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度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婴儿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婴儿分为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麻醉组,每组婴儿35例,对比分析两组婴儿插管前后呼末CO2分压和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以及心率等。结果在对婴儿患者进行不同麻醉后,喉罩麻醉组的婴儿心率要比气管插管麻醉婴儿平稳,而在进行麻醉后,喉罩麻醉组的中心静脉压以及心率均小于气管插管麻醉组,并且喉罩麻醉组婴儿呼末CO2分压、气道峰压明显优于气管插管麻醉组婴儿,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在临床使用中效果较为明显,且有助于婴儿各项体能指标保持稳定,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婴儿麻醉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84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患者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42例。干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常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患者麻醉拔管前后生命体征,同时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即刻平均动脉压为(91.4±5.2)mmHg、常规组为(99.3±6.6)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79.4±4.9)次/min、常规组为(86.5±4.2)次/min;干预组患者拔管后平均动脉压为(93.7±6.2)mmHg、常规组为(104.9±5.3)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81.2±5.5)次/min、常规组为(88.4±4.5)次/min,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常规组为35.7%,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更高,效果更理想。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单独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复合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管插管麻醉和喉罩麻醉在临床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甲、乙两组,各35例,分别给予喉罩麻醉和传统气管插管麻醉,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甲组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分别是(54±12)s、(126±21)s,显著要短于乙组的(285±41)s、(480±100)s,甲组患儿喉痉挛情况的发生率也更低,仅有1例患儿出现了喉痉挛情况,发生率是2.86%,显著低于乙组的17.14%,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儿手术治疗中,给予其喉罩麻醉,不仅操作简单便捷,缩短了麻醉苏醒的时间,而且安全有效,对患儿喉部的刺激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麻醉 喉罩麻醉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的临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腰-硬联合麻醉50例,Ⅱ组硬膜外麻醉50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血压变化、上升到各个麻醉平面上界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压下降发生时间Ⅰ组明显早于Ⅱ组,上升到各个麻醉平面上界的时间Ⅰ组短于Ⅱ组,麻醉效果Ⅰ组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用急症剖宫产。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全麻,实验组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段时间入住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对比组(n=25),实施全身麻醉,双号则划分为研究组(n=25),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比较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相对较低(P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三甲医院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样本进行分析,共取样本178例,女性比男性多10人,年龄控制在30-75岁之间,其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传统全身麻醉的样本数量相近,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分析。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传统麻醉麻醉效果、术后身体机能恢复方面具有同样效果,但在术后不良症状控制方面,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更为优良。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手术效果 样本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达到10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与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而且患者麻醉恢复更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黄碱用量及术者和产妇满意率。方法拟行剖宫产的产妇46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组(EA组)各232例,记录麻醉前、切皮时、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BP,观察产妇术中的血管活性药、辅助药用量,记录术者、产妇满意率。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胎儿娩出后10min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切皮时的SBP、DBP、HR和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多于EA组,而辅助药用量低于EA组(P<0.05);CSEA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于E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都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是剖宫产较好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预后更加积极,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 麻醉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小儿麻醉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P

  • 标签: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小儿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3月-9月期间开展,将92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病患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后者全麻。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使用剂量、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两组患者不同的麻醉方式可以得知,对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采用观察组的麻醉方式起到的效果是更好的,这种麻醉方式不同于全麻,能够降低药物使用量,并且麻醉的处理安全性也是较高的。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2021年9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3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数据、术后各时段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数据均更优于对照组,且其术后各时段认知功能恢复更佳(P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术后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发现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影响无显著差异。结果:深度麻醉组的应激反应指标显著增高,浅度麻醉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中度麻醉组术后认知功能表现较好。这表明,麻醉深度对术后恢复质量有重要影响。结论:利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精确调节麻醉深度,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麻醉深度监测仪 麻醉质量 结肠癌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子宫松弛程度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建立气腹后、手术结束时、气管插管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44例(81.5%),良8例(14.8%),差2例(3.7%),对照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33例(61.1%),良9例(16.7%),差12例(22.2%)。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差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9.81±10.37)min,麻醉苏醒时间为(6.07±2.29)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0.47±15.56)min,麻醉苏醒时间为(10.14±4.41)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要远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单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