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住院期间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3-2022.3在本院进行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干预)和康复组(24例,常规干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6min步行距离、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相比,康复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距离更远,且FMA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开展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 心脏康复护理 运动能力 6min步行距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住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将两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心脏康复治疗。并对两组间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前后,实验组 SAS和 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P<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从而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当前WHO关于心脏康复(CR)的定义为“需要能够对疾病的可能病因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应尽可能提供最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态,以使得患者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来尽可能保持或重新恢复他们丧失的正常社会地位的活动的总和”。

  • 标签: 心脏康复 锻炼 社会地位 WHO
  • 简介:"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老烟民对吞云吐雾之后那种快乐享受的描写。我国吸食烟草的历史非常悠久,自明万历年间从菲律宾等地传入我国闽、广一带,《滇南本草》对其有所记载,谓其"辛热,有大毒";《老老恒言》亦指出:"烟草味辛性燥,灼耗津液,吸之下咽,肺胃受之,熏蒸心窍,可致昏昏如醉,若过于嗜烟,热毒熏灼于上,蕴结于中,则见舌苔黄黑,饮食少味。"故清代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烟草的危害,

  • 标签: 老老恒言 《滇南本草》 心脏康复 处方 明万历 舌苔黄 辛热 熏灼 那种 心血管患者
  • 简介:目前对于心脏康复的定义为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脏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及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由此可见,心脏康复包含心理康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康复中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心理处方。

  • 标签: 处方 心脏康复 全程管理 急性期 生命过程 联合干预 恢复期 心血管治疗 心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20年1月份到2020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的患者则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工作,总结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心脏康复护理之后,抑郁心理和焦虑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总体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结论:通过对肌梗死患者展开心脏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价值,所以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 康复 护理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动能给人“安全”,心脏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宣称,缺乏运动心脏病的第四诱因,根据是:美国总人口的20%~30%大约5000~7500万人是惯于久坐的,他们患心脏病的危险比经常运动的人高3~4倍。这“危险”在于未能从运动中使心脏受益。

  • 标签: 心脏病 运动 久坐 诱因 危险 受益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当中,心肺运动试验制定患者运动强度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将其均分成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则需按照心肺运动实验制定具体的运动强度,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存在,但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方式选择而言,医生按照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为其选择运动强度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运动康复 运动强度 心肺运动试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永康医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采用心脏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421.63±86.75)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28.44±74.93)m(t=8.130,P<0.001),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t对照组=6.584,P<0.001;t观察组=15.337,P<0.001);观察组治疗后BNP浓度为(227.68±31.2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74±36.81)mg/L(t=8.714,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对照组=24.669,P<0.001;t观察组=38.776,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AD较治疗前下降(t=4.031、10.166、3.715、12.569,均P<0.05),而LVEF、FS均较治疗前升高(t=7.610、11.906、3.915、6.105,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7.255、12.739、4.703、2.442,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跌倒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治疗后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评分分别为(23.96±4.75)分、(9.47±2.02)分、(26.31±1.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3±5.12)分、(12.35±1.89)分、(32.76±2.49)分(t=6.867、10.411、20.833,均P<0.001);两组较治疗前各项目评分明显下降(t=6.648、14.746、28.782、35.262、9.665、27.962,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0.0%(1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22/100)(χ2=5.357,P=0.021)。结论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其预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心脏功能试验 住院 生活质量 利钠肽,脑 预后
  • 简介:摘要冠心病(CHD)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是排在首位的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PCI术并不能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运动康复作为PCI术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可显著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已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将对心脏运动康复的影响及不同临床分期中心脏运动康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冠心病(CHD)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是排在首位的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PCI术并不能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运动康复作为PCI术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可显著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已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将对心脏运动康复的影响及不同临床分期中心脏运动康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合作策略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树兰(杭州)医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团队合作策略为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运动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队合作策略有助于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运动依从性,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死 团队合作 心脏康复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I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Jonna Briggs Institute (JBI)临床证据应用程序和证据转化实践应用系统,通过检索、筛查和评估CABG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并制订审查指标。2019年9月—2020年2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41名护士和收治的109例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最佳证据应用前收集56例患者资料,最佳证据应用后收集53例患者资料。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护士和患者对最佳证据知识掌握程度、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13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运动锻炼知识得分从(53.66±14.01)分提升为(71.59±14.93)分,患者得分由(26.22±17.46)分提升为(60.49±1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1、-9.40;P <0.01)。证据应用后,患者的6MWT距离从(241.82±72.05)m延长至(246.25±69.2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但证据应用前后LVEF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和患者对证据知识的掌握程度,延长CABG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康复 运动锻炼 最佳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6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配合康复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F、LF、VLF、TP和LF/HF等心率变异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InHF、InLF、InVLF、InTP和InLF/HF分别为(5.18±0.45)ms2、(5.72±0.44)ms2、(6.63±0.66)ms2、(7.15±0.33)ms2和(5.14±0.45),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InHF、InLF、InVLF、InTP和InLF/HF分别为(4.68±0.66)ms2、(4.94±0.53)ms2、(6.13±0.38)ms2、(6.61±0.38)ms2和(4.96±0.67),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康复运动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康复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采取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心脏功能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