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颅脑损伤初筛中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新生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颅脑B超检查。结果所有新生中颅脑损伤136例(90.67%),其中脑水肿32例(23.53%),脑梗死7例(5.15%),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8.82%),脑室内出血85例(62.5%)。而新生颅脑损伤因素较多,如低血糖、出生体重、早产、黄疸等。结论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B超检查对新生颅脑损伤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窒息新生临床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并发症,为制定新生窒息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新生窒息病例资料。结果相关因素中以产程异常居首位,占50%,其次是早产儿8例,占26.67%,过期4例,占13.33%。低体重3例,占10%。各种相关因素所致的新生窒息的情况,通过观察脐带因素是新生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由妊高征(中、重度)、过期妊娠、产前出血等引起的胎盘功能不全等。结论新生窒息关键在于预防,加强产前监测,及时了解有无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监测有异常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儿科合作,分娩时实施新法新生复苏,在窒息新生处理上清理呼吸道是关键,在复苏后处理上早期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减少脑损害及心肌损害。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新生黄疸病的临床诊治体会,为治疗黄疸病新生提供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5.6-2016.6在我院治疗的黄疸病新生2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总结21例黄疸病新生临床资料,确诊患儿病情,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等研究方法,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结果21例患儿在治疗5天后和7天后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32.41±5.10)umol/L、(101.61±4.73)umol/L。结论在治疗新生黄疸病患儿中,建议先行诊断,确诊后采用药物联合光照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中胆红素,通过本次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病 病因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遗传代谢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实验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56330例新生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工作,并结合随访分析新生的综合情况。结果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筛查得出,本次研究对象中有572例阳性新生,其中包括38例确诊为新生遗传代谢疾病的患儿,确诊率为6.64%,11例有机酸代谢异常(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羧化酶缺乏症,1例异戊酸血症、1例2-甲基丁酰甘氨酸尿症);20例氨基酸代谢异常(11例苯丙酮尿症、2例同型半胱氨酸缺乏症、1例精氨酸血症、5例高甲硫氨酸血症、1例希特林缺乏症);7例脂肪酸代谢异常(1例极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并结合5-10个月的随访治疗,诊治率高达100%。结论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干预新生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临床效果显著,使用便捷,敏感度和准确率高,获得了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疾病 遗传代谢疾病 筛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具体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着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策略,观察组采用多方面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气体峰流速以及动脉血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老年重症哮喘呼吸疾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老年重症哮喘 呼吸内科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总结归纳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比分析90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过程,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与讨论90例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疾病晚期的生存质量。加强对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观察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患者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44例,按随机原则将44例患者分2组。对照组(22例)行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22例)行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可对患者较为强烈的头痛症状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应用实施的价值较大。

  • 标签: 中医内科 偏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 方法: 于本院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300 例作为样本,观察其呼吸内科感染发生情况,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 结果: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发生几率 19.67% ,其中 胃肠道感染率 2.67% 、下呼吸道感染率 8.67% 、上呼吸道感染率 7% 。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后,有效率可达 96.61% 。 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降低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生几率。感染发生后,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其抗生素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呼吸内科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措施及治疗结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治疗消化性溃疡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分别为使用西咪替丁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均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相比之下奥美拉唑更有效、更安全,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科治疗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西咪替丁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12日-2016年4月12日之间本院普通内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从中抽取资料完整的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将200例急性腹痛患者采取盲选均分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性地给予多平台综合治疗方法。得出所有数据结果收集并做相关的比较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78/100),P<0.05;②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7.00%(97/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2.00%(82.00,82/100),P<0.05,有临床统计学差异。结论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多平台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普通内科 急性腹痛 临床治疗 盲目均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鸣患者的神经内科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耳鸣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选择西比灵治疗,观察组选择长春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76%;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以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耳鸣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一用药治疗,能够更有效缓解耳鸣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鸣 神经内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导致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内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药物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因素,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类型来展开,给予对症下药。本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5.0%,患者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为100.0%。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具体发病原因较多,在进行诊治时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来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并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也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腹痛的临床常见症状,探究急性内科急性腹痛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235例患者能及时做出诊断,诊断正确率78.3%。235例急性腹痛患者中,其中92例急性胃肠炎、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5例急性阑尾炎、42例急性胆囊炎,漏诊、误诊32例,误诊率10.6%,其中包括19例输尿管结石,15例急性阑尾炎,胃肠穿孔8例。结论急性腹痛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临床医生应详细掌握急性腹痛患者的常见疾病类型,应用各项检查快速、准确地确诊病情,并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诊内科 急性腹痛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对儿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内科患儿120例,收集时间在2013年8月-2016年8月。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性分为甲组(60例,按照常规原则实施护理)和乙组(60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乙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甲组低(5.0%比18.3%,P<0.05),乙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甲组低(0.0%比6.7%,P<0.05)。结论风险管理用于内科护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儿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85例做回顾分析,统计患者疾病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恶心呕吐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结果85例患者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疾病类型居多,各自占32.94%(28/85)、24.71%(21/85),与其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较多,以急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最为明显,应注意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
  • 简介:【 摘要】 目的 : 对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体会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 : 选择 201 5 年 5 月 201 6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脑出血患者, 把 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 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滴注依达拉奉, 以 14天 作为一个治疗周期,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对比, 对两组患者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 观察组 32 例患者治疗后有 11例基本治愈, 有 11例显著进步, 有 7例进步, 治疗的总有效达到 90.6%对照组 32 例患者治疗后有 8 例基本治愈, 有 9 例显著进步, 有 6 例进步, 治疗总有效达到 71.9% ,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等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治疗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