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敦煌文献面广量大,内容极为丰富。近年来关于敦煌文献词语考释的论著也层出不穷,然最多的还是围绕敦煌变文的词语研究。由唐耕耦、陆宏基编辑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1—5辑,出版已经十多年了,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校录中存在着一些讹误,但它收录了地志、氏族志、传记、帐籍及各类公私文书等34类文献,“可以说是迄今敦煌研究中收录历史资料最多的一部录文集”。其中有不少词语,各类辞书均未收录,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文献语言词典》也未曾言及,现选取数例,参照有关传世文献及方言材料,略加考释,聊表芹献之意。

  • 标签: 敦煌 社会经济 文献 词语 略考
  • 简介:宋人孙逢吉所作的《职官分纪》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孙逢吉应为北宋元祐初期人.孙逢吉《职官分纪》成书时间可能在元祐元年.该书成书至少应包括三个过程,即杨侃、胡防二人的《职林》、孙逢吉的《职官分纪》以及元祐成书后有人添加的成分.所添加的内容是元祐和绍圣两朝的史实.《职官分纪》中除《元祐令》外还保存了一些《天圣官品令》的内容.

  • 标签: 职官 史事 考略 宋人 北宋 成书时间
  • 简介:公元八九世纪,唐朝、吐蕃、南诏之间战事不断。南诏政权相对弱小,对两大强邻和战政策随时局不断变化。沿时间梳理分为四阶段。一、南诏得到唐朝扶持统一云南,受唐册封。二、南诏与唐朝关系恶化,发生两次天宝战争,南诏结附吐蕃。三、唐朝为对付吐蕃联合南诏的进攻,欲重新结盟南诏,而南诏也因吐蕃压迫过深,重新与唐结盟。四、南诏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毁约攻唐,频繁发动对外战争,最后国力虚空,政变过繁,终亡国

  • 标签: 唐代政治 南诏 吐蕃 和战政策
  • 简介:诸葛亮晚年,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年)春,由成都率兵北上,屯驻汉中。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秋,病死在武功五丈原止,前后八年,基本上都在汉中活动,所留遗迹颇多。这些遗迹,虽然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多而不详,且互有异说,记载歧出;加之,年湮代远,地名更变,要想确定古名在今天什么地方,殊非易事。我因职司汉中地区文物考古,对诸葛亮当年活动的遗迹,多数曾作实地勘察,并汇集所见之文献资料,

  • 标签: 六出祁山 斜谷 五丈原 史志 褒城县 建兴
  • 简介:《跳神》与《还傩愿》形同实异宋运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由北京(如中国傩戏学会)学者牵头,国务院文化部审批,省(区)、地(州)、县民委出资,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煞有介事地高谈阔论,所谓“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傩文化——活化石现象”,大有中国本土...

  • 标签: 屯堡人 “弋阳腔” 假面 黔中 屯堡文化 装饰性
  • 简介:<正>我国书院之建立,萌芽于唐,推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元、明、清三朝因之。唐玄宗开元中置丽正殿书院及集贤殿书院,集文人学士撰辑点校经籍,乃为设于朝省之藏书修书机构,并非士子肄业之所。故当时书院,可谓有其名而无传道授业解惑之实。唐末一般贤士大夫,选择名山胜地建盖房舍,讲学授徒其中,亦称书院,曾见于唐人诗篇,是为书院制度的起源。

  • 标签: 书院藏书 书院制度 育材 士子 公元 藏书楼
  • 简介:1997年7月16日横江镇文化站干部谢望春同志报告,珠坑乡老街保存有一通古碑,石城县博物馆遂邀请公安部门一同派人到现场考察.

  • 标签: 刊定 呈碑记 夫马诉
  • 简介: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王迅中国蒙古族是民间说唱艺术有辉煌成就的民族。闻名世界的中国三大史诗有两部(10万诗行的《江格尔》与3万诗行的《格斯尔传》)①)一生、流传于蒙古草原。还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史诗、民间叙事诗群在蒙古族说唱艺术中闪烁光辉。从...

  • 标签: 中国东部 蒙古族 民间说唱艺术 考证 蒙古史诗 演唱艺人
  • 简介:北京名胜古迹──北京古塔之十侯伟,汪建民万松老人塔在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偏南,一座青灰色砖砌成的门楼里,矗立着一座八角九级的密檐式青砖塔。它就是北京城区唯一的砖塔“万松老人塔”。塔总高约15.9米,最下面是一层须弥座,须弥座之上为九层叠涩封护...

  • 标签: 名胜古迹 白云观 考略 须弥座 塔身 雍正皇帝
  • 简介:宋无是元初值得注意的诗人.邓光荐称为"逸士",冯子振命曰"韵人",赵孟頫许以"通吏",但宋无的面目并不清晰.本文拟对宋无的生平行踪、代父东征、不就荐举、北上大都等问题作一初步辨,并分析其思想发展脉络,以期对元诗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诗人 考略 元代 发展脉络
  • 简介:本文简单论述和评析了海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情况。作者认为,海外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不乏独到而新颖的视角和思路,但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总结。

  • 标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 海外研究
  • 简介:"耍孩儿"是元散曲、明俗曲中的曲牌,在我国戏曲和说唱音乐中被广泛运用,尤其在河南濒灭剧种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音乐形态.这对研究"耍孩儿"的形态演变过程和对河南濒灭剧种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河南 濒灭剧种 “耍孩儿” 音乐形态 曲牌 音乐结构
  • 简介:《河洛史志》2000年第四期载文《建置之称不可滥充洛阳古名——〈古代洛阳别称〉辩驳》(下称“辩文”),对笔者发表在《河洛史志》2000年第三期上的《古代洛阳别称》提出异议。辩文指出,拙文所“罗列”的古代洛阳别称既“滥”且“充”,当然训为“不可”,拜读之后有不敢苟同之处,故草成小文,以求教焉。

  • 标签: 洛阳 《河洛史志》 考略 别称 古代 异议
  • 简介:“毛泽东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的血统”,这是近年来一些书刊的一个话题。然而在具体问题上或有错误,或语焉不详。本文对毛泽东始祖毛太华戍滇的地点及离滇时间进行初步考证,认为毛太华洪武十四年入滇,因此其离滇不可能在洪武十三年;其在滇戍守之地不是澜沧县,而是澜沧卫(今永胜县)和云南中卫(今昆明地区)。

  • 标签: 洪武十四年 澜沧卫 云南中卫
  • 简介:关于“襄平”与“辽东”——曹雪芹祖籍辽阳之一杨大钧周汝昌先生《曹雪芹小传》称:“襄平,正所以借汉代地名以回避史事,不欲明出‘辽东’字样……曹振彦,有时是说成‘辽阳’了,可是有时又说成‘辽东’。不用说,‘辽东’是个泛词——正如‘襄平’代词一样,假如...

  • 标签: 曹雪芹祖籍 二十五史 高句丽 辽东郡 辽阳市 辽阳县
  • 简介:完成于18世纪上半叶的古典名著《儒林外史》,最早注意并描写了回民。通过汤知县发落回民案的情节铺叙及对汤镇台等的描写,较准确地反映了回族民族情感、心理和当时江南地区上层回民的生活习俗

  • 标签: 《儒林外史》 回民 汤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