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康复运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n=50)实施呼吸康复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HR、SpO2、LVEF、FEV1;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SpO2、LVEF、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SpO2、LVEF、FEV1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呼吸康复运动治疗,可改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促进其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康复运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PCI手术的5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6例。对比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无氧阈、峰值氧耗量和最大运动功率均高于对比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PCI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以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以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 心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康复运动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74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37例,联合呼吸康复运动,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6MWT、肺动脉平均压、LVDD、LVEF、FEV1和FVC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康复运动治疗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康复运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康复运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n=50)实施呼吸康复运动治疗,比较两组HR、SpO2、LVEF、FEV1;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呼吸康复运动治疗,可改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促进其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康复运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心脏康复学在改善PCI术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患者治疗中,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操作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评价内容的多样性等因素,至今仍未对临床实践提供规范的指导意见。目前,尽管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的非复杂病变,但对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量化步骤相对较少,主要是基于经验介绍和总结,缺乏对照性的研究。在未来,研究人员应当致力于制定具有高度实用性的临床操作规范,以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 效果研究
  • 简介:运动心脏综合征又称运动心脏,这常是竞技性运动员长期、大运动量耐力训练的结果。运动心脏运动员参与并完成高剧烈比赛的基础条件,属于心脏适应性改变,但同时也与器质性心脏病的某些改变有相似之处,是运动对人体健康“双刃剑”作用的表现。

  • 标签: 运动员心脏 心脏综合征 猝死 器质性心脏病 适应性改变 耐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运动耐力、心脏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心脏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两组干预疗程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2周运动耐力、心脏功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T)[(326.85±31.24)m]长于对照组[(289.95±28.49)m](t=5.58,P < 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59.74±4.23)%]高于对照组[(52.42±3.4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3.21±2.97)mm]低于对照组[(47.76±3.24)mm](t=8.57、6.62,均P <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管理[(17.54±2.90)分]、治疗依从性管理[(12.98±1.85)分]、日常生活管理[(18.12±1.29)分]和疾病知识管理[(22.12±2.09)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3.86±2.65)分、(9.85±2.34)分、(14.32±1.67)分、(16.97±3.42)分](t=5.99、6.71、11.53、8.22,均P < 0.05);观察组患者环境[(14.86±2.43)分]、社会[(15.35±2.03)分]、心理[(14.75±2.63)分]和生理[(15.68±2.45)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35±2.09)分、(12.49±1.76)分、(11.69±2.45)分、(12.54±2.11)分](t=5.01、6.81、5.45、6.21,均P < 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冠心病PCI后患者运动耐力、心脏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健康教育 康复 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
  • 简介:1资料与方法资料:1999年6月~1999年10月笔者对51例肩周炎患者采取了运动疗法结合按摩理疗康复,取效较好。其中男15例,女36例;年龄41~74岁。运动疗法:(1)Codman训练:取立位,一手扶椅背,患侧上肢下垂握哑呤,先做前后方向的摇摆运动,以增加肩关节的前屈、后伸运动范围,使肩关节内收、外展的活动范围得到改善,最后在腰部略前弯位做肩部的划图动作,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每个动作做50~80次。(2)徒手体操:①立位,尽力用手摸颈后方,重复6~8次。②立位,尽力用患侧的手自同侧肩上来摸肩胛间区,重复6~8次。③立位,患侧手下垂,然后从身后尽量向上摸肩部,重复6~8次。④用患侧手摸墙达尽

  • 标签: 肩周炎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范围 肩关节 中频脉冲电 关节活动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对象,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便开始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工作,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为33例,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为8例;对照组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为30例,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为12例,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提升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膝关节运动损伤概述膝关节由股、胫、髌、腓骨构成,其构造复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屈伸运动,在半屈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以及内、外侧半月板,共同维持其稳定性。

  • 标签: 运动损伤 运动康复 膝关节 疗法 旋转运动 半月板
  • 简介:摘 要:由于不同运动群体对于游泳这项运动的认知不同,在游泳过程中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本文以游泳中发生损伤率较高的肩部损伤为例,针对产生损伤的原因、症状及康复治疗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唤起运动者的防范意识,降低在游泳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 标签: 运动损伤 游泳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06月至2021年06月,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予以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分别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依从性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而言,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值得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依从性
  • 简介:心脏作为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其相应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运动训练的影响。专业运动员的长期高强度系统运动训练使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长期运动将改变运动心脏形态结构、心电和功能发生适应性重塑,在这一系列心脏重构的基础上,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肌耗氧)也随之发生改变,此时我们称其为"运动心脏",它是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的保障。运动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高于普通人,具有较强的心功能储备。

  • 标签: 结构运动员 心脏 大强度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在ICU心脏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ICU心脏术后患者3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ICU心脏术后患者的价值。结果:心脏康复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ICU心脏术后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运用。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ICU心脏术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沭阳仁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均择期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并依次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之间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