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B-D试验阳性结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某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的B-D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进行B-D试验3283次,其中阳性结果104次,阳性率为3.17%;各年度阳性率逐年下降(χ2=40.62,P<.005).B-D试验失败的原因有技术和设备两方面,以技术原因为主,占85.58%.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器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可减少B-D试验失败.

  • 标签: B-D试验 高压蒸汽灭菌 质量控制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5例小儿维生素D中毒病例。方法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终止补钙,限制进食高钙食物。用11液给予静脉输液,每日60ml/1kg体重,同时给予呋塞米1mg/kg/次,静脉推注,配合输液,连用一周。口服强的松2mg/1kg/日,连用2周。结果5例经以上治疗2周后,测血钙全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维生素D中毒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维生素D引起持续高钙血症,继而发生钙盐沉积于各器官组织而影响其功能,出现相关的症状及体征。

  • 标签: 小儿 维生素D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CRT-D治疗心律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取4例经CRT-D治疗心律衰竭的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CRT-D是治疗心律衰竭的重要手段,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心律衰竭 CRT-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VitD)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胆骨化醇(25(OH)D3)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无差异(p>0.05);但早产儿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Ca2+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0.01)。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积极开展个性化护理。方法通过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倾听沟通和鼓励,心理支持,保暖,术中密切配合,功能训练指导。结果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和重视,减轻了紧张恐惧心理,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促进了术后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髌骨 内固定 个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51例。结果51例获随访6~18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按陆裕朴等术后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优26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6.3%。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聚髌器 内固定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器加克氏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髌器加克氏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6例。结果36例患者随访1~2年,平均1.5年,术后3个月后病人关节活动良好,外观满意。复查X片提示固定牢靠。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膝关节无粘连,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2%。结论该方法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达到了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步,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聚髌器 克氏针 髌骨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学化学的角度对2008年在我国发生的“毒奶粉”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事件的形成原因,三氰胺的性质和用途,在人体内肾结石的形成机理,特别是对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警示我们要严格食品的质量监管,提高检测手段,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毒奶事件 起因 危害 影响
  • 简介:2017年是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对标落实年”,省里也将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一系列推进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卫生计生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 标签: 计生事业 计生系统 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受血者126例,根据不同输血检验方法将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观察并比较盐水法和低离子凝胺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检验耗时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94%VS25.40%;同时实验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分别为90.48%、93.65%以及88.89%,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02%、74.60%以及69.84%,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准确观察并预防溶血反应,是一种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输血检验方法。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40例PKP术后序贯静点帕米磷酸钠的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观察术后3天及序贯静点帕米磷酸钠3个月(1次/月)时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3~2013、3PKP术后序贯静点帕米磷酸钠(PKP术后3天始静点,1次/月,序贯3次)的40例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采用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3个月时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3天、3个月时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3天及3个月时进行比较,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KP及PKP术后序贯帕米磷酸钠静点3个月对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均有效,后者在VAS评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前者。对因重度骨质疏松行椎后凸成形术的患者,PKP术后应至少序贯帕米磷酸钠静点3个月(1次/月),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帕米磷酸二钠 重度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ofVitaminDdeficency,又称为骨软化症)对小儿乳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4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0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D,剂量为200~400IU/d,治疗1个月后改为400~700IU/d;观察组采取维生素D突击治疗,剂量20万IU,每隔4~6周肌肉注射1次,治疗3~4个月后改为肌肉注射2~3次,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乳牙萌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乳牙月萌出185例,乳牙月萌出率为80.43%,对照组乳牙月萌出104例,乳牙萌出率为45.22%,观察组的乳牙月萌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突击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小儿乳牙的萌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生素D 佝偻病 抗维生素D性 小儿乳牙 萌出
  • 简介:摘要维生素D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具有预防佝偻病的作用,是固醇类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天然动植物以及人体皮下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人软骨病,患者多出现肌肉萎缩、骨关节疼痛、痢疾腹泻等症状。因此,对于维生素D的检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维生素D 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先天体内贮存不足(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维生素D摄入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饮食缺乏维生素D等)和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的维生素D吸收不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期一个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目的讨论儿童维生素D缺乏病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一般治疗以口服维生素D制剂为主,重症有并发症或口服有困难者,经多方研究后慎重肌注。

  • 标签: 儿童维生素D缺乏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产甲酚磺醛(嫒葆宁)浓缩液及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国产的甲酚磺醛(嫒葆宁)治疗62例,B组采用进口甲酚磺醛(爱宝疗)治疗50例,观察疗效。结果A组总显效率79.0%,总有效率95.2%,B组总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4.0%,两组的疗效经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甲酚磺醛(嫒葆宁)治疗宫颈糜烂同样简便、易行、安全,疗效显著。而且经济便宜,易于获得。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