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提出现代音乐家以十年为一代,论述了现代中国20世纪以来的十二代音乐家,即从沈心工到郎朗,他们的艺术活动所处的的历史背景和艺术轨迹,他们在音乐艺术领域的贡献,探讨了他们的历史定位,并探讨中国现代音乐在21世纪的发展前程。

  • 标签: 中国现代音乐 十二代音乐家 艺术轨迹 历史定位 20世纪音乐 21世纪音乐
  • 简介:2004年11月初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的"中国当代音乐学研究论坛"是参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研究的全国知名学者及本院音乐学教师的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论坛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连接点上,回顾了音乐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现状,并对中国当代音乐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作了前瞻性思考.

  • 标签: 中国 当代 音乐学研究 学术论坛 综述 民族音乐
  • 简介:2004年4月6日上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的“院长论坛——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中央音乐学院联合23单位发起、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馆等6单位协办的“纪念吴伯超百年诞辰学术活动”中的一项,由两岸音乐院校系主任、院长及教授们参加。他们回顾历史,联系实际,共商如何发展音乐教育事业。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 吴伯超 音乐院校 音乐教育事业
  • 简介:本文从音阶构成、节奏形态及表演风格三个方面,考察了塞舌尔群岛克里奥尔音乐的流变历史及其与亚洲、美洲、非洲等多母体文化的复杂联系而形成的“混血文化”特点,对其逐渐衍化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音乐表演形式和规律进行形态描述和分析,同时也把当代条件下克里奥尔音乐在保护与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现实危机袒露给读者。

  • 标签: 混血文化 克里奥尔 音阶构成 节奏形态 表演风格
  • 简介:随着联合国发起的全世界范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工程已开始启动。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按其长远规划,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文化遗产首当其冲在此范畴之中。在漫长的中华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创造了积淀丰厚而又独特的戏剧、戏曲艺术遗产,为人类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百花园增添了格外靓丽的艺术色彩。故此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遗产保护及研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追述与探寻显得非常必要。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历史文化 艺术遗产 民族戏剧 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译者前言:《音乐理论杂志》(JournalofMusicTheory)1998年第2期集中发表了关于“新里曼”理论最新研究的11篇文章。理查德·科恩(RichardCohn)的这篇《新里曼理论导论:一次调查与一次历史的纵览》(IntroductiontoNeo-RiemannianTheory:aSurveyanda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为这11篇论文写的一篇“序言”,但这篇论文的本身已超出“序”的意义,对“新里曼”理论形成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概述。

  • 标签: 新里 RIEMANNIAN 音乐理论 转换形式 音级 无调性音乐
  • 简介:1964年我随王湘同志从中央音乐学院调人中国音乐研究所(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当时称“民族音乐研究所”,简称“民研所”),单位在“民族乐器改良研究室”(简称“乐改室”)。具体工作是对全国的民族乐器改良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我还负责编辑一本内部油印刊物《民族乐器改良资料》,编了两辑,出了第一辑,第二辑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未能印发。

  • 标签: 民族乐器 乐器改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几内亚 “文化大革命” 历史
  • 简介:<正>1988年9月至1989年5月,美国印第安那州曼彻斯特学院音乐系主任约翰·布莱纳教授应邀在沈阳音乐学院讲学一年。其中,主要讲授《西方音乐史》、《曲式分析》与《声乐》等课程。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音乐史课,并觉得有引起我们思考与借鉴的地方,因此,撰以成文,述评如下:

  • 标签: 音乐历史学 讲授方式 巴罗克音乐 历史整体性 知识结构 音乐学家
  • 简介:本文是对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与理论问题的一篇探索性的文论.笔者在这里把音乐批评的研究分为音乐批评历史的研究与音乐批评基础理论的研究.对音乐批评学科名称,做出了词源学层面的考释;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做出了总体脉络的梳理;对于音乐批评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属性做出了粗浅的划分;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总体的描述;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批评历史的核心观点及其核心人物,也做出了一定的罗列.

