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初,王国维、鲁迅等人分别借鉴外国文学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那时并未形成一种充分接纳文学现代批评的条件,所以他们当时的工作是有些超前而难免寂寞的,在当时也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文学的现代批评作为一种有一定的规模声势、能直接左右文坛的潮流,是在文学革命发难之后,特别是在新文学有了相当的创作实绩之后。新文学的先驱们从提倡白话文创作,引进“易卜生主义”、探讨新诗与“美文”的格式、批判“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反击复古思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五四新文学 现代批评 文学革命 文学理论 文学发展
  • 简介:一、引言语言学的分歧与融合一直是学界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最近几年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与传播,已经对于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采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文学批评和文艺评论繁荣的一种新途径。广义而论,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文学批评文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批评有自己的标准,文艺批评家有自己的良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所以,文艺理论工作者会对一部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阐释。

  • 标签: 文学批评理论 语言学方法 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 文学语用学
  • 简介: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潮汕文坛有过一些较有影响的批评与争鸣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汕头市作协在1995年成立了文学研究室以来,更有了一些有组织的文学批评活动。文学批评文学争鸣活动屡有举办,文学批评前所未有地活跃,其成果虽说不上十分丰硕,但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综观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潮汕文坛的文学批评,有如下特点:一、零星的鉴赏性批评多而结集出版少;二、以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为主,自发的争鸣性批评为辅,国内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和各种先锋思潮难以进入潮汕文学批评与争鸣的视野;三、文学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长于感性思维而短于理性思维,长于解读性的文学赞美而短于客观性的文学批评

  • 标签: 建国以来 潮汕文学 文学批评
  • 简介:我国明清之际,论诗之风极盛。一时论诗专著如春花烂漫,景象峥嵘而壮观。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堪为装点此时旖旎风光的一朵瑰葩,光泽璀璨,馨味透鼻沁心。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后半生隐居湘西石船山,潜心翰墨达四十年,筚路篮缕,著述甚丰。是明清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王氏论诗之著作,有《绎诗》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一卷,及《南窗漫録》一卷。近人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仅撮其前两书的部分材料,编成《姜斋诗话》,收入《清诗话》中,且为这一佳构之压卷篇。

  • 标签: 论诗 夕堂永日绪论 旖旎风光 文学批评 三百篇 文艺批评家
  • 简介:书信写作是沈从文文学批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卷帙浩繁的书信中,沈从文关注并评述了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思潮和文学环境,也分析了自己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活动可以划分为现代阶段、"十七年"与"文革"阶段和新时期十年三个历史时期。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注意审美观照,兼具抒情性与主观性,富有个人特色。沈从文的这些批评活动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沈从文 书信 文学批评
  • 简介:一在20世纪的文学领域中,严家炎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史家,而且也是一位提纲挈领的文学批评家.严家炎的文学批评和他的文学史研究差不多是相同步的.早在60年代初严家炎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统编教材时,就参加了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文学评论之争.事情的缘起是评论界对柳青的《创业史》及其主要人物梁生宝、梁三老汉形象意义的讨论.

  • 标签: 文学批评家 《创业史》 柳青 主要人物 文学史研究 长篇小说
  • 简介:辽宁的女性文学批评参与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同步性发展,同时也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具有类似的文化逻辑.面对丰富的女性作家创作和西方理论的引进,女性文学研究者个体性的思考必将深入到女性意识探求的领域,如何确立女性的主体性激发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的生成.不同的学术成长经历和个性品质也注定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丰富与精彩.

