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西洋乐器的中国乐曲创作是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领域。说它重要,是因为西洋乐器具有巨大的表现潜能,中国现代音乐不能不利用这种有效的工具;说它困难,是因为这是以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为写作技术基础

  • 标签: 五十年代 丁善德 风格特征 教授 创作成就 钢琴独奏
  • 简介:本文从“注重旋律的灵魂:民族性”、“追求生活的魅力:形象性”、“把握审美的脉搏:创新性”三个方面论述作曲家向东流的歌曲音乐创作

  • 标签: 向东流 民族性 形象性 创新性
  • 简介:《中国风》是鲍元恺先生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所编创的交响音乐系列。其首篇《炎黄风情》系由天津乐团首演并录制了广播节目及磁带,王钧时先生指挥。关迂部作品,已有多篇文章在海内外给予高度评价。本文拟从天津乐团的演奏方面谈谈关于交响乐队演奏民族音乐的音律问题。

  • 标签: < > 鲍元恺 交响音乐 演奏 评论
  • 简介: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乐曲形式.在曲牌母体原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子体,形成无数千变万化的再生变体曲牌,既是我国传统音乐传播辐射的重要载体,又是中国传统音乐特有创作思维的反映.本文从曲牌音乐的同宗概念、曲牌的由来与传播、曲牌变体的类型、曲牌千变万化与特有音乐创作思维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曲牌 母体 子体 载体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传播
  • 简介: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曾于本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并委托肖友梅在"国立音专"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本文从此音乐历史事件阐述出发,论证了中国近现代中西音乐文化交融时期。齐尔品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 标签: 钢琴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 民族风格 民族音乐 中国风格 贺绿汀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由中西音乐文化交融所繁衍出的一系列创作模式,揭示该音乐体裁创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阐释当代艺术歌曲的创作既得益于历史殷鉴,又得益于现实需要

  • 标签: 艺术歌曲 音乐创作 创作手法 钢琴伴奏
  • 简介:以演唱、演奏为方式的表演实践,是音乐作品通向听众的必由之路和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也是音乐艺术不同于绘画、小说、诗歌等艺术的特征之所在。本文正是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着重论述了演唱这个二度创作的内涵和在艺术、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 标签: 音乐的表演阐释 二度创作 歌唱技术 艺术修养
  • 简介:青海省黄南藏戏团以改编传统藏戏而不断提高了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历史地位。《乐意仙女》、《苏吉尼玛》、《藏王的使者》等就是在传统藏戏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优秀剧目。近年创作的现代藏戏《金色的黎明》,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采,感人的艺术形象,崭新的舞台面貌和亦庄亦谐、乍喜又悲的多色彩的审美意

  • 标签: 创作特色 戏新 新风采
  • 简介:蜚声乐坛的二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由张长城、原野创作的同名中音板胡独奏曲移植而来(乐谱见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之《1949-1979板胡曲选》P.14-16)。该曲从1958年传世至今,40余年来魅力不减,堪称精品,深受演奏者及听众喜爱。

  • 标签: 二胡曲 演奏特色 音板 板胡 独奏曲 演奏者
  • 简介:<正>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着近现代史的开端及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一潮流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1927年,中国第一家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学校——国立音乐院在上海的成立。这无疑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学校的西制教育,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传统的趋势,从而使中国的音乐教育几乎处于全盘西化的状态,造成近代音乐发展与古代传统音乐之间出现了断层。这时候,一个外国人的到来,却对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俄裔

  • 标签: 创作民族化 中国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风格 音乐教育 世界乐坛
  • 简介:文章围绕着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及其音乐创作有关的问题展开思考,以求说明小剧场歌剧的基本特性、总结这部小剧场歌剧音乐创作的有关情况,以为这类新兴歌剧样式的繁荣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歌剧 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现代联曲体 主题 音色
  • 简介:“和声风格民族化”在我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的萌芽王青肖友梅(1884~1940)、赵元任(1892~1982)、青主(893~1959)和黄自(1904~1938)作为我国第一代系统地掌握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的作曲家,曾为中国新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过不可...

  • 标签: 专业音乐创作 和声风格 非三度叠置 五声性 四度叠置 传统功能
  • 简介:  G大调钢琴协奏曲>是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代表作品之一.此曲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的节目中,且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强势地位.此曲被后人誉为"精湛的嬉戏性"杰作.但是目前在我国还未见到有公开演出的报道.研究这首协奏曲是想从作者拉威尔的创作风格着手,分析他的曲式结构、创作方法、创作特点,特别是创作风格.将这首作品更广泛地介绍给我国音乐界的听众中,同时在自己演奏这首作品时能将作者的本意准确地表示出来,在自己的演奏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

  • 标签: 创作风格 协奏曲创作 大调钢琴
  • 简介:<正>我一生走的音乐创作道路,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新中有旧,旧中有新.说也惭愧,走了半个多世纪,成绩平平;少壮不努力,老太徒伤悲.我没有真正想清楚的东西,不愿轻易随声附和.例如无调性音乐,我在年轻时就接触到了,但我钟情于祖国的山山水水,失去调性,似乎就失去了我生根的地方,好象不再能辨认出这些山山水水,便感到是难以接受的痛苦选择.我国音乐文化传统、西方音乐文化传统,这两位巨人,前者以庄严的目光,后者以威严的目光注视着我这个三十年代学习音乐的年轻人;他们一直注视了我半个世纪,我顺从也不是,背叛也不是,始终逃不脱如来佛的巴掌心!其结果,我走了一条既不完全顺从,又不彻底背叛的道路.我看不但是音乐艺术,包括我的为人也如此.悲剧在于:旧的嫌我新了,新的嫌成旧了;土的嫌我洋了,洋的

  • 标签: 文化传统 音乐学院 西方音乐 三十年代 孟浩然 无调性音乐
  • 简介:在继往开来的创造中展现的十二音序列技法(上)──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研究杨儒怀引言《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尔格在1935年4月把正在写作并将近完成的歌剧《露露》果断地中止下来的情况下开始写作的。在这以前贝尔格也曾允诺过美国小提琴家L·克拉斯纳尔在5...

  • 标签: 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 十二音体系 序列技法 乐章 十二音序列
  • 简介:<正>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洋音乐进入中国以来,如何将中西方音乐文化从碰撞、矛盾引向交融、渗透,成了中国音乐界恒久不变的话题。六十多年前刘天华先生以其“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的

  • 标签: 刘天华 民乐创作 曲式特点 西方音乐文化 作品 传统曲式
  • 简介:本文以探讨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基础,考察音乐表演美学的基本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音乐的存在方式特别是音乐在表演中的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本体构成、对古代作品的二度创作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判断音乐表演质量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本文认为音乐表演应把握作品的"同一性"内核,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实现富有生气的表演:为此表演者应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研究和体验作品的精神境界和美学趣味,并吸取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表演的基础或依据.

  • 标签: 音乐作品 存在方式 表演 二度创作基础 本体论 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