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Papillons)作品2创作背景写于1829至1831年间,1832年由吉斯那出版社出版.正是从这首套曲开始,舒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舒曼 钢琴套曲
  • 简介:<正>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阿炳)的传世之作《泉映月》,自50年经杨荫浏等抢救录音并灌制唱片问世,阿炳精湛的演奏技艺(包括另外两首胡曲《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共六首,其中《寒春风曲》和《龙船》未灌片)便成为民族音乐珍贵遗产得以保存流传。35年来,历经各家揣摩研究,提炼润色,

  • 标签: 《二泉映月》 民间音乐家 民族音乐 《听松》 演奏技艺 华彦钧
  • 简介:阿萨菲耶夫(1884-1949)1943年起,任苏联科学院院士,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音调论》1947年作为《音乐形式即过程》的第部出版,后收入苏联科学院出版的《阿萨菲耶夫选集》第四卷,被苏联音乐界认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经典性音乐美学专著。国外早有译本。本译文据原作译出,本期刊出代绪言。全书共十二章,将陆续刊出。限于水平,深望识者指正。

  • 标签: 音乐形式 音乐美学 苏联科学院 萨菲 十二章 音列
  • 简介:连奏连奏的应用连奏即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奏法。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性经过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等。连奏的声音效果圆滑连贯,柔和如歌。连奏的触键要点钢琴,从它的发音方式——打击琴弦发音和发音不能延续的发音特征来讲,用钢琴歌唱不是其性能的特长。但由于现代钢琴制作的先进,尤其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改善与发展,用钢琴歌

  • 标签: 连奏 歌唱性 跳音 奏法 断奏 钢琴触键
  • 简介:教出一个优秀的胡学生是很艰难的一要有科学的教学,要学生勤奋好学等等。这还是指的高才学生。把一个不很理想的材料教成一个优秀的胡演奏者就更其艰难了—整个教学是一个对他们的音乐素质和演奏素质进行提高的惊硷的进程。这种后天的改造人的素质的工作正是我们胡教师的崇高职责。从不会运弓到正确运弓发出悦耳多变的乐音,从不会运指到灵巧有力令人目不暇接的快速运指等等,这是演奏素质的改造和提高,从只会大致唱准(即听准)一个八度的音阶到准确无误地判断和听准胡三个八度以上的所有十二音阶,从定准自己的空弦音到玩味近现代十二音序列音乐作品的音程音色等等,这是学生音乐素质的改造和提高。我们胡教师教学工作的实质就是改造和提高学生的这两种素质(当然还包括有限的表演素质)。器乐演奏是演奏者内心音乐(默唱)和感情的音响化。对器乐演奏专业之一的胡来说,是学生内心音乐(默唱)和感情通过相应演奏技法而发出预想的音响这一过程,这一预想的音响随时得到演奏

  • 标签: 音乐素质 二胡演奏 运弓 器乐演奏 音乐作品 十二音序列
  • 简介:前苏联演员和木偶合演的影片(金钥匙),是我50年代看过的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主题涉及俄国人的传统论题之一:幸福。金钥匙是开启幸福国门的钥匙,历尽千辛取得了钥匙又不知门在哪儿。最终打开门以后主题歌开唱。不用说,歌曲产生了强烈的效果。那时的中苏

  • 标签: 玛依拉 多伊 群众歌曲 卫国战争 夏伯阳 纺棉花
  • 简介:《走西口》是“人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广为传唱。本文着重对唱腔《走西口》的唱词和音乐进行分析,由唱词的口语化、衬字和叠字的运用、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唱腔的板式变化、调式调性、旋律发展手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艺术特色,详尽阐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言及专业技法,以期进一步挖掘这一宝贵艺术遗产中的丰富养分。

