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10激动剂(agomiR-210)对糖尿病肾脏病(DKD)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5周龄雄性SD大鼠被分为正常对照(NC)组、agomiR-NC对照组、agomiR-210对照组、DKD模型组、DKD+agomiR-NC组和DKD+agomiR-210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持续喂养12周后建立DKD大鼠模型。于持续喂养期的第2周至第4周给予DKD+agomiR-210组大鼠尾静脉注射agomiR-210(20 nmol/kg),每周2次。定期检测空腹血糖、24 h尿白蛋白(Alb)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实验第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组织。HE、PAS和Masson染色法评估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的分布与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p)-Smad3和p-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DKD模型组比较,DKD+agomiR-210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血糖水平、糖原沉积和胶原蓄积均显著降低(均P<0.05),尿Alb与MAU排泄均明显减少(均P<0.01);肾组织TNF-α、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α-SMA、Col-Ⅰ、Col-Ⅳ、FN、p-Smad3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agomiR-210可减轻大鼠DKD肾脏病理改变和减少尿Alb、MAU排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mad3和NF-κB活性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大鼠 炎症 纤维化 miR-210 肾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吡啡尼酮联合运动疗法对特发性肺纤维( idiopathic pulmo nary fibrosis , IPF )患者治疗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120 例 IPF 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 60 例患者 。对照组 采用吡啡尼酮治疗与常规 护理 干预 ,实验组 吡啡尼酮联合运动疗法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 前 ,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 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 )评分及 FEV1%FVC、 FEV1%Pr、 MVV值比较 ,数据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后,实验组临床疗效、 FEV1%FVC、 FEV1%Pr、 MVV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实验组 SGRQ 评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吡啡尼酮联合运动疗法在治疗 IPF 患者方面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减少吡啡尼酮治疗量,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疗法 吡啡尼酮 特发性肺纤维化 生活质量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223对大鼠心肌细胞纤维相关通路的保护作用及对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2(TGFBR2)的表达调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以TGF-β人工诱导心肌细胞纤维相关通路活化,分为模型组、miR-223组(转染miR-223过表达慢病毒)以及miR-223-NC组(转染miR-223-NC慢病毒),同时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免疫组检测α-SMA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心肌细胞miR-223、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wist1、TGFBR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Twist1、TGFBR2、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及α-SMA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23对Twist1、TGFBR2 3′UTR的靶向调控。结果miR-223组α-SMA阳性心肌细胞平均吸光度(0.089±0.013)明显低于模型组和miR-223-NC组(0.134±0.018,0.132±0.016);miR-223组心肌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wist1、TGFBR2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及miR-223-NC组比较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TGFBR2、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及α-SMA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及miR-223-NC组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TGFBR2 3′UTR野生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miR-223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均显著降低[(0.48±0.06,0.51±0.07)比(0.92±0.17,0.94±0.12)]。结论miR-223可能通过下调Twist1、TGFBR2基因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中纤维相关信号通路活化。

  • 标签: 微小RNA-223 心肌纤维化 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2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纤维肺损伤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病,病程不可逆,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肺间质纤维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发性肺纤维中许多异常表达的标志物无法透过肺内皮屏障,检测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比较困难。因此,采用能反映肺功能和血气屏障损伤敏感而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肺纤维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以此判断疾病的转归、预后,实现个体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生物学标记 特发性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背景本研究旨在比较具有急性加重(AE)史的特发性肺纤维(IPF)和其他纤维性间质性肺疾病(FILD)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因AE-IPF和AE-FILD而住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和比较IPF和非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资料。从死亡证明中获取患者潜在的和直接死亡原因。结果共128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本组患者中,IPF(79例,62%)、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17例,14%)和石棉肺(11例,8.6%)是最常见的FILD亚型。