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栓塞对脑血管畸形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治疗与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功能及预后。结果:治疗,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患者施以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可明显改善其日常生活功能及预后。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血管畸形 日常生活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2月-2022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研究期内完成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35名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观察组),一组35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29/3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偏瘫等并发症发生率指标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17.14%(6/35),(p<0.05)。结论: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围术期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 畸形出血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2年01月~2014年01月临床上对50例食管癌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支架堵塞,其余48例均无堵塞、移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健康对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食管支架置入术能迅速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其吞咽困难,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有效控制肺部或胸膜腔感染1,,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支架的耐受,延长支架的使用时间。

  • 标签: 食管癌 支架置入术后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特点为突发局限或弥散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已成为导致社会居民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循环脑梗死(PCCI)是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常见类型,疾病异常凶险,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为此起病后实现血管再通具有重要意义,故而PCCI血管治疗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就PCCI血管治疗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ACCI 血管内治疗 静脉内溶栓 机械取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择颅内外狭窄血管进行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率(9.38%)显著低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头痛、头晕、肢体乏力、视物模糊、肌力等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患者死亡,术中无脑卒中发生、支架移位与脱载,术后2dCT血管造影(CA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术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增多,达峰时间缩短,所有患者放置支架手术成功。结论对缺血性卒中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采取支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血管狭窄情况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分别对其实施介入支架治疗及常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病变血管血流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 标签: 介入支架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为某些方面具有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A)的优势,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至少不比ECA差。2004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将CAS用于颈动脉分叉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治疗,随着血管介入材料不断革新,相信CAS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发展。本文就其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CAS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对47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对19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在未使用保护装置的283例患者中,对202例患者采用预扩张,占71.4%;66例采取扩张,占23.3%;12例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占4.2%;3例未扩张,占1.1%.结果47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2例治疗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1例死亡;术后颅内出血死亡1例,术后30d内卒中或死亡6例,占1.26%.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占4.6%.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支架治疗是安全的,若操作规范,可以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并发症 治疗 患者 血管内支架 颈内动脉狭窄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5mm,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梗阻症状积分由4~5分降至术后0~2分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金属膨式支架可迅速缓解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腔静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经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人数均为半数(37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踝肱指数、心理状态及症状康复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对照组踝肱指数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踝肱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康复率91.89%高于对照组患者72.97%(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个体化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模式有利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的症状改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取得显著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康复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支架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应用在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院的管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66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血压变化、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为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压水平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控制其血压变化,管理效果更理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缺血性脑血管 出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院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比较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对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诊的78例接受支架植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在相应病变血管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39例患者在相应病变血管置入普通金属裸支架。对比分析手术2周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各项衡量指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射血前期(PEP)、射血时间(LVET)、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I)与普通金属裸支架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可以认为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普通金属裸支架更能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裸支架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心血管出院患者提高其家庭护理质量中的作用,使医疗护理服务得到延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在医院和家庭中建立有目的的互动。方法将160例心内科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于出院3天、1、3、6和12个月后均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的规律服药、膳食搭配、科学运动、护理康复技能及定期检查等进行督促指导,以提高患者家庭护理质量;对照组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回访前和回访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电话回访患者家庭护理质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出院患者家庭护理质量。

  • 标签: 电话回访 心血管内科 出院患者 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