  • 标签: “二人台” 《走西口》 唱词 音乐 艺术特色
  • 简介:变秦式展开手法是歌曲创作的常用手法,它包括严格变秦、自由变秦、紧缩、放宽、倒影等手法。严格变秦——音乐材料的重复变形的写法,是变秦的基本手法。它比一般的“变化重复”无论变化的范围与幅度都要大些。严格变秦要求保留原型主题的基本旋律线、骨干音和结构特点,用加花的办法给旋律装饰变奏(常用旋律的邻近音加花装饰),也可以把原有曲调简化。但常

  • 标签: 发展手法 自由变奏 基本手法 骨干音 原型主题 装饰
  • 简介:王国是早期从封建营垒中走出来的资产阶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资产阶级美学的启蒙者,'新史学的开山',戏曲史科学的奠基人。他的学术研究历程与他的思想变化密切关联:由对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到对传统诗歌理论的研究,由传统诗歌理论的研究到戏曲历史的研究,又由戏曲历史的研究转入上古史的研究。传统诗歌理论的研究,以其《人间词话》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宋元戏曲考》成为戏曲史科学奠基之作。《人间词话》是王国运用西方的先进资产阶级学术观点对传统诗歌理论研究的结晶,他的'境界'说或'意境'说,概括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精粹;他的《宋元戏曲考》的研究方法,为开拓新的学术门类提供了范例。

  • 标签: 戏曲史 《宋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 资产阶级学者 思想变化 元杂剧研究
  • 简介:早在六十年代初,我曾用八开大纸将杨荫浏先生为阿炳记谱的《泉映月》分七段作上下对比抄写。通过分析,明确了乐段、乐句之问的细致差别。这对理解乐曲,尤其是背谱颇有帮助。对照阿炳本人演奏的录音,这份乐谱所标明的力度变化,乐谱记录较为详细,给演奏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然而,我总觉有以下几点疑惑:

  • 标签: 阿炳 《二泉映月》 乐谱 乐段 背谱 演奏者
  • 简介:拉琴和修琴,乍听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精通胡演奏的人来说这是保证顺利演奏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众所周知,一把好的胡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一把经过演奏者精心调试的琴还可以发出演奏者所需要的、更富有特色和表现力的声音。

  • 标签: 二胡教学 调试方法 演奏技巧 保养方法 演奏质量
  • 简介: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五日至七日,中国音乐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召开第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及二十几个省市音协向大会发来贺电、贺信。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成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枫,副部长高泰

  • 标签: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音协 李焕之 刘成果 一九 刘锡津
  • 简介:<正>由中国音协和马思聪研讨会主办的纪念著名音乐家马思聪诞辰80周年暨“第届马思聪研讨会”,1992年12月7日至11日于广东省海丰县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36名代表以及海丰县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本届研讨会主要就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作了研讨:1,马思聪在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2、马思聪的音乐创作;3、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

  • 标签: 马思聪 研讨会 领导 近现代音乐 小提琴演奏 音乐创作
  • 简介:<正>童忠良在《黄钟》1988年第4期发表论文,对战国古墓出土的64件曾侯乙编钟与号墓出土36件编钟,作了比较。号墓均不及一号墓出土的编钟规模壮观。特别是一号墓的曾侯乙编钟上刻有错金铭文2800余字,被喻为中国古代乐理大全,而号墓编钟却无任何铭文,它们的音乐性能都较良好,至今尚可演奏。号墓编钟的定调与标音与曾侯乙编钟所不同的是,号墓钟出土时并无钟架,它的摆置与曾侯乙编钟按西面与南面作曲尺形的安放是安全一致的。从号墓西面的7件编钟的正鼓音依序排列,

  • 标签: 曾侯乙编钟 发表论文 同均三宫 出土 中国古代 理论数
  • 简介:中国古代崇尚的人格境界,是'儒、道思想'互异、互融的道德意识的自我体认,在客、我关照后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我们把它理解为审美意识中所揭示的超我之境.中国艺术精神,稽古至今,盖无不受其影响.传统艺术美学,自生发时起便是围绕这一高尚的人格精神展开的.近世胡艺术的发展也传承着这一精神的架构,并被它激活而贯穿之.

  • 标签: 传统美学 二胡艺术 人格精神 审美意识 道德意识 道家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