  • 标签: 女性文学批评 伦理学 口述史 诗性
  • 简介:吴澄是有元一代大儒,他学术上提倡实学,重会通,求自得,融通而包容。受学术思想影响,他文学批评中有一种儒者情怀。具体言之,这种儒者情怀表现在三方面:个性情志与世教伦理的统一、包容欣赏的批评态度、融液贯彻的主体修养之功,这是他作为名儒所具有的淑世精神、平和风度和人文关怀的反映。昊澄对于认识元代中后期江西文学的圣贤气象和元中后期平易正大的盛世文风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吴澄 文学批评 儒者情怀 江西文学 盛世文风
  • 简介: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来看,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总的来看,儒家以“诗教”理论为准则,道家以“自然”性追求为宗旨。两者交叉发展,左右中国几千年文学批评的发展,而真正文学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则是以曹丕的“文气说”为开始标志的。这一理论从作家个性、创作风格、文体选择、文学客体、文学价值甚至文论本体等方面做了符合文学客观的阐释。

  • 标签: 曹丕 文气说 古典文学批评 自觉
  • 简介:〈白鹿原〉出版已八年,八年的时间已证明它是一部杰作。杰作也不可避免地有突出的弱点。我注意到您在发言中认为它有“狭隘的民族意识”。能说具体点吗?

  • 标签: 文学批评 陕西 作家 文学创作 《白鹿原》
  • 简介:浩然已走完了他的人生途程,但是他和他的《金光大道》所引起的争议和话题并未完结.综观现有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在各阶段的争议中都未被涉及。本文主要通过语言和意识形态、语言和文学价值、作家的个人修辞行为与语言文化共通感三个关系,思考现有研究的局限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金光大道》 语言 意识形态 文学价值 共通感
  • 简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繁荣的时代。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①就文学而言,宋代诸体皆备。宋代是中国笔记文体成熟的时期。明人《五朝小说·序言》:“唯宋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平生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

  • 标签: 宋人笔记 文学批评 价值 轶事 苏轼 中国历史
  • 简介:"传统"是托·斯·艾略特批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贯穿于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同时也体现在他的文化批评实践中。在文学方面,艾略特通过隐喻性结构达到了使传统的连续性意义得以彰显的目的;在文化方面,艾略特强调了传统对克服现代人碎片化生存状态、建立有机统一的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托·斯·艾略特 文学 文化 隐喻 传统
  • 简介: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而兴起,始终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重要性,向父权社会传统发起反抗。它综合借鉴各种批评理论经验,可以说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力量之一。本文梳理了该批评理论的发展历史,着重指出了其中最为卓越的两次发展浪潮,通过对代表性女性主义批评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提出了该理论从重在批判男权文化到深层发掘分析女性作家作品,再到突破文本限制,反思两性关系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发展浪潮
  • 简介:<正>文学批评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能够成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专以文学批评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思维学,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是文学批评方法学与思维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兼具文学学与思维科学的属性,而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批评),则最终决定它的本质是一门文艺新学科。文学批评思维学是研究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过

  • 标签: 文学批评方法 文学学 辐射思维 相似之处 作品 聚焦点
  • 简介:近年来陆云的文学批评逐渐为学界所关注,但却很少谈到其理论来源和后世的接受问题。《晋书》和《三国志》中皆言陆云"持论"胜过陆机,"持论"即指陆云的文学批评观。就此评价而言陆云"持论"应有长处,但与陆机《文赋》在文学批评界的影响相比,其影响甚微,这大概与其没有系统论

  • 标签: 陆云 批评思想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观 陆机 理论来源
  • 简介: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在这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该研究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多方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球处于一个信息互动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文学批评的主题和框架的构建都在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发展。同时,随着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的逐渐成熟和深入,文学批评开始从初期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族裔性逐渐转向对文学性的诉求。本文主要就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对该领域的批评

  • 标签: 美国华裔文学 文学批评 透视与思考 族裔性 比较文学
  • 简介:永明时期在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新变期。永明文学批评的新变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审美观念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二是艺术风格上以平易流畅为追求目标,三是语言形式上强调声律的和谐搭配。

  • 标签: 新变 世俗化 平易 声律
  • 简介:本文所用的“批评”指实用批评而言。我们在艾布拉姆斯和刘若愚关于文学四要素的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研究中获得启示:在文学活动的历史中,在文学作品的形成、发展史中,文学的本质只能在包括批评在内的动态动作中展开、变化并彰现。批评者同时是原文的读者,文学作品在历代的批评中不断成长。由此,文学批评拥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成为文学活动整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接受美学 文学批评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