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 从某院最近1年内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抽取200例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最终将两组患儿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比对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其中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可发现套管针阻塞、穿刺失败、液体渗漏、合并静脉炎、误入动脉以及套管针脱落等,运用针对性护理,明显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保证患儿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接受留置留置的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小儿 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儿童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效果及具体操作方法。方法 对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儿童患者共计104例的患儿资料进行收集,并随机抽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静脉留置针护理,随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测评的结果表明,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实验组患儿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对于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改善,增进患儿及其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结核科护理工作中,传统的静脉针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深静脉穿刺价格高不易被接受,而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的浅静脉留置针将代替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尤其是大咯血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20年12月,对25例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创面缺损的面积达0.8 cm×0.8 cm~1.6 cm×1.4 cm,采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的方式进行修复,皮瓣在创面的掌侧或侧方切取,皮瓣切取面积为0.5 cm×1.0 cm~0.8 cm×2.5 cm。为使皮瓣转移的距离更远,术中除了切断皮瓣的皮下纤维连接外,同时切断一侧皮下蒂,最终使皮瓣的推进距离达0.5~1.2 cm,皮瓣切取后,供区均切取腕横纹处中厚皮片植皮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25例25指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并获得4个月~8年随访。皮瓣及植皮区质地优良,指纹已经重建,外形饱满,TPD达4~9 mm,手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主诉供区感觉不适。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按照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定标准,25例均为优。结论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推进距离远,修复效果好,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皮下蒂皮瓣 指损伤 V-Y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骨道皮下打结法治疗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7例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指侧方入路,分别在掌板起点及侧副韧带止点或起点各打2处骨道,掌板及侧副韧带断端分别用3-0 Prolene线"U"形缝合,于近指间关节伸直位行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将缝线尾线分别通过骨道,在中节指骨背侧及对侧骨面抽出并在皮下打结,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不负重活动手指关节。结果术后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7~36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SA)分别为7.10±1.06及0.71±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P<0.001)。患指近指间关节术前、术后活动度分别为(43.71±8.38)°及(96.43±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P<0.001)。患指功能按Saetta等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结论本术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定,无需特殊器械,并发症少,是治疗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掌板 侧副韧带 骨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面部V-Y皮瓣修复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5~85岁。病变部位包括面颊部12例(4例涉及下睑),鼻部4例,唇部3例,颞部2例,颏部2例。病理诊断包括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皮肤角化病7例,皮内痣3例,毛母质瘤1例,混合瘤1例,表皮囊肿1例。根据缺损部位设计合适的皮下筋膜蒂V-Y皮瓣进行修复。总结该皮瓣的血供优势、成活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χ²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均经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中冷冻病检尽量取得切缘阴性,本组有1例多次切除后仍有1个切缘阳性。缺损面积14 mm×12 mm~59 mm×54 mm。全组皮瓣均成活。本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是“Y”形三臂会合处及附近表皮少部分坏死结痂共4例,经湿敷、换药后脱痂愈合;其余患者创面一期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根据皮瓣的双蒂与单蒂(4/19比0/4)、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4/13比0/10)以及患者有基础病与无基础病(1/6比3/17)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0.98、3.56、0.01,P值均>0.05)。全组无裂开、血肿、睑外翻、唇部变形等并发症。良性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恶性肿瘤患者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

  • 标签: 面部肿瘤 皮肤病变 修复外科手术 带蒂皮瓣 V-Y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经皮下腺体切除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不同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腺体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0±7.5)岁(范围:27~64岁),原发肿瘤0期12例,Ⅰ期47例,Ⅱ期17例,Ⅲ期1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3组,环乳晕组23例、下皱襞组33例、乳房外侧组36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拓展法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学资料、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环乳晕组、下皱襞组、乳房外侧组的手术时间[(180.7±54.0)min比(176.9±48.1)min比(194.6±37.5)min,F=1.401,P=0.252],术后引流量[(497.5±226.0)ml比(495.4±182.5)ml比(519.8±172.0)ml,F=0.167,P=0.846]和引流天数[(8.8±3.8)d比(8.0±2.5)d比(8.3+2.9)d,F=0.542,P=0.5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环乳晕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26.1%(6/23)比0比8.3%(3/36),χ²=9.675,P=0.004]。随访(49.0±25.6)个月(范围:12~112个月),乳腺癌相关病死率2.2%(2/92),局部复发率1.1%(1/92),区域复发率4.3%(4/92),远处转移率6.5%(6/92),无病生存率88.0%(81/92)。结论经皮下乳腺切除假体乳房重建术中采用环乳晕切口、下皱襞切口、乳房外侧的手术效果相似,环乳晕切口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略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皮下血肿患者中添加金黄如意散外敷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其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血友病引起皮下血肿患者50例,将纳入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观察组则添加金黄如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较短,患者穿刺部位肿痛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指标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友病引起皮下血肿患者及时采用金黄如意散外敷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皮下血肿症状,避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皮下血肿 金黄如意散外敷 治疗有效率 症状改善时间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先兆性流产患者长期经肌肉注射黄体酮形成皮下硬结的护理与预防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3月纳为研究时间,将我院因经肌注黄体酮形成皮下硬结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数据40例,以患者护理方案为依据对应为常规组与护理组(n=20),常规组患者中存在14名患者患有硬结,护理组患者中存在15名患者患有硬结。观察患者硬结治疗结局;观察未患硬结患者硬结发生情况;观察全部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20例中存在14名硬结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2.86%(n=13,13/14),与常规组20患者中15名硬结患者的治愈率46.67%相比(n=7,7/15)更高,数据组间差距显著(P

