.31、16.78,P<0.01)。培养12 h,外泌体组HSF和VEC中NRF2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PBS组(t值分别为7.52、5.78,P<0.05或P<0.01),ATF3的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PBS组(t值分别为13.44、8.99,P<0.01)。培养12 h,外泌体组VEC血管分支点数明显多于PBS组(t=17.60,P<0.01),成管长度明显长于PBS组(t=77.30,P<0.01)。培养4 d,NRF2干扰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ATF3干扰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较PBS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均较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划痕后24、48 h,ATF3干扰组HSF和VEC的迁移率均较PBS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均较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划痕后24、48 h,NRF2干扰组HSF和VEC的迁移率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培养24 h,ATF3干扰组VEC和HSF的迁移数均明显多于PBS组(P<0.05),均明显少于外泌体组(P<0.05或P<0.01);NRF2干扰组VEC和HSF的迁移数均明显少于PBS组和外泌体组(P<0.01)。培养12 h,NRF2干扰组VEC血管长度、分支点数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明显减少(P<0.01);ATF3干扰组VEC血管长度、分支点数均较PBS组明显增加(P<0.01),均较外泌体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HUVEC外泌体通过促进VEC和HSF的增殖、迁移,从而促进糖尿病兔创面愈合,而NRF2 和 ATF3 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受到外泌体的影响,是外泌体作用的可能靶点。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转录激活因子3 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 糖尿病创面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新生儿巨型膨出保守治疗期间囊膜破裂的原因,从腹腔内压力增高、囊膜局部病变、囊膜脆性增加以及护理人员对囊膜破裂潜在风险认知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预防巨型膨出囊膜破裂的护理措施及要点,包括:分娩方式的选择、娩出后护理、转运以及转入NICU后的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巨型脐膨出 保守治疗 囊膜破裂 原因分析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