因AE-IPF住院的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6个月,而其他AE-FILDs患者中位存活期为21个月(P<0.001)。住院时的年龄、性别或肺功能测试结果无法解释患者存活时间的差异。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和RA-ILD患者的预后最佳。肺纤维是IPF患者和其他FILD患者的最常见潜在死亡原因,分别占其死亡原因的87%和78%。结论我们发现,具有AE史的非IPF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E-IPFs患者。患者的预后受肺潜在疾病的影响,这是因为肺纤维是大部分所有经历AE的FILD患者的潜在死亡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与肝纤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参照Child-Pugh分类法将其分为Child A组39例、Child B组27例、Child C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sICAM-1、sP-selectin以及肝纤维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IIIP)、IV型胶原(CIV)]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甲状腺素、sICAM-1、sP-selectin与肝纤维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T3、T4及sICAM-1、sP-selecti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hild A组、Child B组血清T3、T4均高于Child C组,且Child A组高于Child B组,Child A组、Child B组血清sICAM-1、sP-selectin水平均低于Child C组,且Child A组低于Child B组(P均<0.05);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患者血清HA、LN、PIIIP、CIV水平呈现依次升高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3、T4水平均与HA、LN、PIIIP、CIV呈负相关关系,血清sICAM-1、sP-selectin水平均与HA、LN、PIIIP、CIV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sICAM-1、sP-selectin均与肝纤维指标密切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 肝硬化 肝纤维化
  • 作者: 李丽 王长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广东深圳 518107;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黑龙江佳木斯 152400,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广东深圳 518107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胚胎发育基因PAX2在肾间质纤维大鼠中的再表达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细胞表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特异性标志物E-cadherin和α-SMA的关系,探讨PAX2在肾间质纤维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各40只。于术后3、5、7、14d(每组10只)处死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双染检测PAX2和E-cadherin/α-SMA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PAX2、E-cadherin和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UUO组出现明显的纤维表现;②免疫组双染结果发现sham组大鼠PAX2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无表达,E-cadherin蛋白大量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蛋白仅表达于小动脉的肌层,PAX2和E-cadherin /α-SMA之间无共表达;UUO组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PAX2和α-SMA表达更加明显,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PAX2和α-SMA蛋白共表达区域增加;③PCR结果显示sham组肾皮质中PAX2 mRNA少量表达,E-cadherin mRNA大量表达,α-SMA mRNA有微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3d UUO组PAX2 mRNA出现表达,E-cadherin mRNA表达减少,α-SMA mRNA表达增加,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PAX2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E-cadherin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以上三个指标UUO组与sham组及UUO组各时间点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④相关分析表明:PAX2 mRNA水平与α-SMA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993, P<0.05),与E-cadherin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983,P<0.05)。结论胚胎发育基因PAX2在肾间质纤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再表达与EMT细胞表型特异性标志物E-cadherin/α-SMA蛋白和mRNA表达存在一定的联系,PAX2再表达参与了肾间质纤维EMT过程。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 PAX2基因 E-cadherin α-SM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对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肝纤维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HBV ND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酶(HA)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LN、PCⅢ、Ⅳ-C、ALT、AST、总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可以降低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机体血清肝纤维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 标签: 乙型肝炎,慢性 肝硬化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 肝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肺纤维合并肺气肿和单纯慢阻肺肺气肿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 我中心(急救中心) 的 肺纤维合并肺气肿患者(观察 1 组; n=36 )和 单纯慢阻肺肺气肿( 观察 2 组; n=40 ) 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表现方面,观察 1 组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双下肺爆裂音的发生率均较观察 2 组高, P<0.05 。动脉血气方面,两组 PaO 2 均低于正常值, PaCO 2 均高于正常值,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 。影像学方面,观察 1 组肺气肿表现以小叶中心型为主,观察 2 组以瘢痕旁型为主。预后方面,两组随访 1 年期间的病死率分别为 5.88% 和 2.78% ,组间比较, P>0.05 。 