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146例外伤性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则根据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措施,并以此开展护理管理,观察患者的完成麻醉所需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完成麻醉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伤性脑疝患者采取相应的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措施,并以此开展护理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及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外伤性脑疝 急诊手术 护理流程 管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引发面瘫的根本原因即颞骨骨折,伤口位于患者头部,因而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就目前而言,医学领域对治疗面瘫的手术探查方式、最佳治疗方案以及颞骨骨折分型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疾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最佳手术方案以及导致面瘫的根本原因等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诊断护理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行老年颅脑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患者昏迷前,瞳孔轻度改变但对光反射较灵敏时行颅脑外伤手术,B组在患者昏迷后,瞳孔放大时行颅脑外伤手术,两组手术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后的手术预后情况和住院期间的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93.3%vs63.3%),手术预后情况良好,且A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B组(43.3%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意识清晰时及早进行手术,手术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较低,手术效果显著。

  • 标签: 手术时机 老年颅脑外伤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肝外伤的诊断上不能盲目依赖影像学检查,凡临床已明确或怀疑肝外伤且伴有腹腔内出血,或怀疑肝外伤但不能排除腹内其他重要脏器破裂者均应作为手术探查指征。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肝创面处理方法,对于严重多发伤应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建立静脉双通道,迅速补液维持循环血量。查血常规及血型,尽早输血。吸氧并施行呼吸管理;协助医生早期确诊,迅速作好急诊手术准备。对不能确诊者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对肝外伤伴呼吸困难者注意有无肋骨骨折或血气胸;对伴有意识障碍者注意有无脑损伤,防止重要脏器损伤漏诊。

  • 标签: 肝外伤 手术治疗 探查指征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TPS方法缩短急诊外伤缝合患者救治时间。方法成立由急诊科医生、护士组成TPS改善小组。通过问题与背景分析现状把握、流程现状分析、目标设定、确定数据类型,分别对30例病人进行改善前后数据根本原因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30例病人应用TPS方法改善后,外伤缝合患者救治时间平均缩短了33分钟,救治时间降低了2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TPS方法缩短急诊外伤缝合患者救治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TPS 方法 缩短 急诊外伤缝合患者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对医院外科3年间收治的72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痊愈58例,痊愈率为86.57%;死亡9例,死亡率为13.43%。结论硬膜外血肿常规手术方法是行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术式,能根据需要而行彻底减压,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提高临床救治率。

  • 标签: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按照进入ICU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甲组(n=38,早期治疗),乙组(n=38,晚期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乙组,死亡率低于乙组,且甲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乙组更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应尽早进入ICU监护治疗,有利于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ICU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外伤所致前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小儿前臂闭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67例通过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医外敷,49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评估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合中药外敷组为4-11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6-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疼痛和旋转角度丧失评定疗效,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组优良率9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9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组中,133例≦10岁的患者中7例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34例﹥10岁的患者中有6例出现功能障碍;未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中,38例﹥10岁的患者中1例术后24h内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1例﹤10岁的患者中1例出现再骨折;未出现内固定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前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前臂骨折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结论对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总结回顾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腹部外伤患者

  • 标签: 闭合性腹部外伤辅助治疗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外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症治疗及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观察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状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疼痛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骨外伤急诊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外伤 急诊
  • 简介:目的: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36例脑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共回收42700ml血液,回收后3h内全部回输,未见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脑外伤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并发症低。

  • 标签: 自体血液 回收技术 脑外伤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4-2015.04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4例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回顾性探析其临床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符合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并且治疗措施得当。格拉斯哥结果评分(英简GOS)分级I级者39例,II级者10例,III级者2例,IV级者2例,V级者1例。病死者28例,死亡率为51.85%。结论临床护理脑外伤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适宜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神经源性肺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患者骨折漏诊的原因,探寻改进措施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现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15例外伤骨折X线漏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认识。结果15例骨折漏诊的患者,按骨折漏诊部位分类,锁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5例,脊柱及骨盆骨折各2例,腕、肘及膝关节骨折各1例,趾骨骨折1例。结论通过对外伤患者详细、全面、动态的检查分析,可以极大地降低骨折漏诊的发生率,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骨折 漏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