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凸畸形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5名患儿随访6~24个,平均14.2个;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顶椎前移
  • 简介:肝素钠(hepariumnatricum)为猪、羊或牛肠粘膜中提取硫酸氨基葡聚糖钠盐,属粘多糖类物质,具有延长血凝时间作用。临床常用于肺心病、肾病、肝炎、冠心病及肺动脉栓塞、周围静脉血栓等症。在肝素钠粗加工中,往往带有残余甲醇、乙醇与丙酮,为控制产品质量,反复摸索与试验,得到本文GC同时能测定肝素钠中残余甲醇、乙醇与丙酮含量。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数据可靠,可作为控制质量检测应用。

  • 标签: 肝素钠粗品 乙醇 丙酮 残留甲醇 氨基葡聚糖 多糖类物质
  • 简介:观察氩氦刀冻融肺癌细胞联合IL-2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氩氦冻融肺癌细胞、IL-2氩氦冻融肺癌细胞联合IL-2混合培养,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在第3、7、14天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及NK细胞、CTL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表明,单用氩氦冻融肺癌细胞可以轻度增加IL-12含量,但不能增加NK细胞、CTL细胞杀伤活性;氩氦冻融肺癌细胞联合IL-2后,可明显提高NK细胞CTL杀瘤活性.氩氦冻融肺癌细胞联合IL-2增强NK细胞CTL活性具有协同作用,此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IL-12分泌增加实现.

  • 标签: 氩氦刀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 简介:目的通过系统评价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围手术期失血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特点,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数据支撑,提高广大临床医师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重视。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配合手工检索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失血特点随机对照研究(RCTs)、临床病例对照实验(C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10,纳入符合标准文献,比较两组不同内固定方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同种内固定方式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提取相关数据输入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修订后Jadad量表。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髓外固定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16.78,95%CI[-322.64,-110.91],P〈0.001);髓内固定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8.51,95%CI[-651.13,-245.88],P〈0.001);髓内与髓外固定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08,95%CI[34.94,253.22],P=0.01);髓内与髓外固定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8.41,95%CI[-190.74,-66.08],P〈0.001);髓内与髓外固定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8.06,95%CI[-88.68,144.81],P=0.64)。结论据本系统评价结果:无论是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其隐性失血量均多于显性失血量;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均具有巨大隐性失血量,但二者相比,髓内固定隐性失血量要多于髓外固定,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髓内固定隐性失血;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总失血量基本一致,对于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失血 系统评价
  • 简介:研究不同浸提介质对一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影响。采用不同浸提介质制备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浸提液,以MTT评价浸提液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与增殖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一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不同浸提液之间OD值存在差异,四种浸提液RGR值均〉80%,细胞毒性均为1级。选择含血清MEM是评价介入类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理想浸提介质。

  • 标签: 浸提介质 介入类医疗器械 生物学评价 体外细胞毒性
  • 简介:本文介绍研究一种新型脑电反馈方法,该方法将脑电生物反馈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脑电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电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循环,调节敏感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脑电反馈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
  • 简介:含有有效药物载药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缓释系统,可改变常规给药方式,有极广阔发展前景。我们用超声方法结合不同药物制成作用不同纳米粒子,验证纳米粒子对局部给药治疗有效性,建立了良好动物动脉摄取模型,为继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纳米粒子 生物降解 动脉摄取
  • 简介: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全切植骨融合手术(Anteriorcervicalcorpectomyandfusion,ACCF)术后钛笼塌陷发生率以及钛笼塌陷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42例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患者ACCF术前、术后及末随访时节段Cobb角、椎间前缘高度、椎间后缘高度等指标以评价术后手术节段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41例患者(97.6%)手术节段达到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12骨性融合。42例患者中11例发生钛笼重度塌陷(26.2%)。其中2例出现颈部疼痛、神经症状复发等情况。末随访时时,重度钛笼塌陷组在椎间前缘高度及椎间后缘高度低于未塌陷组,节段Cobb角大于未塌陷组。结论ACCF术后钛笼塌陷率高,且重度钛笼塌陷可引起颈部疼痛、神经症状复发等并发症。术中应注意终板保护、钛笼裁减,以一定程度地防止钛笼塌陷发生。

  • 标签: 颈椎次全切 钛笼 塌陷 终板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199835日主因腹痛、腹泻、便血3入院。有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史。体检:除外右下腹部麦氏点手术切口,无病理体征。X射线钡灌肠造影:降结肠近端肠腔轻度狭窄,不能充盈,肠管形态消失,肠壁增厚,黏膜乱,

  • 标签: 根治术后 肝转移 结肠癌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钡灌肠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不孕不育患者诊疗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检查575例女性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0.25岁。其中拟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547例有2以上反复自然流产(RSA)史患者28例,在自然周期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后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547例拟IVF-ET治疗患者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异常发现率为70.93%(388/547),宫腔镜阳性发现率是92.69%(507/547)。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中95%以上经宫腔镜检查有异常发现,严重异常比例在75%以上。28例RSA患者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者比例为53.57%(15/28)。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对于诊断宫腔内病变简单、必要、诊断率较高,可作为IVF-ET患者治疗前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方法,宫腔镜检查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对于IVF-ET失败或RSA患者非常有必要进行宫腔镜检查。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镜 不孕不育症 子宫内膜
  • 简介:颈椎是一个典型非规则形体构件,由于颈椎体、关节、韧带、椎间盘等材料性质不一,模型建立较为复杂,准确建立异物同构颈椎模型尤为重要。几何模型数据取自健康男性颈椎CT片,采用人体颈椎几何特性,使用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交互式处理系统MIMICS11.11,通过CT图像识别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颈椎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与MIMICS11.11及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接口程序。我们研制人体颈椎分析系统,实现多种情况下颈椎模型计算分析。计算表明建立颈椎模型较为合理,明显提高了人体颈椎模型构造能力分析能力。

