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TKA)过程中采取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间收纳的56例TKA病人,按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采取硬膜外镇痛,后者采取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在全膝关节置换后,两组每天静息痛与活动痛均显著下降,观察组VAS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置换后膝关节活动程度均有一定提高,但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硬膜外和股神经阻滞均可缓解术后疼痛,但后者的效果更佳,对加快关节功能恢复更显著,而采取多模式结合的镇痛方式可取得更佳效果。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多模式镇痛的应用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奇偶次序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采用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两种护理的认可度,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远低于对照组的10.0%,χ2=1.920,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中实时健康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同时可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内定失败的临床分析。方法经研究医院选取了2014年10月—2017年9月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经过此次参与研究的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一例术后4个月因急性脑出血死亡(骨水泥型假体),有2例患者在手术期中因肺部受到感染死亡(生物型假体),对其他患者随访24个月,没有任何人工关节脱位以及受到感染,也没有静脉血栓形成。对比此次的观察研究,根据Harris的评分,术后除3例死亡外,剩余47例患者,有优23例(48.94%),良22例(46.81%),差2例(4.25%),其中优良率是95.75%,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只有34~54分,平均44分,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是74~93分,平均85分,其疗效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次观察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分析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和骨折内固定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3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优良率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优4例、良5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和骨折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9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给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治疗相对于内固定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老年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背景:髋膝关节置换后强调早期下床活动,但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因素。术后予充分的药物抗凝,因存在出血风险,其使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多模式机械抗凝。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在髋膝关节置换期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加速康复治疗44例,常规治疗42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住院天数和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加速康复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增加(P〈0.01),但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治疗下,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费用明显降低,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髋膝关节置换 患者满意度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实行人工膝关节置管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手术中出血量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在实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不良情绪,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分原则,并结合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人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两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与内固定治疗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髋部畸形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并且内固定物松动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治疗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8年4月接收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以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A行内固定治疗,研究组B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研究组B均较研究组A更高,而卧床时间较研究组A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与研究组B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并发症发生率是25%,研究组B是7.5%,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期间,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效果较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干休所患有心脏瓣膜病的老干部及家属26人,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26例老干部及家属经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咳嗽咳痰症状减轻,能有效排痰,焦虑及恐惧情绪均有所缓解,能够积极配合用药及护理,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心脏瓣膜病,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其焦虑、恐惧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 心脏瓣膜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内科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6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4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1%,3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9.2%。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开展临床试验,利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1)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手术时间、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件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手术室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手术时间,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手术室舒适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后,Harris评分、SAS评分、PPI评分、尿潴留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5日-2017年6月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全麻;观察组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管时(T4)各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T0阶段,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并无明显差异,但在T1、T2、T3、T4阶段,观察组的HR、SPB、DPB明显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应用全麻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不会出现严重波动,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屈曲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的早期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屈曲畸形行TKA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30%酒精冰袋冰敷+术后第三天沙袋加压,实验组,给予30%酒精冰袋冰敷+术后回室沙袋加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术后30%酒精冰袋冰敷联合沙袋加压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冰敷和加压治疗,既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伸直角度,还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膝关节屈曲畸形 TKA术 术后30%酒精冰袋冰敷联合沙袋加压 膝关节伸直角度 疼痛 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