结论: 肺纤维合并肺气肿和单纯慢阻肺肺气肿发生后均会出现的动脉血气异常,远期预后相似,但前者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两者均具有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 标签: 肺纤维化肺气肿 单纯慢阻肺肺气肿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现行日本呼吸学会(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 JRS)评分系统和GAP (gender, age and physiologic variables)分期标准在评估特发性肺纤维(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IPF的155例患者,其中男149例,女6例,年龄40~80岁,平均(63±7)岁。分别使用JRS评分系统及GAP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度分期,JRS评分Ⅰ期91例(91/155,58.7%),Ⅱ期29例(29/155,18.7%),Ⅲ期24例(24/155,15.5%),Ⅳ期11例(11/155,7.1%);GAP分期Ⅰ期89例(89/155,57.4%),Ⅱ期52例(52/155,33.5%),Ⅲ期14例(14/155,9.0%)。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情况。结果按照GAP分期,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征、脉搏氧饱和度(SpO2)、超敏C反应蛋白、圣乔治评分(SGRQ)、二氧化碳分压(PaCO2)、6 min步行试验及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各期分别为68、37、9例)、存在呼吸道症状(各期分别为70、48、1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2、20、8例)、ESR[各期分别为(24±17)、(30±21)、(41±22)mm/1 h]、PaO2[各期分别为(92±24)、(81±20)、(74±15)mmHg,1 mmHg=0.133 kPa]、FVC[各期分别为(2.9±0.6)、(2.2±0.5)、(1.6±0.3)L]及FEV1[各期分别为(2.4±0.5)、(1.8±0.5)、(1.4±0.3)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呼吸道症状及体征、超敏CRP、ESR、圣乔治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各期分别为(99±22)、(76±3)、(66±3)、(54±4)mmHg]、PaCO2[各期分别为(39±3)、(40±3)、(39±4)、(38±5)]、SpO2[各期分别为(97.2±1.2)%、(95.2±1.0)%、(93.2±1.3)%、(87.4±4.1)%]、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各期分别为(94.1±1.0)%、(93.2±1.2)%、(90.2±1.1)%、(87.4±4. 1)%]、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1、13、11、5例)及FVC[各期分别为(2.6±0.7)、(2.6±0.7)、(2.2±0.6)、(2.2±0.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方法结果存在一致性(P<0.05),但一致性不强(Kappa值<0.75)。按照GAP分期标准的各期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系统的各期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P分期标准和JRS评分系统在评估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准确性和一致性均不高,两种评分方法在评估生存率方面未能体现出价值。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JRS评分系统 GAP分期标准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患者急性期和晚期皮肤毒性和放射诱发的肺纤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236例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容积调制弧光(VMAT/RapidArc®)治疗,于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进行临床检查以检测放疗相关的皮肤毒性,同时在随访阶段通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肺纤维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20例患者进行了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扫描,剩余16例因依从性差(无法耐受屏住呼吸至少20 s)行自由呼吸(FB)扫描,采用DIBH扫描的患者右肺体积为(2 416.3 ± 550.8)cc,FB扫描患者右肺体积为(1 278.6 ± 514.3)cc;采用DIBH扫描的患者左肺体积为(2 125.4 ± 428.6)cc,FB扫描患者左肺体积为(1 058.9 ± 520.5)cc,DIBH和FB的肺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右肺 = 0.001,P左肺 = 0.001)。169例(71.6%)出现1级皮肤毒性,56例(23.7%)为2级,2例(0.8%)为3级,9例(3.8%)无任何皮肤毒性反应。在放疗期间、放疗结束6个月均无症状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晚期皮肤毒性评价显示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皮肤毒性反应,皮肤毒性反应中主要以毛细血管扩张症、乳房水肿和皮肤萎缩为主;12例出现肺纤维表现,检测到肺纤维的随访时间为12 ~ 28(12.5 ± 0.6)个月。肺部纤维病变的体积为1.5 ~ 18.3(6.6 ± 1.0)cc。部分体积(V20、V30、V40及V50)与肺纤维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 < 0.01);在12 ~ 33(28.6 ± 1.2)个月的随访时间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为100.0%。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保守手术后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是较为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上参考和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计算机辅助 肺纤维化 皮肤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鲁西南地区儿童急性百草枯(paraquat)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引起肺间质纤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鲁西南地区12家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中毒14 d后胸部CT的表现,将患儿分为肺间质纤维组和无肺间质纤维组。对百草枯中毒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肺间质纤维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研究期间12家医院共收治中毒患儿307例,其中急性百草枯中毒61例,占19.87%(61/307),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49例进行分析。男/女为26/23,年龄分布为8个月~14岁,百草枯中毒月份以7~9月为主,中毒途径均为口服,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率为8.2%(4/49),45例存活患儿中,肺间质纤维发生率为44.4%(20/ 45)。