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月经期外周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与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于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治疗,直至月经周期结束。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月经来潮前2d或开始有症状时开始服用,连服3~5d或至症状缓解。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与口服布洛芬胶囊比较,具有疗效确切、易于掌握、安全方便等优点。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电针 八髎穴 腹部按摩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科室接诊的10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对比观察2组实验室指标、有效率等。结果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ST、ALT、Cr、BUN、CK、LDH、CK?鄄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Cr、CK、LDH、CK?鄄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BUN、CK、LDH、CK?鄄M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烧伤脓毒症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接受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麻醉的方法,观察2组镇痛镇静效果、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毕、术后第1天血清皮质醇(Cor)含量的变化。结果:2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在观察组不用异丙酚的情况下,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or含量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麻醉前和术毕血清Cor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早上血清Cor含量较麻醉前和术毕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能够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降低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术后应激反应。

  • 标签: 针刺复合麻醉 微波消融术 镇痛 镇静 血清皮质醇 甲状腺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漱口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渍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例(中药漱口液治疗)和对照组60例(口服博美欣、患处点涂碘甘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疗效显著(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疗效显著(P〈0.01);研究组6个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漱口液临床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明显,且简便易行、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药漱口液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