  • 标签: 中国音乐 音乐批评学 人物 理论问题 学科名称 文论
  • 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期,是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物。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束缚,大量采用全音阶、平行和弦以及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和叠置和弦,形成了扑朔迷离的音乐效果。在配器上,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力图精致纤细,重视音乐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强调在朦胧的光色中对气氛和情调进行表现。

  • 标签: 印象主义音乐 法国历史文化 民族艺术
  • 简介:戏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如同别的上层建筑一样,必然要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逐步发生相应的变化。辛亥革命之后,随着封建帝制被推翻,孕育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并具有近千年发展史的戏曲艺术,也开始萌生了一种由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逐

  • 标签: 历史丰碑 川剧艺术 戏曲现代戏 剧作家 三十年代 时装
  • 简介:文章根据笔者2014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欧音乐分析论坛》上的英文发言稿整理而成,旨在研究现存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体制和曲式教材选用之间的关联,回顾以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曲式教学历史,以便将学术视角放眼到未来的学科建设上来。文中主要论述的是中国在曲式教学方面,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事件、发展的脉络,国内曾经出版、并且作为各个大学专业教学基本教材的一些情况及其评说。以多维的学术视角观察,我们则需要更加宽泛地理解前人所作的种种专业领域的积淀性工作,汲取历史的教训和经验,用以促进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基本建设和理论提升。

  • 标签: 曲式与作品分析 曲体 作品分析 教学研究 历史评说
  • 简介:<正>引言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它就有了专门的乐谱,流传至今的谱集尚有百余种,不同版本的历代琴曲多达三千多首,存见于记载的琴人也远不止千人,更有一些形成于数百年前而至今仍在延续着的琴派,它们大多因地方色彩、习俗风尚的差异以及琴人各自师承和性格、情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正是由于这些风格迥异的琴派的出现,才大大丰富了古琴音乐的表现力,推动了古琴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以对琴派的研究,可以说是了解古琴音乐的独特性及其历史进程和艺术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艺术成就 重要途径 性格 艺术风格 历史沿革 风格迥异
  • 简介:"华夏之声"系列音乐会是1981-1988年间,建立在中国音乐学院平台之上、以挖掘传统音乐为内容的大型系列学术性音乐活动。"华夏之声"以明确的"寻根"思想为指导,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它体现的"寻根"思潮给80年代的民族音乐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华夏之声"对21世纪传统音乐的研究和中国音乐的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华夏之声 始末 特点及成果 寻根 历史思考
  • 简介:现代音乐史上,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口琴音乐的流行和发展,曾对当时以及后来的社会音乐生活产生过重要并且持久的影响,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在大众音乐生活、音乐普通教育、音乐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口琴音乐大众化的传习方式、口琴音乐的传播与推广、口琴音乐的活动形式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我国口琴音乐的历史活动特点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探讨,目的在于促进和丰富对这一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研究.

  • 标签: 口琴 音乐生活 大众音乐 现代音乐 独特 时期
  • 简介: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的研究不仅具有红色文化价值,而且对于四川,乃至全国的民间歌曲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在当时当地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特定的地理文化环境、历史政治背景使其具有独特的色彩和韵味,它不仅不局限于时空,而且传承与流变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时过境迁,它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挖掘,而现状并不乐观,有待专家学者的更深入研究。

  • 标签: 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色歌曲
  • 简介:研究中古时期音乐制度及乐人社会身份问题,根本目标是研究中古伎乐演化过程。其中心点在于伎乐与乐人。通过显性研究,考察中古社会变迁中乐人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聚合与离散、生活职能与社会身份;通过隐性研究,分析中古时期政治秩序更迭变化中造成音乐文化的散佚与及对传统的回拨。乐人的音乐创造活动及伎乐形式与内容的构建,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二重关系,指出了伎乐作品生产源头与传播路径是一个系统、完整、严密、地位低下的乐人制度,它们共同地推动了中古伎乐的演化发展。

  • 标签: 中古时期 伎乐 乐伎 中古音乐史
  • 简介:谈到平行进行,人们往往会很自然地将其和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联系在一起。然而,平行进行并非印象主义音乐所独有,有关平行进行的各种实践在二十世纪以前即已出现。本文将聚焦于平行和声这一特定技法,通过对李斯特以及德彪西作品中的平行和声技术进行梳理,试图从这个特定的视角展示西方和声语言风格的发展。

  • 标签: 平行进行 和声静止 延长 平面化 和声式旋律
  • 简介:为纪念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曲艺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曲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编辑出版反映60年来曲艺工作和曲艺人面貌的大型纪念画册,进一步建设充实协会曲艺资料数据库,现面向全社会诚征图片及实物: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历史图片 曲艺家 协会 启事 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