肺间质纤维组和无肺间质纤维组的血液净化次数、接触毒物至血液净化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比例、尿液百草枯浓度、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接触毒物至洗胃时间、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T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触毒物至洗胃时间(OR=0.683,95%CI 0.210~2.222)、接触毒物至血液净化时间(OR=0.0133,95%CI 0.004~0.042)、血液净化次数(OR=2.862,95%CI 1.450~5.648)、尿液百草枯浓度(OR=1.435,95%CI 1.085~1.898)以及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OR=0.190,95%CI 0.048~0.757)与肺间质纤维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儿,早洗胃、早做血液净化、适当增加血液净化次数及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均可降低百草枯中毒患儿肺间质纤维的发生。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儿童 血液净化 肺间质纤维化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显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髓逐渐减少,骨髓小粒空虚,造血组织被脂肪细胞取代,这种骨髓脂肪组织取代造血组织的进程称为骨髓脂肪骨髓脂肪是造血微环境中重要成分,骨髓脂肪和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对造血具有促进/抑制的双相作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脂肪机制探索将有助于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了解。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脂肪 脂肪因子 造血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N-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纤维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取我院特发性肺纤维 患者 46 例,随机 分研究组(孟鲁司特钠联合 N-乙酰半胱氨酸) 与对照组(泼尼松) 各 23 例,评估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 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活量指标、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无差异 ,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一氧化碳弥散量( 3.69±0.24 )、肺活量指标( 2.19±0.14 )与血氧分压指标( 97.68±4.32 )均高于对照组 3.41±0.08 、 2.01±0.07 与 70.47±3.19 ,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 55.25±2.36 )低于对照组 74.08±3.52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04% )低于对照组( 39.13% ),研究组有效率( 95.65% )高于对照组( 73.93% ), P< 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特发性肺纤维 患者采用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指标与血气分析指标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选取73例血吸虫病患者,以肝活组织检查为"金标准" ,评估瞬时弹性诊断仪(Fibroscan)和无创诊断模型对日本血吸虫肝病患者肝纤维程度预测价值。结果Fibroscan测定值与肝组织病理等级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r = 0.651(P < 0.001)。Fibroscan预测F1(轻微肝纤维)的截断值7.90;预测F2(显著肝纤维)的截断值为8.15;预测F3(严重肝纤维)的截断值为10.1;预测F4(肝硬化)的截断值为18.0。ARPI和FIB-4预测血吸虫病患者轻微肝纤维具有较高价值;Fibroscan预测血吸虫病患者显著和严重肝纤维时,优于无创诊断模型。

  • 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弹性诊断仪 无创诊断
  • 简介:摘要纤维性肺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异质性弥漫性肺疾病,肺纤维是终末期纤维性肺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之一。特发性肺纤维(IPF)是一种代表性的纤维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与衰老相关。端粒是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帽状结构,端粒长度缩短时,细胞会发生衰老或凋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遗传稳定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和端粒酶基因突变与纤维性肺疾病发病及预后有关。我们旨在综述端粒、端粒酶相关基因标志物与IPF及其他纤维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长度 基因突变 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CD40L)交联系统在矽肺纤维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职业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患者共64例,根据病例诊断将其分为矽肺组、对照组,每组各32人。收集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CD40L蛋白表达的水平;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6)、干扰素(INF-γ)和单核细胞趋蛋白(MCP-1)的含量。将两组BALF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FL-1细胞共培养,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BALF分离得到的T淋巴细胞比较,矽肺组BALF分离得到的T淋巴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BALF中IL-8、IL-6、INF-γ、MCP-1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ALF加入培养基培养HFL-1细胞比较,矽肺组肺泡灌洗液加入培养基培养HFL-1细胞的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α-SMA荧光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CD40L交联系统可促进T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Collagen I和α-SMA,使肺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矽肺纤维的形成。

  • 标签: 矽肺 纤维化 CD40-CD40配体 I型胶原蛋白 α-平滑肌动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蓬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确诊为肺癌且接受三维适型放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和放射治疗,对照组从放疗开始后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放射性肺纤维发生时间;于放疗结束后2、4、6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结果治疗2~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6周后血清ACE、TGF-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HBO治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能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并延缓放射性肺纤维的发生,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高压氧 肺癌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