  • 标签: 颈椎 模型 三维有限元 计算技术 几何构造
  • 简介:为改善、提高因直肠癌而行肛门切除患者患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生存能力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一种模拟人体肛门功能机械装置——植入式人造肛门(implantedartificialanus,IAA)。该装置由人工肛垫、连接盘、微型液泵组成,能够通过手术植入盆腔肛门部位。人工肛垫钛合金支架医用硅胶液囊组成,微型液压泵体积适于植入体内。微型泵安装了体外无线遥控装置。经测试,IAA制作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遥控微型泵,使人工肛垫能够自如闭合、开放,从而达到控制排便,治疗失禁目的,再现自然肛门功能。

  • 标签: 植入式 人造肛门 人工肛垫 微型泵 肛门失禁
  • 简介:建立一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中EDTA-K2渗透压测定法.建立EDTA-K2标准曲线,样品管精密加入公称容量蒸馏水,使抗凝剂全部溶解后测定,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管中EDTA-K2浓度.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5~4.0mg/mL,r=0.999,与经典方法比较经t检验,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EDTA-K2 含量测定 渗透压法 采血管 一次性
  • 简介:在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刺激引起脊髓诱发电位(SCEP)。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SCEPN_(13)、N_(20)潜伏期均比正常人明显延长(p<0.001),并可发现无神经病变征象亚临床型神经损害;同时,N_(13)、N_(20)潜伏期与病人病程、病情及神经病变征象呈正相关(r=0,25-0.58,p<0.05-0.0001).而与空腹血糖水平无关(r=0.05-0.11,p>0.05)。提示SCEP检查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疗效观察。

  • 标签: 早期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80例骨折病人,其中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2.5岁。用碘化铯非晶硅阵列数字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行胸腰段椎体正侧位摄影,所有病人侧位影像均行DR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3位高级影像专家采用双盲评价图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腰段椎体病变32例,正常48例。胸腰段椎体侧位常规DR与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影像质量区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组织均衡技术显示胸腰段椎体侧位影像有较大临床价值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组织均衡技术 胸腰段椎体侧位像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滑脱症诊断及手术中价值。方法对比47例腰椎滑脱症病人X线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结合术中椎弓根钉定位及对于是否为峡部裂不同处理,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价值。结果47例均为腰椎前滑脱,三种检查方法椎弓峡部成像存在不同,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椎弓峡部全貌裂隙,指导手术定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较好地评价椎弓峡部裂所致病理解剖改变,指导临床制订完善手术方案,具有很大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 腰椎滑脱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冷循环微波消融术(MWA)在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16例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37个肿瘤),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31.5岁。进行MWA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图变化。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7个肿瘤内血流信号均消失;治疗时间6~17min,平均治疗时间10.4min(标准差4.6min)。1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肿瘤体积0.34~4.18cm~3,平均肿瘤体积1.76cm~3(标准差1.55cm~3);治疗后1个,超声随诊显示肿瘤体积轻度增大,回声减低,瘤体边界模糊;治疗后3、6、12超声检查显示肿瘤体积较治疗前逐渐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5.1±6.1)%、(45.4±7.4)%、(73.6±6.3)%。结论超声引导MWA治疗安全、微创,适用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微波消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钉棒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伤椎内球囊扩张后植骨手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胸腰段及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经伤椎椎弓根置入PKP系统球囊,扩大伤椎内骨质空腔,植入人工骨填充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植骨量、出血量、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Cobb角、椎管占位等方面,与钉棒复位经椎弓根单纯植骨方法做初步对比。结果31例爆裂骨折复位固定良好,神经功能ASIA评分无一例加重,伤椎内植骨区域填充良好,22例患者术后坚持随访,无一例断钉断棒,骨折愈合良好,伤椎内无空腔形成,取出内固定物后6复查,无一例伤椎塌陷;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Cobb角、椎管占位等方面,与经椎弓根单纯植骨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植骨量更加充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理论上是一种有效手段,但与传统简单钉棒复位固定方式比较,是否可以明显减少钉棒取出后伤椎塌陷发生,还需深入研究及大宗病例随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球囊扩张 植骨
  • 简介:近年来,炭材料由于它独特结构、优异性能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广泛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炭材料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炭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有它独特优势。炭材料作为人工生物材料已经被广泛地研究。本文阐述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碳纤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发展前景。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纳米碳管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学
  • 简介:医学图像数据量大,在高效压缩同时确保其压缩后高保真度是医学图像压缩首要考虑因素。使用第二代整数实现提升格式小波变换代替原来小波变换,保证图像可逆性小波特性,能够实现真正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完成多集集合分裂算法(SPIHT),医学图像压缩更加平滑,视觉效果好,压缩效果质量较高,提高了重构图像PSNR。

  • 标签: 医学图像 整数小波 提升算法 多集集合分裂算法 JPEG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