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取的中风恢复期患者80例,并对其进行对应的康复治疗和护理。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入院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是(1.3±1.1)分;入院后一个月,评分为(8.8±3.5)分;入院后半年,评分为(13.2±4.1)分。所以治疗的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实施对应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是必要的,可以加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恢复期 康复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无痛内窥镜检查术麻醉恢复期护理的特点。方法1831例门诊行无痛膀胱镜、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术毕入恢复室观察患者SPO2、心率、BP、呼吸、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831例患者中有1770例术后SPO2、心率、BP、呼吸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1779例患者术毕即呼之睁眼,其余52例均在3分钟内清醒。出现不良反应有181例,其中恶心呕吐31例,术后腹痛腹胀79例,心率过缓33例,呼吸缓慢38例,入恢复室后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患者均恢复正常自行离院,无一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门诊无痛内窥镜检查术虽然较为舒适,但由于麻醉及药物影响均可导致患者术后呼吸、循环抑制,只有加强麻醉恢复期患者的管理,特别是对SPO2、心率、BP、呼吸的监测,针对不良反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安全离院。

  • 标签: 无痛 内窥镜检查术 麻醉恢复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笔者在临床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因病程长,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这给临床治疗及患者自身恢复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运用中医辨治过程中如何假以心理疏导配合治疗,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思考及重视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风 中医辨治配合心理疏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48例产妇行自然分娩,对照组48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评估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露干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24h内有泌乳率与72h内泌乳满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比,在产妇产后恢复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在产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条件下需首选自然分娩。

  • 标签: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和观察组(干预护理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干预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剖宫产产妇应用后,明显降低产妇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2017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n=40)、观察者(n=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IS、ADL、FM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可以提升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偏瘫 运动训练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主动活动对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180例产妇,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主动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泌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例感染,有2例腹胀,而对照组有7例感染、4例腹胀,并且还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9.5±4.2)h,而对照组(23.7±3.4)h,泌乳时间观察组为(29.6±4.2)h,泌乳量少的有21例,对照组为(37.4±4.1)h,泌乳量少的有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后实施早期主动活动,不仅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加快乳汁分泌,而且对减少了褥疮、下肢静脉血栓、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于是促进和加强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活动 产妇恢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后,护理组ADL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与护理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快速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实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恢复期 中医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松拮抗剂在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脏病需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剂使用情况,分为观察组(新斯的明)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拮抗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与之相仿(P<0.05),而拔管时间(5.36±1.49)min<(13.64±2.85)min和心肌收缩功能恢复时间(17.72±3.14)min<(47.75±5.06)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使用肌松拮抗剂,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在安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 标签: 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 麻醉恢复期 肌松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5例持续护理,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与2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合推广。

  • 标签: 胫骨骨折 持续性护理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脉冲磁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KOA患者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脉冲磁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分析,对乙肝病毒基因型发现及发展,基因型分型测试主要方法,病毒基因的分布区域,变异与临床表现,做了简要综述。

  • 标签: 乙肝病毒 病毒基因 分型 基因分布
  • 简介:摘要中医的核心思想就是“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近年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充分证明了中医“治未病”的先进与科学,二者从宏观及微观两个不同层面诠释预防观念并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未病&rdquo 基因&ldquo 治未病&rdquo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2期
  • 机构:《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能量物质在线粒体内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生成高能磷酸类物质,驱动着整个细胞的持续生存。线粒体中有13种氧化相关的酶都是由线粒体自身携带的DNA转录翻译得到的,其他的则是由细胞核中的DNA转录翻译得到。针对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往往会引起线粒体酶的功能异常,进一步导致细胞能量供应出现障碍,体现在生物整体上则是,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比如在人类中,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多种系统的功能异常,例如发育迟缓、神经系统问题、肌肉协调性差等等。使问题更麻烦的是,这些线粒体疾病往往并没有很好的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日本顺天堂大学发表的一份公报称,一种基因变异可致人罹患遗传性帕金森氏症,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检测筛查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症,探讨新生儿地贫筛查意义。方法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1581名新生儿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1581名新生儿,最终发现90名新生儿喂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其中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81例,占新生儿总数5.12%,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9例,占新生儿0.57%。结论产前诊断可以提前发现患儿基因型,降低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地中海贫血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探讨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2013—2016年病理活检确诊的肺癌患者105例,应用PCR试剂盒分别扩增KRAS基因第2外显子并通过测序判定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0.95%,KRAS基因突变类型共有8种,基因突变率在不同年龄组、不同分化程度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RAS基因突变主要以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密码子G12V、G12R突变为主,第14密码子V14G突变为主,KRAS基因突变率与性别、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为致癌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肺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测序分析 病理特征 关联性分析