  • 标签: 黄体酮 并发症 流产 皮下硬块
  • 作者: 汪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 简介:目的:对急诊护理中采用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急诊护理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以颈外静脉穿刺和四肢静脉穿刺两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对比项,以本院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患者在不同静脉输液下的效果。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最佳,但是实际的急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培养采集流程并探讨质量控制方案。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 667例留置导尿管且尿路感染的高危患者,按照尿培养采集流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 987例和试验组5 680例。对照组采用现有的操作方法采集标本,试验组采用改良的采集标本流程。比较两组采集尿培养标本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尿培养标本不合格率。结果试验组采集尿培养标本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9.08%(5 628/5 680),高于对照组的98.48%(4 911/4 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3,P=0.004);试验组尿培养标本被污染率、尿培养标本总不合格率分别为0.33%、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0%、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2,P=0.042;χ2=7.204,P=0.007)。结论针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改良的采集流程能够提高采集尿培养标本的一次性成功率,有利于降低尿培养标本的被污染率、不合格率。

  • 标签: 泌尿道感染 导尿管插入术 尿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留置针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进而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病例数都是60例,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给予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失效模式的RPN值(风险指数)、静脉炎、感染及堵塞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量表总分及静脉输液应用效应、护士基础护理水平、护士应急护理能力、护士服务风貌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2.072、9.250、4.467、6.381、12.136,P<0.05)。实验组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13、4.288、4.169,P=0.045、0.038、0.041<0.05)。实验组干预后输液装置连接期间不够紧密、穿刺部位选择不恰当、皮肤消毒不彻底、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未熟练掌握敷贴粘贴方法、健康宣教不到位、未熟练掌握冲封管技术主要失效模式RPN值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应用,能够降低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FMEA管理模式 留置针护理中 感染 堵塞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室患者中应用与观察护理。方法:收录本院2021年7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院接受静脉留置针干预的患者共计48例,其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综合护理的24例患者为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留置7d占比95.83%、对照组留置7d占比62.50%,调研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等延长静脉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同时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能进一步优化整体的医疗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生理状态的恢复效率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室患者 应用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低龄患儿入院就诊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连续性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式能让患儿的不适感觉和痛苦得到大幅缩减。需要注意的是,留置针操作虽然成功率较高,但也存在失败风险,给治疗护理造成负面影响,更严重影响患儿的救治速度。本文的主要探讨内容就是产生留置针失败的成因,有针对性地研究应对方案,希望就此问题与业界内行共同研究。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脉留置针在产科患者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产科输液的患者100例分组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针进行输液,比较2组患者输液穿刺率和发生肿胀、脱落和液体外渗情况。结果:在产科输液患者中,使用一次性输液针的对照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低于使用流质针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输液部位发生肿胀、脱落、液体外渗事件多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科 输液 静脉留置针 应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并且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留置导尿术的女性患者100例,并且分析患者产生漏尿的原因,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女性患者漏尿的发生概率大约在25%,漏尿的首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导管堵塞,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之后,并不再发生女性患者漏尿的病例。结论:护理工作人员通过仔细的观察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漏尿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帮助女性患者提高舒适度,减少漏尿的发生,从实还可以帮助女性患者减少尿感染以及压疮等护理并发症。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 留置 导尿 女性 患者 漏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引导下留置鼻-肠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40例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20例,2组患者均实施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通过胃内注气法,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床边留置鼻肠管法,分析2组营养价值。结果 实验组达到胃部时间、达到幽门时间、总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超声 留置鼻-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对儿内科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内科从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住院治疗的98名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49名患儿分为管理组,另外49名患儿化分为对照组,给对照组患儿给实施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把静脉留置针应用在护理日常工作中,观察管理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把静脉留置针应用在儿内科护理日常工作中,可以减轻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各种不适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儿内科的护理工作的应用中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