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针对术后腹胀的常见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1)d,术后3例患者发生腹胀,腹胀发生率为5.2%。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主要与手术因素、心理因素、术后恢复因素有关,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于有效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腹胀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经后路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经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53例,经后路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疼痛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9%,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37±2.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2±2.28)分,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缓解疼痛具有显著优势,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固定治疗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常见形式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小规模投入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受其造价高昂、技术欠成熟等因素影响,直至近几年才随着新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而被熟知与应用,其涉及领域也不断扩大,为生活的便利提供条件。当前,3D打印技术已凭借其选材多样性、操作便捷性、可个体化定制等优势在医学临床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其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也备受关注。

  • 标签: 打印技术 脊柱外科 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 计算机技术 医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CT引导微创术式应用于脊柱疾病诊治中的切口感染预防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脊柱疾病患者分为2组,均行CT针对,在治疗上,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分别行切开手术、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诊治效果及术后伤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76%、56.1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比较术后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疾病患者行CT引导下微创手术技术检查,可更好获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在治疗方面,CT引导下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更好,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更低。

  • 标签: 脊柱疾病 CT检查 微创手术技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施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s角分别为(95.13±9.43)%、(96.43±10.52)%、(5.03±1.06)°,均优于对照组(75.82±6.25)%、(78.16±6.14)%、(7.10±2.51)°(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为E级的患者有54.17%,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促进胸腰段脊柱骨折良好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胸腰段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于降低开放性骨盆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开放性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负压吸引 围术期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实际角度的影响,探讨髋臼安全区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模型,确定冠状面、矢状面及髋臼轴,假设髋臼假体外展45°,前倾15°,简化成坐标图,运用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出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关系的函数公式,运用函数公式计算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外展角、前倾角变化趋势,在保持安全区范围内的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结果在假设髋臼假体外展角45°、前倾角15°不变的情况下,骨盆每前旋转5°,髋臼外展角增加0.24°~1.64°,前倾角减少3.70°~3.69°,骨盆每后旋转5°,髋臼外展角减少2.00°~3.47°,前倾角增加2.61°~3.62°。随着骨盆的前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增大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减小趋势;随着骨盆的后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减小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增大趋势,两者之间呈函数关系。如果骨盆旋转在+13.43°~-14.05°范围内,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保持在"安全区"范围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均有影响,其中对前倾角的影响更显著。骨盆在旋转+13.43°~-14.05°时,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仍在"安全区"范围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盆 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内、外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选择90例进行分组治疗,A组采取保守治疗,B组采取内固定治疗,C组采取外固定治疗,各30例。对比A、B、C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A组及C组比较,B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Majeed评分以及负重训练开始时间方面均更为优异(P<0.05)。与保守治疗相比,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提高(P<0.05),内外固定治疗效果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外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改良Stoppa入路,B组髂腹股沟入路。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0%和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较髂腹股沟入路更加明显,适合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在2017年3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脊柱骨折的62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中医综合护理的方法。护理之后比较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况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身体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情况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脊柱骨折 便秘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胸腰椎多阶段脊柱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人,其中男性患者34人,女性患者26人,患者平均年龄45.3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方案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方案作为观察组。对比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6人,女性患者14人,患者平均年龄45.1岁;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13人,患者平均年龄45.4岁。结果对比组患者在治疗后完全恢复功能及功能恢复较好的共有21人,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完全恢复功能及恢复效果较好的共有26人,治疗有效率为86.7%。对比组患者在出院时仍存在腰背疼痛的患者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20.0%,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仍存在腰背疼痛的患者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6.7%。结论后路手术疗法对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前路手术疗法。

  • 标签: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转移瘤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损伤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均自愿采取保守治疗并给予随访,记录观察保守治疗效果。结果入选68例患者中,在观察期间因发生继发或者迟发性的神经损伤而转为手术治疗者23例,其余45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并对其随访3-6个月,随访中统计发现,出现间歇性腰痛患者4例,大腿前侧的股神经支配区出现皮肤感觉异常者2例,其余患者随访预后良好。结论严格掌握、遵守保守治疗适应症为保障保守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同时对该类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

  • 标签: 胸腰段脊柱损伤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38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治疗,评估其手术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130~220min范围内,术中出血量是400~800ml,获得I-Ⅲ恢复,且本组患者手术后的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是(88.93±12.75)cm,高于手术前的(42.33±11.28)cm(P<0.01)。结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结合其脊髓损伤程度、骨折类型等选取相应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方式 椎体前缘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另予艾灸、穴位按摩、耳穴埋籽、中药敷贴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便秘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78.2%,实验组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便秘方面,中医护理干预具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脊柱骨折 便秘 中医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伴截瘫护理措施。对该病症进行全面综合、正确的护理,可使病人顺利的渡过手术关、并发症关,提高生存率,减少病死率,力争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损伤 截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优质组。传统组行普通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术前、术后护理满意度;(2)住院天数;(3)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优质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比传统组高,P<0.05;(2)优质组住院天数显著比传统组短,P<0.05;(3)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 优质护理干预方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